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不同,每个国家的文化都不同。我们如果不研究文化,很难研究清楚国家之间的教育。举一个例子来讲,同样是发达国家,美国的教育和欧洲的教育就不一样;同样是欧洲国家,英国的教育和法国的教育就不一样,法国的教育同德国的教育也不一样。但是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比如中国和日本,日本是发达国家,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很多的教育思想和观念都一样。我们经常送孩子去补习班,日本的家长也送孩子去私塾补习,日本70%—80%的孩子礼拜六和礼拜天都去上私塾。中国叫“应试教育”,日本叫“考试地狱”。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都是东方文化,属于东方文化圈或儒家文化圈。所以不研究一个国家的文化,就很难研究这个国家的教育,也很难进行比较。
经常有人问:“我们中国教育好还是外国教育好?”最近,讨论得很厉害的一个是“虎妈”,另一个是“狼爸”。所以很多人说,还是我们中国文化好啊!还有这次上海学生参加国际学生评估项目考了第一名,外国很重视,很震惊,觉得中国了不起。所以很难讲是中国教育好还是外国教育好,这不能简单地回答。因为我们传统不同,教育理念不同。我觉得各有特长,各有不足。应该说,我国重基础,西方国家重个性、重创造。两者都重要,所以要互相学习,互相补充。
但是也有一些不同。首先观念不同。西方国家对儿童的权利的意识比我们要强,他们把儿童的权利放在第一位,我们往往把儿童看作教育的对象,看作工具,政府把儿童看作未来的接班人、建设者。当然我不否定儿童是未来的建设者、接班人,但是儿童在成为人的基础上才能成为建设者和接班人。你不发展他的个性,他能成为好的接班人吗?能成为好的建设者吗?这是不矛盾的。我们的家长把孩子看作“敲门砖”,特别是中国人讲面子,把孩子看作自己的东西、自己的财产。如果你的孩子考上了清华,而我的孩子考上了上海师大,我会觉得没面子。因为一般认为清华比上海师大好。其实不见得,上海师大难道就不出人才,就不出大师级的人了?但是中国人讲这个东西,把孩子看作自己的面子,而不看孩子的成长。这种观念就和国外不一样,国外把儿童放在第一位。最近我们一个老师到澳大利亚去访问,澳大利亚人就说:“你们中国人把熊猫看作国宝,我们的国宝是儿童。”什么是好学生?美国人说:“我们的学生都是好的,没有一个是差的。”2002年,在盐湖城开冬奥会,我们中国代表团带去了两个熊猫娃娃。他们去参观一个学校,就告诉这个学校的校长:“一个娃娃送给你们学校最好的男生,一个娃娃送给你们学校最好的女生。”校长说了:“我们学校个个都是好学生,送给哪一个呢?”最后,校长只好把这两个娃娃放在橱窗里头,说:“送给最好的男生们,送给最好的女生们!”而我们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所以,我到处呼吁不要评什么“三好学生”了,从小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这不符合教育规律,损害了大多数人的自尊心。我们还是用计划经济的思维、用劳动模范的思维来对待孩子。
我们是以教师为主体,人家是以学生为主体。我们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滔滔不绝地讲,有的教师讲得眉飞色舞,但这是自我欣赏,学生听进去了多少?所以,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提出探究式,其实探究是一种方法,它的思想背景是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这个思想我在1981年的时候就提出来了,当时我就提出:“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当时引起了很大的争论,很多人反对,我还是坚持。到现在,原则上都接受了,但是真正行动上接受了没有?我看还没有接受。在教育方法上,我们重视讲授式,美国重视探究式。我们过去认为美国基础教育质量不好,美国人甚至不会算数,要借助计算器来算。那其实只是一般的孩子,真正的好学生水平相当高。拿基础教育考试的成绩来讲,我们大部分学生都是80分以上,人家可能只有60分或70分,比我们低,但是人家有高峰,有100分的,有100多分的,而我们没有。其实美国通过探究式教学,学生学习的效果要比我们好,学生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培养。最近上海学生参加了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成绩很好。我觉得上海的成绩说明我们这几年教改确实有成绩。另一方面,我感觉上海的水平不能代表全国。全国的水平还是在中等,甚至是中等以下。许多学校的水平还很低,各地差距很大。最近国外有一份报告,中国学生参加SAT(美国学术能力评估测试),就是美国的高考,平均分数比美国低300分。主要的差距在考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阅读和写作。上海的《文汇报》报道了一件事,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一位教授在复旦大学做访问学者,他给奥巴马总统写了一封信,题为《请让教育松口气儿——致奥巴马的一封信》。信中说,近期对中国学生的报道有些误导,他告诉奥巴马政府不要将学生的测试成绩作为衡量学校优劣的标准。
最近,教育部公布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征求意见稿,现在正在征求意见。标准里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学科知识,而且要有对教育的正确认识、对学生的正确认识、对学生的正确态度。以后要像会计师、律师那样,建立教师资格注册制度。这样才能逐渐提高教师的水平。教育的最根本问题还是教师的水平问题,其他世界各国也非常重视教师的水平。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谢谢大家!
(录音整理:高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