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不大赞同在少年中评什么“十佳”之类的活动的。少年是正在成长的时期,他最需要的是别人的信任、关爱、教育和帮助,然后毫无束缚地自由成长。评上了“十佳”就等于给他套上了一个金箍。孙悟空头上不是有一个金箍吗?什么时候不听话了,唐僧就念紧箍咒,痛得孙悟空只好讨饶。其实很多时候孙悟空是正确的,但是昏庸的唐僧听了谗言,总说孙悟空不对,孙悟空又偏要坚持自己的意见行事,我行我素。于是唐僧就念起紧箍咒来,痛得孙悟空只好按唐僧的意见办。如果没有那金箍和紧箍咒,唐僧何至于吃那么多苦头。
大家想想,评“十佳”有什么好处?对获“十佳”少年的本人来讲可能是一种激励,同时却又给了他一种束缚。戴上了“十佳”的桂冠,与众不同,使他不能融入普通少年的群体,实际上是不利于少年的成长的。有的甚至于受到歧视,遇到很多困难。至于那点激励能不能管用一辈子呢?实在难说。评“十佳”对大众来讲,似乎是树立了榜样,但是有多少同学真正能向他们学习?有些同学可能会认为高不可攀。需要说明的是,我不是反对表扬先进。表扬是教育的重要手段,表扬能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能培养学生的积极动机,甚至能改变人的一生。但是这种表扬是面对所有学生的,不是只给少数学生的。
说实话,我也不大赞成现在的评“三好生”。思想好、学习好、身体好是我国教育方针所要求的,教育方针是对所有学生而言的,怎么只有少数学生是“三好”呢?难道大多数学生都没有达到“三好”?果真是这样,只能说明我们教育的失败。现在实际情况是评“三好”时并不真正看“三好”,往往只看“一好”,即学习好。所谓“学习好”又指考试的分数高。这样评“三好”不是走上应试教育的轨道了吗?更值得反思的是,从小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有什么好处?少年是脆弱的嫩芽,他们需要的是爱护和培育。因此首先要帮助少年树立自信心,他们才能在成长的道路上克服种种困难,勇往直前。评上“三好”的固然可以激励他上进,但也可能使他产生一种优越感;评不上“三好”的,可能会感到“三好”高不可攀,就会失去自信心,他们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对他的成长是很不利的。至于有些孩子被老师打入另册更是对他们的一种摧残,是现代教育切忌的。笔者建议可以把评“三好”改为评进步,谁有进步就奖励谁。犯了错误改正了就是好孩子,就值得表扬;学习困难的学生有一点进步就要及时表扬,以便巩固他的信心。我们相信每个孩子都有优点,都有上进心。只要教育得法,学生的优点就能得到张扬,缺点就能克服。
以上讲的都有一个教育观念问题。传统的教育是精英教育,总是在大众中选拔英才。现代教育是大众教育,希望人人都能成才。大众教育不是不要英才,而是让英才在大众的土壤中脱颖而出,而不是揠苗助长。传统社会要不就是人上人,要不就是人下人;现代社会除了需要一大批高级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外,还要数以千万计的技术人员、医师、教师、律师等和数以亿计的工人、农民等劳动者队伍,他们都是人才,都要达到“三好”,才能完成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因此,我们要摒弃精英教育的观念,树立大众教育的观念。
[1] 原载《教育参考》2002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