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家书院成立大会上的讲话[1](1 / 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家书院今天在这里成立了。感谢各位嘉宾来参加今天的会议。我需要讲一讲,为什么要成立教育家书院?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讲。

第一,我们想为教育家成长提供一些条件,搭建一个平台。温家宝总理多次提到,要由教育家办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提到:“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但是,一说起教育家,人们就会想到中国古代的孔子、韩愈、朱熹,近代的蔡元培、陶行知等,西方的柏拉图、苏格拉底、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等。说到当代中国,好像就没有教育家。有13亿人口、2.5亿学生的大国没有教育家,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也与事实不符。中国教育虽说还有不少问题,但成绩是很大的,培养了众多人才,创造了许多经验,难道就没有教育家?我们不要把教育家看得太神秘,要求得太高、太严格。其实,热爱教育事业,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做出了优异的成绩,并对教育有研究,有自己的教育思想和先进理念,形成了自己的教育风格,在教育界有一定影响的,就可以称为教育家。不久前去世的霍懋征老师就为我们树立了教育家的榜样。霍懋征老师毕生耕耘在小学教育园地,敬业爱生,矢志不渝,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倾注了全部的爱和心血。她师德高尚,学业精通,勇于创新,追求卓越,是世人的师表、教师的楷模。从教60余年,她不仅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卓越人才,而且提出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思想,创造了一套小学教育的理论和经验。这就是中国当代的教育家,并且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尊重。

当然,教育家不是随着教龄的增长自然成长的,而是在于不断学习钻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总结提高,上升为理性认识,有成熟的经验和理论,才能有自己的教育风格。因此,学习和提升是教育家成长必由之路。教育家书院就想为我们的优秀教师成长为教育家提供一个平台。

第二,从北师大教育学部来讲,我们对培养教育家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北师大就是培养教师的摇篮,也应该是教育家成长的家园。北师大也有一定的条件。北师大是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不仅在教育学科上有强大的优势,而且文、理各科都有强大的学术优势。北师大校园有浓郁的学术氛围,每天都有国内外专家的学术报告。中小学老师在北师大校园中可以受到学术的熏陶。我一向认为优秀教师要提高,不能只围绕着中小学的教材转,也不能只学习教育理论,更重要的是提高整体素养,养成教育家的气质。教育既是科学,又是艺术,艺术需要有点悟性,教育也需要有点悟性。悟性从哪里来?就是从整体素养中来。北师大可以为教师提高整体素养提供条件。

第三,优秀教师到北师大教育家书院来,也给北师大教育学部带来了鲜活的经验,有利于改造我们的学习。前面讲到,北师大是培养教师的摇篮,每年有几千名新教师要走出北师大校门,奔向全国各地中小学;我们还有几百名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学位的教师。他们不仅需要学习教育理论,提升学科知识水平,而且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与思结合,知与行结合。教育家书院的研究员,也是优秀教师,可以给学员带来实际经验。在教育家书院工作期间,不仅你们要学习,也要请你们给我们的本科生、研究生介绍你们的经验。

总之,教育家书院是一个学习园地,在这里不是单向地学习,而是互相学习,互相切磋,共同提高。也不能说进了教育家书院就成了教育家,教育家书院只是提供一个共同学习的条件,将来能否成为教育家,还需要靠学员的不懈努力。当然,我们希望你们将来都成为教育家。

教育家书院的工作方式,我想是这样的,学员到来以后,为每一名学员配备一名合作教授。学员结合自己的经历提出进修提高的设想,与合作教授研究一个方案,报学术委员会。我们请几名学术委员审核这个方案,认可以后就可以开始进行学习研究。因为考虑到学员都是在职的优秀教师,不能脱产时间太长,因此要求在院期间1~5个月,研究方案以1~3年为期,研究成果由教育家书院组编发表。

感谢学术委员们,感谢他们能够接受我们的邀请。他们都是海内外知名的教育家,不仅有深厚的教育理论,而且有各自独特的研究领域;他们有丰富的学术成就,而且始终站在学术的前沿。他们担任教育家书院的学术委员,使教育家书院更具权威性。

再一次衷心感谢你们!

最后,祝大家研究有成,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1] 原载《教师教育研究》,2010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