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在自传中说:“就我所能回忆的我在学校时期中的性格来说,其间对我后来发生好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的和多样的兴趣,非常热爱使我感兴趣的东西,并且深喜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达尔文从小就嗜好博物学,上小学的时候就喜欢采集植物标本,为植物定名;喜欢钓鱼,捉昆虫;阅读了《世界奇观》就想到遥远的地方去旅行。正是他这种对自然界的广泛兴趣,使他不断地去探索自然的奥秘,终于成为伟大的科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
兴趣是推动人们学习和探索的内驱力,也是成才的第一要诀。如果一个人对事物不感兴趣,漠不关心,他就不可能去学习它,钻研它,当然也就谈不上有什么成就。一个人对某项事物发生了兴趣,就会想去了解这一事物的发生和发展情况,着迷于对这种事物的研究,久而久之,就会做出成绩,有益于社会,这就是人才。达尔文在自传中还介绍了一段饶有趣味的故事,说明他如何着迷于他喜爱的事业。他写道:“在剑桥的时候,没有一项工作比搜集甲虫使我更为热心、更感兴趣了……我愿意用以下的例子来证明我的热心:有一天我剥去一些老树皮,看到两只罕见的甲虫,于是我两手各捉了一只,就在这时候,我又瞧见了第三只新种类的甲虫,我不忍把它放走,于是我把右手里的那只放入嘴中。哎呀!它排出了一些极辛辣的**,灼痛了我的舌头,我不得不把这只甲虫吐出,它便跑掉了,而第三只甲虫也没有捉到。”正是兴趣,促使达尔文花费了差不多五年的时间乘着贝格尔舰航游世界,收集了无数标本,揭示了生物进化的奥秘。
但是,兴趣还只是攀登事业高峰的一位“向导”,能否登上高峰,还要看你有没有毅力,是不是勤奋。每个人在创业的道路上,即使是你感兴趣的事业,也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障碍,只有毅力和勤奋才能帮助你克服困难和越过障碍。如果没有毅力和勤奋,遇到困难,你的兴趣就会被削弱乃至于消失。通过勤奋,克服了困难,就会使你对该事物产生更大的兴趣和探求的欲望。你对事物的兴趣越大,你克服困难的毅力就越强,促使你更勤奋努力地去学习它,探索它。所以说,兴趣和勤奋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有如通向成才之路的两只车轮,缺一不可;又如牵引爬坡的列车上的两辆机车,需要一辆在前面拖,一辆在后面推,才能使列车通过高山峻岭。
那么兴趣从何而来呢?往往我们听到青年朋友们谈论,“我对某某事业不感兴趣”“我天生就不喜爱做什么工作”。看来,兴趣好像是天生的,是遗传的。不对!兴趣不是来自遗传,而是来自实践,来自环境的影响。即使一个音乐天才,如果他不接触钢琴,他也不会对演奏钢琴感兴趣。有时候,你开始对某事物并无兴趣,但当你接触它以后,你逐渐地就有了兴趣。就拿当教师这件事来说,有些同学开始不感兴趣,但经过教育实习,通过与青少年学生的接触,了解到教师职业的特点,对教师的职业产生了兴趣。以后在教师的岗位上,尝到做教师的乐趣,就越来越热爱教师的职业,从而在工作中勤奋学习,不断更新,终于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见,对某一件事物,先不要决然地说不感兴趣,必须要你去做的事情,你先去接触它,实践它,培养对它的兴趣。有了兴趣,你的行动将更自觉,将来的成就将更大。
[1] 写于198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