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阿姆司·夸美纽斯是关于学前教育的伟大的捷克教育家和思想家[1](1 / 1)

按照世界和平理事会的决定,1957年要纪念天才的捷克教育家、爱国者和哲学家杨·阿姆司·夸美纽斯的阿姆斯特丹教育论文全集出版300周年。纪念夸美纽斯的活动不仅在他的祖国—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共和国进行,而且在苏联、人民民主国家和全世界进步人士中进行。

夸美纽斯是作为先进教育学的奠基人、思想家和世界和平的拥护者而被列入人类社会的历史的。夸美纽斯的名声超越了他自己的祖国,英国、瑞典、匈牙利和荷兰的先进人士都知道他,并且曾邀请他去工作。

夸美纽斯的科学活动是既深刻又广泛的。他的工作不仅涉及教育学,并且涉及语言学、哲学、自然科学及天文学。他最先绘制了摩拉维亚的地图,并对物理学产生极大的兴趣。

夸美纽斯的创作遗产是十分丰富的,他的作品有250多篇。其中许多作品,按其意义来说,超越了自己的时代,直到现在还具有价值,并以许多民族的文字出版了。

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夸美纽斯的教育著作《大教学论》《母育学校》《世界图解》特别重要。

夸美纽斯的伟大功绩在于他最先研究了儿童最早时期[2]和学前期的教育学。他的有关幼儿家庭教育的作品是直到现在还没有失去意义的经典著作。

夸美纽斯的生活道路是非常艰苦的。他在1592年生于摩拉维亚的尼符尼茨城,生于一个属于民主激进派“捷克兄弟会”的家庭。这部分捷克人激起了当时奴役捷克的天主教会和德国封建主方面的愤怒而遭到追踪和迫害。

17世纪,在封建主义内部建立起新的资本主义的基础时,欧洲人民的生活经历了暴风雨般的历史事件。发生于捷克的,具体表现为捷克人民反对德国封建主和天主教的斗争的三十年战争爆发了,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了,俄国人民反对波兰封建侵略的斗争、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人民为自己的民族独立而进行的斗争展开了。

反动势力在捷克得势,捷克在政治上丧失了独立,这就迫使夸美纽斯跟一部分捷克人逃亡,在国外过着流亡的生活。虽然这样,他仍旧忠于自己民族的被压迫的人民,跟民族中的进步人士共同生活着和行动着。

夸美纽斯很早就成了孤儿,极晚才开始读书,但早在拉丁语中学的时候他就显出了特殊的才能和工作能力。他毕业于赫波恩大学(又译为赫尔伯恩大学—编者注)的神学系,在海德堡大学听讲过,曾在西欧各国旅行。在捷克他做过自己曾在那里学习过的普列罗夫中学的校长,之后他受兄弟会的委派做了牧师,接着又做了“捷克兄弟会”教派的主教。

夸美纽斯的工作被三十年战争打断了。捷克被德国皇帝征服,并被雇佣军队抢劫一空。胜利者用十分残酷的方法传播了天主教,并迫害新教徒。夸美纽斯只得跟3万个新教徒家庭一起隐蔽起来,最后逃离捷克国境,到了波兰的黎撒城,在之后的40多年一直漂泊在西欧各国。

波兰狂热分子烧毁黎撒城的大火,烧毁了夸美纽斯的珍贵原稿。

夸美纽斯的晚年是在阿姆斯特丹度过的,最后在那里逝世。

作为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的夸美纽斯,不顾穷困和丧失亲人,坚定地进行了科学工作和实际工作。

夸美纽斯的世界观和他的教育观点的发展受到“捷克兄弟会”教派的思想及其民主主义、宗教色彩和教育实践的影响。夸美纽斯经常渴望代表居民中的民主阶层说话,并为本国人民的利益服务。在夸美纽斯的世界观中渗透着矛盾的观点。在他的世界观中,表现为承认客观世界、渴望认识自然界的“谜”并促使它为人类的利益服务的某些唯物主义因素,是跟宗教思想相互交织着的。夸美纽斯受到了当时科学的唯物主义倾向的影响,他站在感觉论的立场上。他认为在人的意识中不可能有任何以前没有感觉到的东西,他力求在自己的论点上从事实出发,依靠经验,号召研究事物和现象。从文艺复兴时代的思想中夸美纽斯获得了朝气蓬勃的情绪和人道主义精神。

