第四节 南美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概况(1 / 1)

南美洲大部分地区位于西半球南部,一般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同北美洲相分,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秘鲁、巴西、智利、阿根廷等12个独立国家和法属圭亚那、马尔维纳斯群岛2个地区。南美各国都充分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在促进知识经济发展、提升国家竞争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实施一系列旨在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政策和项目。

作为“金砖五国”之一的巴西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国家教育信息化方面走在南美各国前列,其教育信息化开始时间较早,硬件设施建设相对完善。智利的教育信息化进程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基本一致。而中国也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因此,本节选取巴西和智利,从教育信息化政策、基础设施建设、数字资源建设、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信息化成果评估五方面来分析其教育信息化进程。图2-5为南美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总览。

图2-5 南美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总览

一、教育信息化概览

南美洲国家多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国家教育信息化进程存在较大差异。横向来看,南美各国教育信息化发展重点不同。纵向来看,南美各国教育信息化启动时间不同。但随着对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认识,各国都在采取措施努力提高本国教育信息化进程,表2-1为UNESCO于2012年发布的关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2009-2010年教育信息化政策措施统计表。

表2-1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2009—2010年教育信息化政策措施统计[1]

表2-1中统计数据表明,与中南美地区大多数拉丁美洲国家相比,加勒比海地区国家的ICT辅助教学水平及基础设施建设整体要好些。这些基础设施既包括过去使用的无线电辅助教学,也包括新型的计算机和互联网辅助教学形式。在连接电网及构建ICT辅助教学硬件设施上,中南美地区许多国家都面临巨大问题。尽管在某些没有电网的地区证明了无线电辅助教学形式的有效性及潜在优势,但很少有数据表明它会继续被采纳使用。另有数据显示,多数地区教育机构已普遍使用电视辅助教学,这一点在许多国家的教育政策中可以体现出来。然而,国家与国家之间依然存在巨大差异,研究分析,生机比体现出加勒比海地区国家的ICT教育水平相比中南美地区国家较高些。ICT教育发展水平较高的乌拉圭国家生机比为1∶1,而多米尼加共和国生机比却达到122∶1,这些数据对揭示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质量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古巴国家的生机比为28∶1,这也意味着每个学生从中受益的概率比较小。数据还发现一种普遍现象,多数国家都重视中学教育机构的ICT发展水平,而忽视基层教育机构的ICT基础设施建设,这也反映了小学与中学教育政策和课程设置方面存在差异性的原因。但也有例外,例如,乌拉圭实施了厄尔尼诺Ceibal项目后,小学生的生机比就达到了1∶1,这样的结果源于该国小学教育政策的强制实施。

二、教育信息化发展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包括诸多因素和方面,以下主要选取巴西和智利两个国家从教育信息化政策、基础设施建设、数字资源建设、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信息化成果评估五方面阐述南美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

(一)教育信息化政策

2010年,巴西政府制定《国家教育计划2011—2020》,对未来10年教育发展做了宏观规划。规划包括未来10年内要实现的20个目标,主要包括:提高幼儿教育水平;普及九年制小学教育;提高中学净入学率;提高高等教育入学率;推进学习成果评估国际化;加大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支持,提高职业教育水平;扩大对教育的投资,达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7%等。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国家教育计划2011—2020》特别提到,联邦政府要发挥资源配置作用,改善公立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发展基于网络的远程教育,促进成人教育制度化;集合标准化数字资源;以远程教育形式提供研究生课程资源和技术;巩固电子平台,组织教师培训,提供优质进修培训课程;加快教师电子简历传播和更新;推动招生工作电子化;巩固并提升电子门户支持的教师备课能力,为教学提供免费的数字化资源[2]。

为提高教育质量,智利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其中与教育信息化密切相关的措施主要是教育改进项目和链接项目。智利教育信息化发展于2002年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004年智利国家层面的ICT规划——《数字规划2004—2006》发布,突出强调了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中的教学实践以及生产高质量的数字信息内容。2007年,智利教育部内部小组起草了《2007-2010数字战略规划》,涉及智利社会各方面的技术使用。其中2008-2010年的行动计划明确了提高宽带普及率、通过增加互通性的方式精简电子政务、促进免费开源软件在公共机构中的使用以及提供ICT教育和培训的目标[3]。

(二)基础设施建设

巴西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水平有较大改善,但依然存在地区差异明显、综合利用率较低、管理尚待完善等问题。巴西政府以总统令形式颁布“巴西之家计划”,其目的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让没有条件接受传统教育的穷人接受教育,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福利,为其融入信息社会创造条件。巴西政府批准建设的90个“巴西之家”,不仅有礼堂、图书馆、广播站、多媒体阅读室和传播技术的实验室、计算机培训教室等完备的基础设施,还有专门的人员承担具体的服务工作。“巴西之家计划”的实施提高了民众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缩小了数字鸿沟[4]。截至2010年,巴西已有六座城市真正实现“每生一机”目标。到2011年结束时,巴西为全国的公立学校分发大约900 000台低成本笔记本电脑。2012年7月,巴西政府发布一项新的决议,决定推动教育信息化项目到一个新的阶段,该阶段将持续到2015年,以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每生一机”计划[5]。

