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儿童书籍和学校教科书的卫生要求,是为了减轻看课文和插图的视觉过程的负担,从而减少在阅读书籍或教科书时视觉分析器的活动。
为了保护视力、便于阅读课文,并由此能很好地理解所读的教材,儿童书籍、学校教科书和教学用具的发行者要满足一系列关于纸张、印刷和它们的艺术装帧的卫生及印刷上的要求。
以细小的字体模糊地印刷在劣质的特别是反光的纸张上的儿童书籍、学校教科书和教学用具,很容易引起儿童和少年的疲劳,它是增加眼内压、视力减退和出现头痛现象的一个原因。装帧粗糙的书籍(封面不良,装订错误,等等)很容易被损坏和弄脏。
儿童书籍和学校教科书在卫生方面应当符合下列要求。它们应当保证儿童对课文和插图有正常的感受。根据上述意见,印刷符号(字母)的大小应当满足它们的主要细节能在很小的视角下可以被看见。字母和其他印刷符号应该有这样的大小:当书本(教科书)和眼睛的距离是30~40厘米时能够自由地、视力毫不紧张地阅读课本。字母和其他形象应该很明显地呈现在纸张的淡色的底子上,不需要把眼睛移近印刷的课文。对书籍和教科书的很重要的卫生要求是外部装帧要细致。这种装帧不但是为了能够长久地保存书籍,而且是为了培养整洁地使用它们的习惯。
为了使儿童书籍或是学校教科书符合上述的卫生要求,必须严格遵守在纸张、字形、排版、印刷方面的标准。
评价儿童书籍和学校教科书的纸张是根据它的颜色、表面和坚固性(反光率)等方面来进行的。纸张的颜色决定了所印刷的课文及其周围底色之间的某种对比,它在一种情况下为学生更好地感受所读的课文创造了条件,而在另一种情况下则增加了困难。儿童书籍和学校教科书的纸张应当是完全白的,只带有微微看得出来的淡黄色。不能采用彩色纸、灰色(即使稍带灰色)的纸,因为这就减低了所印刷的课文与其周围底色之间的对比,容易引起眼睛的疲劳,也就会很快地引起全身的疲劳。
纸的表面也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印刷得清楚和均匀与否是由纸的表面决定的。在粗糙的纸上字形会受木质的绒毛或破布的纤维的影响,这就大大地降低了印刷的清晰性。印在粗糙的纸上的教科书和儿童书籍在翻阅时容易被弄脏和损坏。因此用来印刷学校教科书和儿童书籍的纸张只能是平滑的,但是完全不反光的。学校教科书和儿童书籍的纸张应当避免有丝毫的反光。
字的大小和清晰性对于学校教科书和儿童书籍有很大的意义。字的高度不应少于1.75毫米,而主要的垂直的笔道的宽度不应少于0.25毫米。笔道之间的距离不应少于0.5毫米。除了识字课本外,一年级学生用的学校教科书和儿童书籍中的字的高度不应少于2.8毫米。按照奥·符·弗列罗夫的研究,在字母表中的字的高度(字母和数字)不应少于4.5毫米,并且头几页的字母表应该用较大号的字。这个要求是由于儿童开始学字母时很容易把轮廓相差无几的个别字母混淆,例如z、b、e、u、c。识字课本中的字母有了足够的大小,儿童就可能分清字母笔道的细节,也就容易把它们记住。中年级和高年级学生用的学校教科书可以采用高度为1.75毫米的字。学校教科书和儿童书籍的字形应该是轮廓简单、十分清楚的。使用损坏了的字形就不可避免地会引起印刷上的不清楚(图90),这就会妨碍对课文的视觉认识。
图90 印刷得清晰与不清晰的字母“e”的放大照片
在学校教科书中(特别是在低年级学生用的学校教科书中),同样地在儿童书籍中,不适宜采用斜体字,因为在斜体字中有许多外表上很相像、难于区别的字母(e、c、b)。斜体字一般用来标出个别词或句,使读者对它们集中注意。为了这个目的,也可以用粗体字来印刷字句,或者把字稀疏排印,就是使每个字母之间的距离比平常的字大,来代替斜体字。
学校的教科书和儿童书籍的印刷排版也应满足一定的卫生要求,因为它关系到对印刷课文视觉感受的清晰性。排版决定字母之间、词之间、行之间的距离和行的长度。每两个词之间的距离(词间空隙)不应当少于2毫米,或者至少不小于字的高度,因为词间空隙太小的课文会妨碍视觉感受并延长阅读的时间。行之间的距离(间隔)不应少于3毫米,否则在阅读时就会把一行课文跟上一行或下一行课文混淆,这也是对视觉感受很有妨碍的。