夸美纽斯的主要活动是在新的民主的基础上改革中世纪的教育和教学。他号召要使知识普及于一切人—他的人民乃至全人类。夸美纽斯是普及教育的拥护者,他宣传了涵盖全人类、各阶层的教育和教养的思想。初等学校应该是本族语的学校。夸美纽斯的这个要求具有深刻的政治教育的意义,旨在反对捷克人民的文化屈从于德国侵略者。另一方面,用本族语进行教学的初等教育能够使初等教育普及于全体人民,而中世纪拉丁语学校却造成广大劳动人民受教育的困难。夸美纽斯很高地评价了教育的社会意义。他在《大教学论》里说,教育应普及于一切人,“直到手工业者、农民、脚夫和妇女”。普及教育和教学应在学校里进行。在这里所有的儿童(包括富人的和穷人的,男孩和女孩)都要学习,为参加实际生活做好准备。只有儿童的才能,而不是阶层和财产的特权,能影响到个人能否完成学校各个阶段的学习。

夸美纽斯认为,借助于教育来改造现存的制度是可能的,关于这个制度他在自己的作品中曾尖锐地批评过。例如在《世界迷宫和心的天堂》一书中,夸美纽斯嘲讽了当时的等级和阶级社会制度、生产和社会关系、家庭生活、主要职业、国家和寺院的机关、法庭、科学家和哲学家的活动,但是他不能看到这些社会祸害的真正原因。夸美纽斯梦想创造一种理想的社会秩序,并确保全国人民的和平。

夸美纽斯研究了学校系统,学校的各个环节之间都是互相联系着的。为6~12岁的儿童设立小学,这是一种设立在每个村落的“本族语”学校;中学(12~18岁的少年拉丁语学校或中学)设在每个城市里;“学院或大学”设在每个国家里。

在上这些学校之前还有“母育学校”,也就是在家庭里的学前教育,这里的主要教师是母亲。夸美纽斯认为这个阶段有极大的意义,他指出,“母育学校”是新生一代整个教育体系的必要部分。如果儿童在入学前没有受过很好的家庭教育,那他们以后的教育和教养就会有损失。

夸美纽斯在自己的著作里再三地强调了儿童最早时期的教育对于他们的发展的意义。例如他在《论天赋才能的培养》一文中说,天赋的顺利发展在儿童的最早时期就有了最初的基础。在《大教学论》中我们读到,因为自然计算着时间,所以所有一切都要按照年龄阶段来安排,因此教育也应及早地在所谓的“一生的春天”开始,因为在这个时期容易奏效。

夸美纽斯关于学前教育的观点没有在《母育学校》一书中加以系统地阐述。这是关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简篇。本书开头阐述了一般的教育原理,然后,这些教育原理在比较局部性的问题上具体化了,逐步地引导读者由儿童的最早时期读到学龄时期。

《母育学校》一书是家庭(家长、教养员和保姆)的指南。按照夸美纽斯的意见,这本书是对于当代幼儿教育的思想和观点的某种总结。这个指南对夸美纽斯以前的以及跟他同时代的教育家—人道主义者的新思想做了系统的和创造性的加工。

在《母育学校》中可以看到,夸美纽斯是一个发展新的原则的、对儿童和他们在整个生活中的使命有了不同于中世纪教育学的新理解的思想家。按照中世纪的说法,儿童一生下来就有罪,必须用残酷惩罚的方法来赎罪,必须残暴地鞭笞肉体来解救灵魂。根据这点学校采用了十分严酷的教育方法。

与此相反,夸美纽斯跟人道主义者一样,宣布了尊重儿童的原则。他在儿童身上发掘了创造性的力量,比从前更深刻地认识到了他们的纯洁无瑕,因此认为重要的是发展儿童的良好素质。

