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世纪大学以教学为主,传授文化知识,培养高级官吏和神职人员,也有少部分从事学术研究。因而早期的大学都是以培养人才为唯一职能。直到1828年耶鲁大学还发表了著名的《耶鲁报告书》,为旧大学的办学传统辩护,认为大学教育应是文化修养的教育而非专业教育,抵制大学革新。1830年一批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学者在纽约集会,批判《耶鲁报告书》,并因此成立了纽约大学。
第二,产业革命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与生产的结合,一方面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要求高等教育创造新知识和新技术。科学研究成了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以1809年柏林大学的建立为标志,强调“学术自由”和“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开创了高等教育从事科学研究的职能。
1876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创立,成立研究生院,使美国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美国逐渐建立起一批研究型大学,使大学变成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研究中心。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战争的需要,大学参与了武器的研制工作。制造第一颗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美国许多大学都参与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的科技促进了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也促进了高等学校与企业的合作,研发新的产品。
科学研究成为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在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时代,只有开展科学研究,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大学成为创新知识、创新思维的重要基地,特别是基础理论研究,大学有着优越的条件。因为大学学科齐全,可以组织跨学科研究,而当今科学技术的创新往往就在跨学科的结合点上。大学还拥有先进的设备和先进的科研团队,有利于科学研究。
第三,大学为社会服务。1862年美国颁布《莫利尔法》,按照每个参议员、众议员拨地3万英亩(1英亩=4046.86平方米)土地建立学校,称为“赠地学院”,为发展农业和工业服务。1906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提出大学应该为本州农业、教育、社会和经济的综合发展服务的办学思想。校长海斯提出了一个扩大校外教育的计划,认为“州的边界也就是校园的边界”,实行开放性的入学制度,为本地区公民提供继续教育。这就是威斯康星思想。这一时期社区学院得以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