关于在学校教科书和儿童书籍中的行的长度,没有统一的观点。但无论如何可以肯定,行太长了,眼睛到行的中央及其两端的距离相差很大,这就在阅读一行字的过程中引起眼睛调节的变化,因而引起视觉分析器的疲劳。在学校教科书和儿童书籍中行的最大长度规定为117毫米,无论如何它不应超过120毫米。
在阅读得较慢的一、二年级学生用的学校教科书和儿童书籍中行太短了也不方便,因为需要频繁从一行换到另一行,这就引起大量字的转行和一个句子没有结束的现象,妨碍对课文的理解。60~80毫米长的短行只能适合于读得较快的人,而在学校教科书和儿童书籍中是不能采用的。
学校教科书和儿童书籍一定要有页边空白来保证印刷课文应有的明显的底面,以及在阅读时从一行转到另一行能有一定的歇息。对于刚开始阅读的儿童,页边也能帮助他们比较容易地找到下一行。
印刷的清晰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印刷颜料的色彩和浓度。颜料应该是黑色的,但不发光。除了图画及其他插画材料外,不能采用带色颜料来印刷学校教科书。
学校教科书和儿童书籍中的图画及插图应该十分清楚,应当只提供主要的、容易和迅速感受的细节。在教科书和儿童书籍中安排描绘自然界和历史事迹等的插图时,最好使它们带颜色,并且印刷必须十分清楚。
学校教科书一定要十分仔细地装订,并且要有结实的封面,这样就能使儿童和少年保持它们的清洁。应当竭力表扬儿童和少年用结实的包皮纸包上教科书,使它们更耐久地保存且保持清洁。
以前患过持久性传染病(如猩红热、白喉等疾病)的儿童使用过的学校教科书和书籍应当送入消毒室消毒,否则就必须把它们烧毁。如果儿童患的是不稳定性的传染病,如麻疹、百日咳、水痘等,他们用过的书籍就用不着消毒,只需要拿出去晾一晾。
对直观教具所提出的卫生要求不比对学校教科书和儿童书籍提出的少。所有说到关于学校教科书的纸张和印刷质量的一切都适用于直观教具。但是对后者提出了特别的补充的要求。在直观教具中所有的字母及其他印刷符号应该有这样的大小—能够在10米内自由地、视力毫不紧张地看到它们,并能阅读上面所写的东西。
在卫生方面,正确地使用直观教具在教育学前儿童和学龄初期儿童方面的作用是很大的。必须知道,在学前和学龄初期儿童的高级神经活动中直接的感觉和表象是占优势的。这些感觉和表象是他们周围环境中的事物和现象,其中也包括直观教具、图片等作用于他们的结果。所有这些看得见的事物和现象是第一信号系统的刺激物。
学龄期儿童,其中包括学龄初期儿童,在跟第一信号系统有机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显著地发展着第二信号系统。第一信号系统的刺激物要求被第二信号系统的刺激物强化。但是对于学龄初期的儿童来说,第二信号系统的刺激物,也就是词、教师的语言、书中印的课文、练习簿中的记录、思维的言语,也需要被第一信号系统的刺激物(具体的形象)强化。学习教材,并用直观教具来强化,同时加上教师的语言、教科书中印着的课文和练习簿中的记录等语言的作用,就可以巩固这些刺激物在学生大脑皮层上的作用,并且可以使他们更容易地掌握教材。
鉴于上述情况,在出版印刷或自己用手工方法制作直观教具时,必须严格遵守卫生要求。对它们的主要要求是:不但坐在前面的学生,而且坐在后面的学生也能看得清楚它们。在学生观察直观教具时,要尽可能地使他们的眼睛不紧张。如果教具的各部分从各个视角都能被看到,那么学生就能很清楚地视察到直观教具。写在直观教具上的字母的形状应该是简单且笔直的。字母的高度应不小于3.5厘米。
印刷和制作直观教具用的纸张应该是白的、平滑的,且是不发光的。如果以有色颜料来代替黑色颜料,由于印出来的文字(或是其他符号)和底纸之间的对比度减小,字就应该增大。应当避免采用彩色纸。如果在个别情况下不得不用彩色的背景来描绘用具的个别细节,那么字应当放大一些,图下面的说明应该还是用黑色印刷。直观教具上的各个细节应该被描绘得很清楚且有足够的大小。在一个教具上应该表示出最少的情节来。
制作地理和历史地图时应当用饱和度较小的颜色来着色。绘画、说明及其他印刷符号应当画在以前涂的色上。在地图上,一个说明与另一个说明的距离不应小于字母高度的两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