但是,在热爱儿童和尊重童年的权利的同时,家长和国家应当时刻记着儿童是社会未来的成员。重要的是年长一代要把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传授给他们,使他们成为积极的、工作能力强的社会成员。

在这方面极为有趣的是《母育学校》的第一章,它的题目是“儿童是上帝最珍贵的恩赐,是不能跟任何事物相比拟的宝物,因此必须给以极大的关怀”。在这里夸美纽斯号召要热爱和尊重儿童,他指出,儿童是未来的杰出的文化和社会活动家、科学家、哲学家、教授、行政人员,因此应该关心他们的教育。同时“对于家长来说,儿童较金银珠宝更可爱、更可贵”,“儿童对于我们来说是谦虚、可亲、善良、亲睦以及其他美德的镜子”[3]。

儿童是发展着的人。他的发展是按照自然界统一的规律进行的。夸美纽斯是宗教信徒,他认为,儿童的才能是上帝的恩赐,人只能使它日趋完善,使它适合于自己的需要。儿童的才能是天生的,但是它们的发展都是由教育来决定的,在家庭里是家长的责任,在学校里是教师的责任。“不可设想,无须辛勤的劳动,少年本人就能教育成人。”[4]

夸美纽斯号召家长要考虑到儿童尚未发展成熟的体力和精力以及儿童的年龄特征。应该考虑到,有些孩子发展得快些,有些发展得慢些,应该合理地对待这个问题。

按照夸美纽斯的意见,母育学校既要完成教育任务,又要完成教养任务,即道德和良好行为、语言和艺术上的教导。作为宗教信徒的夸美纽斯在这里还加上了在信仰上的教导。

夸美纽斯在肯定家长应该领导儿童、为了未来富有成效的活动而教育儿童的同时,劝告家长要对儿童提出合理的要求。一方面,他警告父亲和母亲要避免提出过分的要求,不能过度严厉;另一方面,他又批评了成人对儿童的纵容和溺爱,对儿童的力量估计过低。

在《母育学校》中讲到的教育和教学的内容是逐步加深的。夸美纽斯把儿童划分如下几组:1~2岁、3~4岁、5~6岁。从这里可以得出结论,夸美纽斯并没有把儿童的最早时期和学前期混为一谈。他看到了儿童逐步发展的过程,并在自己的书中确定了使儿童眼界和行为逐步成长、扩大和复杂化的过程。

夸美纽斯的母育学校的教育体系包括了儿童体力、道德和智力的发展,以及劳动技巧和儿童积极性的形成。夸美纽斯给予幼儿教育以重要意义这一点使他的著作《母育学校》被列入当时新的教育学作品中。应该指出,夸美纽斯对幼儿体育的注意比洛克在这方面的主要著作《教育漫话》的出版要早几十年。

虽然夸美纽斯在自己的宗教观点的基础上认为灵魂是人的主要部分,但是他又说,家长应该首先关心儿童的健康。他在第五章里说:“首先,由于教育儿童只有在他们(儿童—作者注)是活生生的和健康的情况下才有可能(须知教育患病的和虚弱的儿童是不能获得任何效果的),那么家长首先应当关心的是保护儿童的健康。”[5]这个责任他主要交给了母亲。

夸美纽斯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如何从怀孕时就开始保护母亲和婴儿健康的有益的意见。对于初生儿和幼儿来说合理的饮食特别重要,这种饮食就是母乳,因此夸美纽斯号召所有健康的母亲都要履行这个义务,并严厉地斥责物质上有保证却娇生惯养而轻视这种责任的妇女。关于饮食的意见还涉及童年:食物应该是自然的,包括各种各样有益的、易为儿童机体吸收的菜肴—牛奶、面包、奶油、米粥、蔬菜、水果和软嫩肉类。刺激性强的菜肴和饮料对儿童是有害的。

