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的推动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政府组织、学术团体及非政府组织(NGO)、IT企业等都发挥了各自重要的作用。政府组织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角色,对教育信息化具有政策引导与资金持续投入的贡献。政府组织主要基于对教育的重视和满足国家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育效率、扩大教育规模的需要,通过颁布相关法规、建立管理机构、财政拨款等推广教育信息化有关项目。学术组织则更多发挥着创新者的作用,促进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应用,通过理论研究和推广,促进教育信息化理论层面的发展,而这正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向深层次发展的最重要的推动力。面对国家教育信息化大潮,学术组织积极参与各项活动,总结规律、指点迷津,为政府的工作提供建议。而IT企业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基础设施和服务,专注于教育市场与长期投资。如英特尔(Intel)、微软(Microsoft)、国际商业机器(IBM)等大公司都将教育行业作为未来潜在市场,以支持教育公益事业作为主要思路,支持市场合作伙伴开发低成本、适合教育市场需求的产品,这些成为国际知名公司的主要思路。据IDC(国际数据集团的下属公司)报告显示:在未来5年,中国教育行业IT支出增长速度将高于整体中国IT市场的增长。IT企业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不仅包括硬件基础设施等有形资产所需要的经费,而且包括软件资源建设、教职员工培训、管理运行、维护升级以及鼓励教育信息化改革所支付的人员奖/酬金等。投资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需要根据教育信息化发展制定长远的预算。政府组织、学术团体及非政府组织(NGO)、IT企业作为教育信息化的三大促进者,共同影响和促进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前进。政府组织、学术团体及非政府组织(NGO)、IT企业三者在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关系如图1-1所示。
图1-1 政府组织、学术团体及NGO、IT企业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系
然而,政府组织在教育信息化政策制定、项目实施及研究计划成型的过程中,却需要采用一种项目评估方法来评价教育信息化工作开展的有效性。近年来,研究者在应用CIPP(Context,Input,Process,Product)模型开展的教育信息化系列评估工作中,认为该模型不仅能够有效指导评估工作,而且能够指导广大教育信息工作者(包括决策制定者、研究者、实践者)更好地推进各项工作。在该模型基础上,结合具体问题,作者又构建了教育信息化四层分析框架——情境(Context)、投入(Input)、过程(Process)、产出(Outcome),简称“教育信息化CIPO分析框架”。情境分析(Context)被界定为涉及影响教育信息化目标、必要性及可行性的综合因素,包括教育、文化、经济、技术、体制等方面。投入分析(Input)涉及各种教育信息化项目直接投资的方面,一般包括硬件投入、软件投入、服务投入(含培训)和配套投入。教育信息化建设包括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建设、人才培养以及相应政策、法规和标准的建设,而这些都涉及有效投入的问题。过程分析(Process)则考查如何通过信息资源的利用与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教与学的变革、学校变革、教育系统变革,进而实现各方面对于教育信息化所提出的要求。基础设施虽在普及,但应用效果却未达到预期水平,原因在于推动教育信息化应用的过程出现了问题。当前教育信息化在具体的应用上往往受制于四个方面:应用的有效性、应用的针对性、应用的常规化和应用的条件。产出分析(Outcome)重点是分析对目标实现的贡献与影响,关注教育信息化的结果。“教育信息化CIPO分析框架”从四个角度评估教育项目的有效性,为的是使教育信息化成效最大化。此分析框架用来作为全球教育信息化研究内容的评估标准,无疑具有极大的优势。教育信息化CIPO分析框架如图1-2所示。
图1-2 教育信息化CIPO分析框架
对于中国教育决策制定者来说,仅仅意识到教育信息化核心行为主体(政府组织、学术团体及非政府组织、IT企业)的角色,了解教育信息化CIPO分析框架模型是远远不够的,因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完善需要多方因素的考虑。本书则分述了需要考虑到的具体因素,全书结构如图1-3所示。
图1-3 全书结构
第一章“概述”介绍“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项目的研究目标及范围、研究的国际背景、研究框架及内容、研究方法与过程、研究结论。研究结论基于调研结果,总结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特点,如国情及文化背景会深刻影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模式、教育公平现已成为发展中国家教育信息化的战略重点、系统化的科学研究可以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新技术和新理念会普遍引发各国学与教方式的创新等。
第二章“世界不同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从世界五大区域(欧盟、亚太、北美、南美、非洲)分别概述各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总体概况。针对每部分的内容,从教育信息化政策、基础设施建设、数字资源建设、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信息化成果评估等方面分别对这些国家进行介绍。欧盟主要挑选英国、法国、德国、丹麦、意大利、爱尔兰等几个国家进行概述,亚太以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以色列、新西兰等典型国家为例,北美主要介绍美国和加拿大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概况,南美主要介绍巴西和智利两个国家的教育信息化实施概况。非洲部分主要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最后针对各个地区的特点总结对中国的启示。