智利在1990年至2003年间,实施了两大与教育信息化密切相关的措施,即教育改进项目和链接项目。教育改进项目,主要目的是改善教育条件、改进教育过程、提高教育质量,重点是进行教育资源建设,包括教科书、学校图书馆、计算机设备等。2010年,智利教育中心发布《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标准》。该标准包括计算机实验室、教师办公室、图书馆、教室以及其他教育教学单位对信息技术设备要求的说明,目前许多教育相关机构遵循和使用了该标准。

(三)数字资源建设

巴西政府认识到数字资源建设在教育信息化中的重要作用,投入建设包括国家虚拟教育网络、教育资源国际银行、硕士与博士论文库等在内的一系列数字资源库[6],启动了大学电视交换网络、青年发展等项目。

国家虚拟教育网络(National Virtual Education Network)是由教育部远程办公室和18所公立高校一起联合,通过“虚拟工厂”项目建立的生物、化学、物理和数学等学科的课程学习库,目的是为中等和职业教育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参与项目的高校和其他机构都可以共享“虚拟工厂”的产品,还可以通过远程数字投送方式为偏远地区的学校或学习中心提供学习资源。这些知识库资源负责派送一名教师指导学生如何使用资源,指导教师如何备课、如何在课堂上开展教学活动、如何达到教学目标等。2005年到2011年,巴西政府实施Projovem(ProgramaNacional de Inclus o de Jovens)项目,为那些具备基本读写能力的18~29岁年轻人提供信息技术学习资源和有关操作计算机与外设系统实用技术的相关资源。

为促进高质量电子教育资源的分配和吸收,智利教育技术中心成立在线资源市场,学校可以通过在线资源市场审查和选择对他们有用的资源。由教育技术中心管理的Educarchile网站上线——Catalogue in Network:Digital Educational Resources栏目,为免费的在线教育资源和广告创建了索引,允许教师对ICT教学资源和模型进行整合。此外,智利教育技术中心建设了一个用于支持学生数学和英语学习的虚拟学习平台,聚集了大量的数字教育资源。

(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

教师是教育的主体之一,是学习活动的指导者,提升教师素质对于提升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巴西和智利根据本国具体国情,实施了一些教师培训计划与项目。TV Escola(School TV)是巴西专用的卫星教育电视频道,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公立小学、初中学校教师和管理者素质,同时也被用来作为学校教育资源,达到丰富教学过程、加快学校数字化进程的目的。巴西教育部(Ministry of Education,MEC)报告称,截至2012年,通过远程教育方式接受教师培训的学校已达到53 936所。

智利教育与技术中心在其网站上既为教师提供信息和教育资源,还提供专业发展课程、数字资源制作等内容。智利教育与技术中心修订ICT教师培训和管理方案,曾实施了为期3年的国家强制性培训方案。方案规定每所学校必须有一名ICT负责人员参加这些课程,进行学习,另外,每个学校最多派遣20名教师参加学习。学校在接受教育与技术中心提供设备的同时,因与中心所签署强制实施的协议,故此学校必须派送教师参加学习。针对每所学校派送的不同人员,教育技术中心给出了多种培训方式,如采用在线混合培训方式,由教育技术中心付费,国家技术和教学协助网络提供培训。

(五)信息化成果评估

为了解国家政策措施推行的进度及实际效果,南美各国分阶段地对本国的教育信息化现状和政策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估。

智利教育技术中心每隔2~3年会进行一次全国性信息通信技术普查。第一次普查是在2008年年底至2009年之间,主要针对基础建设项目和培训工作的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第二次普查于2012年完成,主要偏重于计算机等设备的使用和管理信息普查。为评估教育信息化项目的实施效果,2011年,智利教育技术中心展开了全国范围内第一次针对学生ICT技能水平的测试。学生ICT技能评估将学生的ICT技能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级。2011年的评估结果显示,大约有46.2%的学生的ICT技能水平处于初级水平,50.5%的学生处于终极水平,只有3.3%的学生达到了高级水平。2013年,开展了第二次学生ICT技能评估测试。

[1] ICT in Education in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a Regional Analysis of ICT Integration And Readiness.http://www.uis.unesco.org/Communication/Documents/ict-regional-survey-lac-2012-en.pdf[DB/OL],2013-08-10

[2] 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ndustry[EB/OL].http://investinbrazil.biz/industry/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s-technology/ict-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s-technology-ind,2014-02-23

[3] Donoso Pérez,Gonzalo.“International Experiences with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Ministry of Education Survey.”2010

[4]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s with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Ministry of Education Survey[EB/OL].http://www2.ccw.com.cn/weekly/tech/htm2008/20080829_493070.shtml,2013-08-05

[5]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s with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Ministry of Education Survey[EB/OL].http://www2.ccw.com.cn/weekly/tech/htm2008/20080829_493070.shtml,2013-08-05

[6] Rossini,Carolina.Green-Paper:The State and Challengesof OER in Brazil:from readers to writers[EB/OL]. http://papers.ssrn.com/sol3/papers.cfm?abstract_id=1549922.2014-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