需要特别细心地注意儿童的健康。应当保护儿童,避免能损伤幼儿脆弱身体的不良影响、跌落和伤害;应当注意让儿童穿着合适的服装。

夸美纽斯注意到了儿童动作的发展,他指出儿童学会走路和跑步以后要巩固这些动作,给他们小椅子、小车子和小马车。

在整个学前期应给予儿童活动、练习、游戏和跑步等发展其身心的机会。为此,应当指定方便的地方并把在活动中进行练习的方法教给他们。夸美纽斯把动作的发展跟儿童正常的体力和脑力的发展联系起来。

我们在夸美纽斯那里可以找到关于儿童生活遵守生活制度的要求。他说:“遵守有秩序的生活方式也是十分有益的。那就是每天应让儿童睡眠几次……吃几次东西和游戏几次,因为这对健康十分有益,并且是将来生活有条理的基础。”[6]

夸美纽斯认为儿童应当生活得朝气蓬勃,富有乐观的情绪,他说:“快乐的情绪是健康的一半。”[7]

夸美纽斯关于正确发展体力的必要性的观点是十分进步的,特别是在考虑到当时儿童体育的恶劣实践的时候。

在《母育学校》的第四章和以后几章里,夸美纽斯确定了儿童教育工作的一般内容及其具体化的道路。

初看起来,这个教育大纲好像很复杂,而且整本书中都充满了宗教的精神。但是仔细研究以后,我们就会在这里面发现教育工作的两个主要任务:体育和智育—儿童在他们生活的第一个六年中的知识和技能。“任何人,如果他想生活得对上帝和人类有益,就应该在宗教信仰、善良的道德和有益的科学方面受过教育……家长应在儿童的第一个年龄阶段就打好这三个条件的基础。”[8]

虽然德育的任务具有宗教的外形,并跟宗教信仰的教育联系着,但是其中有许多重要的、宝贵的而在当时来说是新的东西。夸美纽斯提出了自己对于培养儿童道德品质的要求。这些要求中的头两项跟体育有关:节制饮食,注意衣着和身体的整洁。其余的要求涉及儿童对待别人和自己的关系。夸美纽斯要求培养儿童这些品质:恭敬,对长者的言语、见解和行动的尊敬,亲切,言语诚实,行动公正老实,大方,慎重,待人可亲。这些品质从我们的观点来看也是十分重要而有益的。

至于对待自己,应该发展下列这些品质:劳动的习惯,必要时善于缄默、忍耐或自我克制,善于抑制自己的欲望,“使他们(儿童—作者注)不要认为,只要他们一吩咐一切都会在他们面前”[9],并善于抑制自尊心。夸美纽斯还指出了道德教育的途径。其中最主要的是榜样、示范、及时的训导和练习、适当的纪律。

应该经常给儿童做出良好的榜样。夸美纽斯说得对,采取这种方式依靠着儿童的模仿能力。在家庭中家长需要做出良好的榜样,要十分谨慎,使儿童看不到和模仿不到不良的行为和言语。

如果榜样起的作用不大,或者儿童还不会模仿好的榜样,就需要采用适当的训导。解释和训导应该是简短而严肃的。

夸美纽斯认为在需要使儿童对榜样和解释更加注意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惩罚。惩罚的方式有适当地提高声调、训诫和极端的方法—鞭打。

夸美纽斯赞成培养儿童自觉的纪律性,而反对家长对儿童的那种被他称为“猿猴般的或者驴子般的”溺爱。“这些家长闭着眼睛,容许儿童在没有任何纪律和惩罚的情况下长大。在这种情况下,儿童就会做出不良行为,跑来跑去,狂叫,呐喊,无缘无故地啼哭,粗暴地回答年长者,愤怒,吐舌头,任性……所有这些,家长都能忍耐和原谅。他们说‘孩子!’‘不要刺激他,他还不懂得这些’”[10]

对家长的这些谴责是公正和合理的。夸美纽斯讥笑类似这样的家长,劝告他们要使儿童懂得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使儿童在他的能力范围内成为一个自觉的人。

