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明远教育漫谈
[1] 原由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出版。
上编
11111111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1111111
导言 中国教育怎么啦?
有一次我与朋友吃饭,席间一位女士说,她的孩子原在北京市某稍有名气的小学上学,但是发现学校对孩子管得太多,这也不让做,那也不许干,觉得这样下去孩子无法发展,只好转到一所国际学校去了。
现在为了规避上述管束学生的做法和考试的制度,越来越多、越来越年幼的学生选择出国学习。据统计,留学生人数多年来连续增长,2015年达52.37万人。还有一部分家长不满现行的教育制度,干脆不让孩子上学校,在家里教孩子读书。更有甚者,湖北一些家长联合起来,把孩子带到穷乡僻壤,办起联合家庭学校来。
我们的教育怎么啦?家长对我国教育失去信心了吗?
现在教育竞争已经白热化。社会上补习学校如林,各种培训班如麻。小学生,甚至幼儿园孩子都要送到培训班学习。20世纪90年代,我在日本住了几个月,发现街上挂着许多“塾”的牌子,觉得很奇怪。后来日本教师告诉我,这些“塾”都是补习班。日本70%的中小学生都在周日上“塾”补习功课,以便应付考试,所以日本学者称日本教育为“考试地狱”。谁知道回国以后,我发现我国的教育也成了“考试地狱”,也到处是培训班。能不能不让孩子进培训班?不能!家长说:“别人家的孩子都上培训班,我的孩子不上,不就输在起跑线上?!”我遇到一位部领导,他坚持不让他的孙子上培训班、补习班,但到了高二, 一摸底考试,不行了,顶不住了,不上补习班,将来考不上大学了,只好赶紧把孩子送去补习。
我们的教育应该怎么办?
我们呼吁减轻学生负担。有人说,这是瞎放空炮,负担怎么减轻得了?教育行政部门硬性规定少留家庭作业,家长不答应,家长增加了学生的作业负担。规定说取消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简称“奥数”)班,结果又来一个数学提高班、兴趣班。名称换了,内容没有变。
大家都说高考是指挥棒,但谁都不敢把这根指挥棒扔掉。我有一次在一所大学演讲,批评“应试教育”,一个大学生站起来说:“我们就是靠‘应试教育’考上了大学,没有‘应试教育’,我们不一定能上得了大学。”高考要改革,也正在不断地改革。但总有人质疑,考试门类减少了,能选拔人才吗?高考文理不分科,怎么照顾学生的差异和爱好啊?学生学业综合评价能公正吗?高校自主招生能公平、透明吗?一大堆疑问困扰着家长、教师和校长。
中国教育路在何方?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有了很大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这是毫无疑问的,是谁也抹杀不了的,但现在社会上又对现行的教育制度不满意。如何破解这个难题,是大家都在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