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人的湖光山色(1 / 1)

以往多次到欧洲都是出公差,虽跑了不少地方,但大多是大城市,而且每次日程都很紧,没有时间游览。这次来度假,就想多看看欧洲各个不同的方面。女儿女婿了解我们的心思,精心安排了这次出游,使我们不但参观了一些没有去过但闻名已久的历史名城,更饱览了欧洲的自然景观和乡土风情。阿尔卑斯山我已另篇描述,这里来谈谈欧洲的五个湖。

我们到的第一个湖是萨尔茨堡附近的沃尔夫冈(Wolfgang)湖。湖相当大,夹在山间,我们开车一小时多才绕湖半圈到达对面的沃尔夫冈小镇。小镇几乎完全是为旅游者服务的,有不计其数的餐馆、咖啡馆、饭店、旅游品商店,还有许多公寓式旅馆。说起公寓式旅馆,这次我们在欧洲各处都见到很多,在夏莫尼还住过三天,而在国内好像还没有听说过。所谓公寓式旅馆,顾名思义,就如同租用普通的公寓,游客(往往是一家人或多个亲朋好友一起)租用一套公寓,一般要住上几天或更长时间。公寓里提供一切生活用品,但没有饮食服务,也没有人打扫房间,一切都是自己动手。这种房间由于不用许多人管理,比旅馆便宜得多,而且可以自己做饭洗衣,在各种自然风景旅游点尤其流行。许多公寓旅馆都是私人拥有的,建筑和当地人自己的家庭住宅没有什么区别。沃尔夫冈小镇上的公寓旅馆就是奥地利典型的房屋样式:房子很大,一般为三到四层,而长度还要大于高度。宽大的房顶,总体基本为木质结构,梁柱都由粗大的整木搭成,楼梯、地板、窗户及每层的大阳台也都是木头的,墙壁则是由砖或石头砌成。所有显露在外的木头都漆成黑色或深棕色,与雪白的墙壁形成鲜明的对比,远远望去,十分朴素大方。每家阳台的栏杆上都满满地摆了一溜鲜花,有大红的、雪白的、藕荷色的,把整座楼点缀得生气勃勃。镇里各处也布满了鲜花,表现出当地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远方来客的盛情。小镇依山而建,道路高低起伏,建筑错落有致。我们从高处一路下坡向湖边走去,中间经过一个教堂,其中供奉着圣者沃尔夫冈。原来小镇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后来我们又见到了他的塑像。湖边全部被餐馆占领了,中间夹杂着游船码头。湖水清澈,有很多鱼在游动。湖边看不到什么景色,只有回到山腰,才看到湖的大概面貌。可惜那天天气不好,阴沉沉的,湖上好像笼罩着一层清纱,隐隐看到有船在移动。对面青山倒映在宁静的湖水之中,一幅典型的淡墨山水国画。虽未领略到其真正的美丽,也可想见夏天一定是避暑的好地方。

离开沃尔夫冈湖不远,我们的车开上了旁边的山间小路,一会儿就进入了森林。向上开了很远,杰克将车停在一块林间空地上。我们跟随他走进森林,眼前豁然开朗,另一片湖面出现在面前!这个湖很小,像一个大池塘,位于密林之间。湖水平静如镜,清澈见底。我们如见仙境,急忙走到跟前,却被栅篱拦住。湖边一块牌子上写道:湖面属私人财产,其他人不得入内。不过夏天它向游人开放,人们可以租小船游览。旁边一座别墅,并不见有人居住,想来是主人度假用的。周围安静极了,只偶尔有鸟儿的鸣叫,正应了“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之句。远处的水面上鱼儿在浮萍间嬉戏。一只小鸟飞到湖中的朽木上梳理着羽毛。这一切是那么恬然和谐,使人心旷神怡。我们不禁想象会不会有一群仙女降临到此沐浴嬉戏。