夸美纽斯培养儿童道德品质的方法是十分合理的,是经过再三考虑的,直到现在这些方法还被采用着(当然除了鞭打)。可贵的是他提供了积极的道德教育的原则。还在家庭教育阶段,夸美纽斯就已确定了公共行为的习惯,如有礼貌、遵从长者的威信、与同伴交往。

在学前儿童教育体系中,夸美纽斯对于智育极为注意。在这方面他认定,母育学校的任务主要是使儿童正确地对待事物并识别它们,也就是说,发展知觉和思维,积累关于周围环境的具体概念。这就为儿童在学校中进行系统的学习做好准备。按照夸美纽斯的意见,渴望知识是天赋的品质。这一点在童年早期,在2~3岁时就表现出来了。儿童借助于“侦察员”—外部感觉器官和理解(用理智对所感受的事物的理解)与外界接触。但是,除了这两个认识的来源,夸美纽斯唯心地承认了“神的启示”。

夸美纽斯为智力教育确定了儿童应当具有的初步的概念、技能和技巧的系统范围。他用这个扩大儿童眼界的计划奠定了学前期有组织的教学工作的开端,并指出了这个工作应当跟学校工作有所区别。

夸美纽斯的《母育学校》中的知识是用大纲的形式,按照相当于学校大纲章节的部分来叙述的。他所提出的大部分知识是具体的并且是跟儿童的生活有关的,其中许多知识具有教育的性质。知识的范围是多方面的,它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事物和现象,而且这些知识是逐渐复杂起来的。

夸美纽斯在确定教学大纲时,用“七艺”这个中世纪的术语来称呼它,但是它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在中世纪,教育完全忽视了自然现象。夸美纽斯恰恰把自然现象的知识放在第一位。他提出了关于物理学、光学、天文学和地理学的知识。在物理学方面,他提出应该让儿童认识一些现象,如火、空气、土地、水,学会说出雨、雪、冰,给以关于某些较普通的树木花草、动物鸟兽的知识,关于人体各部分及其功能的知识;在光学方面,儿童应当知道什么是黑暗和光明,区别比较常用的色彩;在天文学方面要分别出太阳、月亮和星星;并在地理学方面使儿童认识他们出生和居住的地方(乡村或城市、城堡或要塞),同时还应当使儿童认识什么是田野、草地、森林、河流和山岭。

但是不要根据这些名称就认为这里提出了要研究什么科学的问题。夸美纽斯建议在学前期只给儿童以具体的、经验性的知识。他想通过儿童的外部感觉器官,使这些知识成为儿童所能理解的东西,他还想教会他们辨别相同的和不同的事物,并正确地说出它们的名称。夸美纽斯揭示地理学基本知识的例子说明了他所提出的知识的初步性和使这些知识逐步复杂化的企图。

“学习地理学基本知识是在1周岁,当儿童能够认识自己的摇篮的时候……当儿童到了2岁和3岁时,儿童学习的地理学知识就是让他们认识自己所住的房间……3岁时,如果他们不仅能分辨和记住自己的房间,而且能分辨和记住正堂门、厨房、寝室,分辨和记住院子、马房、菜园、屋子等处和他们周围的东西,那么他们就扩大了自己的地理学知识。4岁时,他们在散步的时候就会认识沿着街到市场去,到邻居、舅舅、外婆和姑母家去的路。5岁和6岁时,他们应当牢固地记住并懂得什么是城市、乡村、田野、花园、森林、河流等。”[11]

夸美纽斯在把这些知识归结为科学名称并使它们系统化的时候,向家长们提出了一个正确的思想:通过这些初步的知识,他们为儿童一般的科学教育奠定了初步的基础,使儿童对系统地学习知识做好了准备。

另一类科学是年代学、历史学、经济学和政治学,它们给予儿童人文科学的知识。我们认为这些知识对于学前儿童来说是较难掌握的。

所谓初步的年代学就是最初步的时间概念:时、日、星期、月、年,以及春夏秋冬四季。初步的历史学就是要让儿童能记住昨天、今天和去年发生了什么事情。应该把过去的事情讲给儿童听,向他们提问题,有些东西儿童自己就能记住。