第三章“典型国家教育信息化政策分析”主要以美国、英国、日本、韩国、智利为例,从国家教育信息化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教育信息化投资与评估几个维度,分析其教育信息化政策。不同国家的政治体制、经济水平、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这些国家在制定政策时也有所不同,研究分析的结果也有所不同,而这些不同的分析结果将会给中国带来多种角度的启示。如美国历来重视技术(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强调要通过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教育信息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而英国政府不仅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与建议,而且加大资金投入,重点支持和发展教育系统中各个领域的信息技术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四章“典型国家和地区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的内容包括美国的“连接教育”(ConnectED)、韩国的“智慧教育”(**ART Education)、日本的“未来学校推进项目”(Future School Promotion Project)、澳大利亚的“数字教育革命”(Digital Education Revolution)以及欧盟的“数字化议程”(Digital Agenda for Europe),涉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多领域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关注教师ICT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数字化资源的共建共享等方面,探讨新的教学、学习及评价方式的变革,从而追踪世界教育信息化的最新前沿,了解各个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动态和发展趋势。最后,总结了这些国家的行动计划对中国今后开展教育信息化的启示,包括政企联动推动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云计算技术支持资源服务平台建设、开放与新型资源支持教育教学创新等。
第五章“发达国家和地区教育信息化研究”首先对北美、欧洲地区的教育信息化研究组织机构及教育信息化重大研究计划进行梳理,试图勾画发达国家和地区教育信息化研究概貌;其次,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以及欧盟第七框架计划(FP7)作为最具影响力的范例,分别对其推动的一系列教育信息化研究计划进行了介绍,并从中抽取出与教育信息化相关的主要研究计划,并对其进行详细的介绍;再次,对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和欧盟FP7的运作机制进行分析,主要关注教育信息化计划(项目)的分布情况、资金投入情况以及项目申报、评审情况;最后,选取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以及欧盟FP7有代表性的最新教育信息化研究计划的案例进行介绍,分析其研究内容及研究目标。
第六章“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最新进展”聚焦发生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案例,分别从学习方式、教学方式以及课堂形态的创新与变革三个方面进行剖析。其中,以机器人、3D打印、教育游戏、社会性虚拟社区为代表的新技术的深入应用有利于促进学生从被动接受的学习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从而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以微课程资源、慕课(MOOCs)、开源硬件、学习分析为代表的资源形态有利于为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变等方面提供有效的支持,有利于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以云计算环境、虚拟实验室、第二人生(Second Life)为代表的虚拟软件和移动卫星车使教学环境和教学要素发生变化,从而使课堂的形态发生变革。
第七章“国际组织和知名企业对教育信息化的支持”重点关注国际组织及IT企业在教育信息化方面所做的工作。分析国际知名组织及学术机构的教育信息化动态,介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银行(The World Bank)、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全球教育信息化的指引及其近些年对各国教育信息化所做的努力。信息化相关企业分析了知名IT企业(英特尔、微软、苹果、惠普)近些年各自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及未来思路,如英特尔?“一对一数字化教学”项目、惠普的催化剂项目等,数字出版与发行企业(培生、励德·爱思唯尔、麦格劳-希尔、亚马逊)的发展动向,全球市场占有率最高学习管理系统供应商主要从面向企业的学习管理系统(LMS)和面向学校的学习管理系统(LMS)两个角度来介绍。最后,学术组织挑选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STE)、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协会(EDUCAUSE),学术会议挑选高级学习技术国际会议(ICALT)、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GCCCE)、国际开放与远程教育大会(ICDE)、消费电子国际会议(ICCE)等,分别介绍其对教育信息化的贡献。
“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项目的开展对全球教育信息化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一方面,基于中国立场,在国内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和任务基础上,寻求国外相关方面的经验与教训,有利于为国内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另一方面,项目研究成果可以将中国教育信息化自身发展经验向世界宣传,也是扩大视野、走出国门、迈向全球的重大一步。本章对全球教育信息化概况进行了描述,其具体内容及实施方案在以下章节中均有具体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