在从维也纳到威尼斯的途中,我们在克拉根福市附近的小山村(Emmoersdorf)留宿。当天到达后,我们驱车到克拉根福市里,打算在那里吃晚餐。该市的执政官是赫赫有名的奥地利极右派领袖海德,三年前他在全国大选中赢得了27%的选票,震惊了全世界。各国都对此十分忧虑,恐怕纳粹势力抬头。但奥地利人却很坦然:这是民主选举,他取得这么多选票自有他的道理。主要是政府处理移民问题不当,造成犯罪率和失业率上升,他的主张得到一部分人的拥护。但是由于他过于极端,现在已经失去了许多支持。可是其他许多国家,如法国和荷兰却正在重演这一幕,原因也是一模一样。不谈政治了,我们进到市里,只见全城空空****,街上行人罕见,只偶尔见到几位老人,店铺也都关着门。那天是星期六,一般店铺只开门半天。可是为什么连行人都很少呢?我们受不了这冷清的气氛,决定开车到市外不远的湖(ther Lake)去。这第三个湖不太大,为一长条,是有名的旅游胜地。我们到了这里,才明白原来城里的人都到这里来了。虽未到旅游旺季,这里却已游客如云。有老年夫妇结伴而行,有年轻夫妇肩扛手推着幼儿,有青年伴侣牵着宠物。此时仍以本地人为多,但到夏天,德国和荷兰来的游客就会多起来。老天爷又一次照顾我们,刚刚还是阴雨绵绵,到了湖边,已是晴空万里。虽然已经晚上七点多钟,仍是阳光普照。忽然一阵马达轰鸣,一艘汽艇飞驰而至,从下船的游客脸上可以看出他们玩得多么开心。远处几艘小帆船在湖上漂**,另有一艘汽艇牵引着一位滑水者在湖面上穿行,滑水板将平静的湖面划出道道白色的波纹。湖边还停了许多汽艇、游艇和手划的小船,看得出夏天这里是水上运动的乐园。靠湖边有一座露天平台,上面摆有很多音响和灯光设备,一看就知道是演出台。旁边牌子上写着水上音乐会的时间,可惜我们来得不凑巧,没能欣赏到演出。湖周围一样有许多旅馆和公寓向游人出租。有几个大旅馆还在湖边有专门的位置,他们摆上了阳伞躺椅,真不亚于海滨沙滩。此时绝大多数的人们还是在湖边漫步,或是坐在长椅上欣赏湖景。湖上成群的水鸟在盘旋飞翔,野鸭在自在地游动,还有一些围绕在长椅周围捡拾游人残留的食物,甚至就在人们腿边挤来挤去,丝毫也不畏惧。我们决定找餐馆吃饭。餐馆鳞次栉比,但室内都空无一人,所有的顾客都坐在湖边搭起的各式各样的大棚内,有的大棚甚至延伸出水面。我们进了一个大棚,棚内凉风习习,湖光山色,尽收眼中。我们的临桌是一对姐妹与她们的丈夫和孩子,他们有说有笑,边吃边聊,有时还有朋友加入,比我们先来,我们走时他们还兴致正浓。另外一桌是一对年轻人,牵着一条大耳朵的大狗。它显然有些饿了,看到食物上桌就摇头摆尾地向主人企求,主人总是拍拍它的脑袋让它趴下。我们真怕它会跳到桌上争食。老伴最怕狗,恐怕它窜到我们桌来,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它。但它却一直在主人的安抚下乖乖地趴在桌下,直到最后主人才给它一点剩下的食物。看来这种宠物也很有趣。我们酒足饭饱,又饱览了湖景,直到夜幕降临,十一点钟才往回走。本想此地离我们住的地方不远,很快就能到达,不料由于天黑路疏,拐错了弯,竟然迷了路,来回兜了几大圈,正不知所措时突然发现了指向我们所住小村的路标。此时已过了午夜。

第四个湖就是著名的嘎达湖(Garda Lake),位于意大利维罗纳西部不远,也是著名的旅游点。它的面积很大,是南北向的一长条。我们到时正值正午,烈日当空,气温在30℃以上。我们找了一处餐馆吃饭,吃完再想要咖啡时却被告知下班了。原来南欧国家如意大利和西班牙由于天气炎热,中午都有午睡习惯。从一点半到三点半,各处一片寂静,别指望办什么事情。我们真希望收钱的也下班算了。从餐馆出来,我们沿湖边散步,树荫下仍十分凉爽。不远有一个码头,走过去看看有没有游船可坐。原来这里不仅有游船,还有轮渡,一日中有固定班次开往湖边不同的地点。游船有环湖一日游,途中在各个景点停靠。可那要一大早来才行。看了半天没有合适的班次,只得作罢。却见几艘小帆船驶入港湾,是从法国和德国来的。嘎达湖与前几个湖不同,湖水并不平静,时有些风浪,更适合帆船运动。我们开车沿湖西岸向北,来到一个小镇(Salo)。这里以墨索里尼的夏季别墅而闻名。到实地一看,不由感叹这些王公贵族享乐的眼光。这里的港湾很长,停满了游艇。有的是私人的,甚至很久没有动用,已经锈迹斑斑;有的有统一编号,称为水上出租,不时有游客与船长在讨价还价。这里也是轮渡的一站,一艘中型渡轮带来了不少游客。湖边许多天鹅、野鸭在悠闲地游**。有的野鸭在久弃不用的帆船上做巢,一群小鸭正呱呱待哺。岸边全是酒吧和咖啡馆,人们坐在阳伞下分享着阳光和湖光秀色。中间一个广场上有第一次世界大战纪念墙及塑像,这里曾是当时鏖战的战场。湖边不远有几座小山,山上遍布树木,郁郁葱葱。墨索里尼的别墅就在山上,在高处俯瞰全景,一定是尽享山水之乐的了。可惜他并不甘寂寞,偏要和希特勒一道发动战争,打破了这宁静的世界,自己也落得身败名裂。

我们所到的最后一个湖更是鼎鼎大名:日内瓦湖。它位于法国和瑞士的交界,是世界名湖之一。湖的形状像月牙,在法国一边可清楚地看到对岸的瑞士。我们企图效仿过阿尔卑斯山隧道时以荷兰车蒙混过关到日内瓦城里逛逛,却被认真的瑞士边防警察拦住,耐心地告诉我们申根签证不适用于瑞士,客气地让我们返回。我们只好在法国这一边的湖边游览。湖中都不见有任何边防检查,如果我们驾船或甚至游泳过去,不是照样可以到达瑞士吗?日内瓦湖是帆船运动的天堂,湖面上已有许多五彩的船帆在漂**,岸边的港湾内满满的都是大大小小的帆船。我们到了小镇依云(Evian),这里以盛产矿泉水而闻名。以其命名的矿泉水遍销全球,也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矿泉水之一。也许正值周末,这里如过节般热闹,码头上飘扬着欧洲各国国旗,停车场停满了各国车辆。我们在码头上站了很久,眺望广阔的湖面,沐浴着阳光,轻风拂面,只觉得心旷神怡。这时只见一辆接一辆的货车开到一个广场。原来这里要举行热气球表演,怪不得这么多人。日内瓦湖并没有特别与众不同的景色,但由于水上运动发达,旅游业也很兴旺。沿岸有许多很有特色的小镇,当然是法国风格的。真想到对面去看看那边的小镇与这边有什么不同。

这五个湖有大有小,有动有静,周围的自然和人文景色都各有不同,但无不让人心驰神往,流连忘返。我们一次又一次沉醉在迷人的湖光山色中了,却“但愿长醉不复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