夸美纽斯把儿童天天看到的家务管理列入“经济学知识”这一术语中。在教育方面有价值的是夸美纽斯为了使儿童更好地掌握家务用品,建议根据年龄特征给儿童表现这些用品的玩具,如玩耍用的小家具、食具、家畜和小马车等。

夸美纽斯除了承认家长和教养员在儿童智力发展上的主导作用外,还指出了同伴和朋友的良好作用,他建议组织儿童有益的交往,在成人监督下游戏。

在《大教学论》里也好,在《母育学校》里也好,夸美纽斯都企图找出教学的本质,并且由此确定了这样的任务:教会儿童一切,并且要彻底,让他们能知、能行、能说。由此产生了三种活动:智力活动、言语活动和手的活动。他把在中世纪学校里传统地规定的科目—辩证法(争论和引证的艺术)、算术、几何学和音乐归为第一种活动。由于是年龄很小的儿童,辩证法只包括理解什么是问题、什么是回答,并善于直接回答问题。关于算术这里只包括在一定程度上能为学前儿童所接受的知识范围:“许多”“很少”的概念,数到20、60,偶数和奇数的概念,数的比较,10以内数的加法。在几何学方面要给儿童以长短、宽窄、粗细的概念。

夸美纽斯的重要原则之一是儿童学习事物和语言应同时进行。他建议利用近的、易明白的事物—儿童世界的事物,来发展儿童的智力和语言;一切都要让感官来感知,教一切事物都要通过对具体事物或者对其“代理者”的观察。儿童语言的发展是从1周岁开始的,夸美纽斯对儿童语言的发展予以极高的地位。他指出,语言是在儿童用本族语谈话的过程中形成的。夸美纽斯描述了发展语言的步骤,它包括有音节的言语和发音技巧的形成,以及在学习事物的基础上儿童词语的丰富。他要求使儿童的语言是清楚的、明白的,周围人们都能明了的语言。儿童应该在实践中掌握语言,即不是作为个别科目,而是在跟家长、教养员及同伴交往的过程中掌握的。教育儿童时经常采用的跟成人谈话、讲故事、唱有节奏的歌曲的活动,将引导他们对诗文作品的理解。在发展语言的问题上夸美纽斯是创始者,他的思想由裴斯泰洛齐向前发展了。

夸美纽斯把儿童活动的发展在自己的作品里专列了一章,列出了2~3岁儿童活动习惯的条目:跑、跳、转身、游戏、倒水、搬动东西、放置、举起、抛出、弯曲。所有这些都应允许儿童来做,有时要予以示范。4~6岁的儿童适宜做手工劳动和各种各样的建筑游戏,而6岁的儿童也可以做有体力劳动因素的活动,例如切、劈、建造、捆扎、解开。我们还看到夸美纽斯关于表现在音乐方面的艺术教育的思想。他的游戏的思想说明了他承认作为幼儿活动和教育手段的游戏的巨大作用。

以上就是在夸美纽斯的《母育学校》一书中的教育工作的多方面内容。母育学校中的教育应该建立在教学原则上,这些教学原则就是夸美纽斯根据儿童年龄所运用的一般原则。母育学校是教育和教学的第一个阶段,所有的材料都是按照年龄分配的。

夸美纽斯关于母育学校和初等学校之间的联系,关于儿童从家庭进入学校的顺序的思想是十分可贵的。例如他劝告儿童入学不应早于6岁。他很正确地认为,较年幼的儿童需要照顾,而这一点教师由于班上学生众多并不能保证做到。除此之外,在6岁时大脑的发育刚刚完成,在这之前不应该用系统的学习来增加儿童大脑的负担。说明儿童已经为入学准备好的标志如下:①儿童知道他应当在母育学校学习的一切东西;②他对所提出的问题能够集中注意力并加以思考,且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③能发现他对进一步受教育具有某种愿望。夸美纽斯给家长提出了如何使儿童对入学有所准备的有益的意见:若要使儿童对学校产生兴趣而不是害怕它,就要解释学习的益处,引起儿童对未来教师的热爱和信任,在儿童面前指出教师的知识和仁爱,培养儿童从事学校活动的能力。

