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唱歌作业的卫生(1 / 1)

教师还应该关心唱歌课的卫生。唱歌只有遵守了必要的卫生规则才能在教育和卫生方面达到目的。

组织得很好的唱歌课一般不会引起儿童和少年太大的疲劳。唱歌可发展嗓子和肺部。为了保护嗓子需要特别注意不要使它疲劳,要很谨慎地使用它,不使声带紧张。正如朗读一样,唱歌时嗓子的练习,中音部个别音的发音,使用有声共鸣器(高的和低的),正确地传送声音到空间去,以及嗓子的力量适合于房屋的容积等,具有很大的意义。开始唱歌时要用低噪音。以后学生按照练习的情况能逐渐增高嗓音,如果不遵守这个要求可能会发生声带过度紧张、咽喉疾病(喉头炎),甚至失去声音(失音症)。当咽喉稍有疾病,当声音稍哑时,应该停止唱歌直到它完全恢复。

唱歌的时候必须正确地调节呼吸并养成柔软的嗓音。正确的呼吸是唱歌的基础。每节唱歌课开始时最好练习正确呼吸。和在朗读时一样,在唱歌时也必须预防伤风和一切鼻喉部分的疾病。唱歌本身造成的疲劳比朗读要少。为了保护嗓子和预防“发声”的咽喉疾病,培养声带的自由的(很好的)音调是很重要的,这是专家即唱歌教师的事情。

在培养呼吸和嗓音方面校医也必须参加,他应当系统地观察儿童的声带状态,出席唱歌课。

冷天在户外唱歌是有害的,冬天时也不能在空气还没有暖和的房子里唱歌,同样不能刚唱完歌就立刻走到寒冷的空气中去。不遵守这些规则不但可能引起上呼吸道的疾病,还能引起支气管和肺的疾病。同样不能在太热的房间里唱歌。在满是灰尘的房间里唱歌也是有害的,唱歌时呼吸过程大为加强,很自然地,有灰尘的空气一旦进入呼吸道,就能刺激黏膜。应当考虑到,在多灰尘的空气中一般包含着大量致病细菌,也就是说在这种空气中唱歌容易发生传染病。无论如何不能刚收拾完房间就立刻唱歌。

最好在开始唱歌以前预先使房间很好地通风,留一定的时间使灰尘沉降下来,并使房间里的空气温暖起来。

在唱歌课上应该站着唱歌,因为坐着唱歌时胸腔和腹腔的内脏会受到压力,为了正确发音必须使胸腔和横隔膜自由活动。但是儿童站得久了,即使只站了15~20分钟就会疲劳。因此在唱歌课上必须组织一定的休息,这时候学生可以坐下来。

低年级的唱歌课最好分为两次(每次20~22分钟)。把这些课安排在不同的日子里,或者把它们和别的学科相结合,正如前文已经谈过的一样。经验证明,这种办法大大地减轻了儿童的疲劳并且有很好的教育效果。在低年级连续唱歌不应超过4分钟,而在高年级不超过8分钟。每一次唱歌练习后应该有休息。

在低年级进行唱歌练习时应当主要选择轻柔的歌曲。

乐谱应当举得高一些,使下颌不后缩,否则咽喉孔就被垂下的舌根盖住,这样就使唱歌过程遇到困难。太快地张开嘴对声带有害,因为它使血流充向声带。

在唱歌时任何使声带紧张的做法都是有害的。应当很温和地唱歌。假如在唱歌时学生的咽喉有紧张的感觉或有些疲劳,唱歌必须立刻停止。这些现象也可能发生在唱得过久或学生唱了对他的嗓子来说太高的音调的时候。

在性成熟时期要特别注意唱歌的卫生,在这个时期(14~16岁)少年的嗓子有很大的变化,男孩子比女孩子表现得更为突出。应当极小心地对待这个年龄时期少年的嗓子,因为唱歌负担过重嗓子会易受伤害。因此,在这几年里应当唱最容易的歌曲和练习曲,或用其他类型的音乐艺术来代替唱歌。这个时期可以培养正确的语音,进行呼吸的练习,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