在母育学校里,另一个原则—教学的直观性和具体性原则也充分地实现了。这里夸美纽斯并不限于视觉的直观性,而前进了一步:他把教学法建立在对事物的多方面的感受上,并利用了儿童活动的积极性。

照顾儿童年龄特征这一点非常突出。夸美纽斯不赞成在学前期按照固定的课程表来进行系统的教学,而提出必须根据儿童们发展的速度而使工作多样化,并且说,不但要教导“聪明的”儿童,而且要教导“愚蠢的”儿童。他认为儿童生活的整个过程都应当在成人的合理和积极的领导下,这一点很重要。他要求家长谨慎地、巧妙而耐心地对待儿童。夸美纽斯教导家长应当怎样照顾到学前期儿童的年龄特征,根据儿童日益强健的身体和天生的素质来教育他们,并且要关心儿童能否过着朝气蓬勃和愉快的儿童生活。重要的是,他劝告不单要依靠儿童的经验,而且要理解和指导他们的这种经验,并把它列入儿童的学习中。

最后,我们有必要指出夸美纽斯《母育学校》一书的历史意义。这本书阐明了儿童最早时期和学前期家庭教育的主要方面。夸美纽斯在这里宣布了儿童有快乐地和积极地活动的权利,他承认了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虽然当时还没有心理学这门科学,但他表现了对年龄特征及其特性的理解。

《母育学校》提出了明确规定了的教育工作的目的、任务、内容和方法的初步教育体系,这个教育体系是建立在作者本人的世界观和民主主义思想的基础上的。

夸美纽斯的观点被他的宗教信仰所限制,这一点特别反映在他所确定的教育任务和对儿童道德发展的理解上。受到历史时代的限制的还有一点,即夸美纽斯只研究了家庭教育问题,而没有研究公共教育问题。但是他的忠告是针对广泛家庭的,他谈到的是广大群众的儿童教育。因此,他奠定了培养母亲来进行深思熟虑的儿童教育的基础。

由于捷克的独立长期没有得到实现,夸美纽斯的《母育学校》一书的最初几版不是用捷克文出版的:1633年和1634年用德文出过两版,1636年用波兰文出过一版,1641年用英文出过一版,1657年用拉丁文在伟大斯拉夫教育家的阿姆斯特丹全集中出版过一次。从这儿可以看到,这本书在当时是闻名于世界的。但是后来它被遗忘了。只到19世纪后半期人们才又对夸美纽斯的著作有了兴趣。这一点可以用当年公共学前教育的发展来解释。这本书第一次用捷克文出版是在1858年,从那时候开始,它再版了好多次。《母育学校》用俄文出版了四次。

苏维埃学前教育学认为夸美纽斯的《母育学校》是宝贵的教育著作之一,并仔细地研究着它。对于我们来说,这部作品更有意义,因为它的作者属于斯拉夫民族的大家庭。我们的国家跟他的祖国是用友谊和思想统一这种牢固的、永恒的绳子联系起来的。因此,现在引起苏联学前工作者对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的重视,并使他们对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进行深刻的研究是特别重要的。

[1] 译自《学前教育》1957年第1期,原载《教育译报》1957年第5期,原文作者不详。

[2] 即先学前期。—译者注

[3] 夸美纽斯:《母育学校》,37、40页,教育出版社,1947。

[4] 夸美纽斯:《母育学校》,43页,教育出版社,1947。

[5] 夸美纽斯:《母育学校》,51页,教育出版社,1947。

[6] 夸美纽斯:《母育学校》,60页,教育出版社,1947。

[7] 夸美纽斯:《母育学校》,60页,教育出版社,1947。

[8] 夸美纽斯:《母育学校》,46页,教育出版社,1947。

[9] 夸美纽斯:《母育学校》,48页,教育出版社,1947。

[10] 夸美纽斯:《母育学校》,77页,教育出版社,1947。

[11] 夸美纽斯:《母育学校》,63~64页,教育出版社,1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