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培训制度的效率不仅是,甚至主要不是取决于师范院校的类型、学习年限,而是取决于师范教育的内容。
师范院校的教学内容包括普通教育和教育专业训练,以及学科的专业化。据此,教学计划一般由三类课程组成:普通教育科目、专业科目和教育科目。在不同的国家,这几类科目按学年的分配也不同。在法国的师范学校、美国的一些学院和综合大学里,普通教育科目集中在头两年。在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以及英国和日本的院校里,普通教育科目以各种方式与专业科目和教育科目相配合,均匀地安排在整个学习期间。教学计划规定,在每类科目内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
未来教师的普通教育训练
普通教育科目除了提高学生的一般教育水平外,还应当保证未来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主义国家培养教师时,通过党史、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共产主义课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这在教育训练中占重要地位。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的文献重视研究改进和加强师范院校马列主义理论的学习的问题。
资本主义国家要求包含在普通教育科目内的社会学科和社会政治课程对未来教师的政治教育起一定的作用。资本主义国家师范院校以各种配合方式讲授这样一些课程:历史、地理、社会学、法律、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思想史等。它们都是用官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来讲的。如美国师范学院的社会学科对社会发展给以资产阶级的、反马克思主义的解释,颂扬“美国生活方式”、美国的对外政策,歪曲其他民族,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历史和地理。
在意大利、西班牙、英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宗教在未来教师的道德政治教育中起一定的作用。宗教不仅在属于教会的学院里,而且在某些国立学院里是必修课,占总学时的10%。
普通教育科目包括外语和体育。在有的国家,师范学校和学院的普通教育科目几乎包括所有普通中学的课程。这对那些建立在不完全中学基础上、其任务包括使学生学完完全中等教育的师范院校(法国的师范学校,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师范学校)来说是理所当然的,而且是必要的。但是美国的师范学院也学习这些课程,尽管招的学生都是受过中等教育的。在美国不仅对师资培训制度,而且对高等学校来说也是很典型的一点是:在头两个年级,学生一般上普通教育课。这就可以补上由于教学实行选择性原则,某些中学毕业生因没有学习重要的普通教育课程而产生的知识上的空白。虽然英语在普通学校是必修课,但在它的讲授中有很大的缺点,所以美国的所有学院,不论其专业或系别,都要上英语课,从96个学时至224个学时不等。
当然,在师范学院讲授普通教育课程不仅为了消除学生知识上的空白,它的目的还在于在更高科学水平上给予学生各门学科的知识,扩大普通教育眼界。除英语和社会学科外,还有数学和生物,而在有的学院,生物物理学、地质学、天文学等都是必修课。
未来教师的专业训练
师范学院的专业科目经常与普通教育科目紧密联系,前者建立在后者的基础上,补充并发展后者。对未来教师来说,关于某个问题的渊博知识不仅是个人的精神财富,而且也是教育职业的专用工具。
小学教师必须掌握小学里教的所有学科的知识,尽管这些知识可以是不太深和不太广的。中学教师必须掌握一两门学科的知识,但这些知识按当前的要求应当是相当深的,具有当代科学发展的水平。师范院校的专业科目教学计划就是根据这一点制订的。
在培养小学教师的那些学院、专业、师范学校里,高年级专业课的教学计划包括所有小学的学科,常常就是那些在低年级时学过的普通教育科目,但是现在学得更深、更认真,与教学法配合起来学。
在把不完全中学的教师和小学教师放在一起培养的国家里,学生一般可以选择1~2门,有时甚至3门学科作为专业科目。这里把专业科目分得很细,专门培养中学科任教师的综合大学和高等师范院校把专业科目分得更细。这种选择的原则与教师的专业无关,因为它早已由选择的科系所决定。但是许多国家在系里保存了这个原则:学生不必学习所有与其专业有关的课程,而是要选学一些课程。相比之下,社会主义国家选修课的比重不大,选课制主要涉及专题课和专题讨论课,这与其说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教师专业训练水平,不如说是为了提高科学水平,发展科学兴趣和才能。许多资本主义国家高等学校由于选课制占优势,使学生常常在专业科目方面挑选过分狭窄的课程。这妨碍了广泛系统的科学教育,使未来教师的专业训练不完全,带有实用性。
教师专业训练中很复杂的问题是培训的专业面宽窄的问题。显然,从教师掌握其所教科目的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从解决学生负担过重的角度来看,最合理和有效的做法是培养只教一门课或相近课(国语和文学,物理和天文学,历史和社会学)的专业教师。但是有些客观情况迫使要培养能教2~3门课,有时甚至是4门课的科任教师。在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与人口的分布,与存在许多规模极小的农村学校、单班的初级中学有关,教师只教一门课则工作量不够。社会主义农村文化和经济的进一步改革、学校的合并和扩大使在不久的将来能够放弃这种培养科任教师的制度。
资本主义国家也存在规模极小的农村学校的现象。但那里还有要培养专业面宽教师的其他原因,主要是社会的而不是教育方面的原因。统治集团压制一般初级中学教学水平的倾向表现在创造出所谓的综合课上。如日本的初级中学在七至九年级教自然科学的综合课,包括生物、物理、化学、地质、天文学的片断知识。社会学课包括历史、地理、伦理、公民等课的内容。当然,能教这样一组课程的教师要有较宽的专业面,但实际上,师资的培训水平和教学水平都很低。必须培养专业面宽的教师也是因为教学计划包含的课程太多,学科分得太细。如果把美国所有中学的各种教学计划汇集起来,可以从中数出几百种中学高年级的极端狭窄和实用性的课程。
因此,不仅给小学而且给高级中学培养专业面宽的教师,在资本主义国家的条件下是和教育政策、普通学校教学内容的某些特点有关的。
未来教师的教育职业训练
所有国家培训教师的教育科目既包括理论部分,也包括实践部分。社会主义国家科目的理论部分,不论在中等还是在高等师范院校,包括一门或几门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学,教育史,各科教学法,以及心理学、教育学和各科教学法的专题课和专题讨论课。从教育学课中有时分出“专业导言”“教学论”“教育论”等作为独立的课,但基本上已形成了教育科学的严整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教育的马列主义哲学基础、对过去教育的历史经验的研究是与具体而实际地培训大学生从事教师工作结合起来的。
资本主义国家师资培训制度中的教育科目的一般特点是轻视教育理论,课程分得太细,重视实用性,广泛实行选课制。第一点在培养中学高年级的教师上表现得特别突出。法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的综合大学在教学计划中根本不设教育学课和各科教学法课,大多数系不设心理学课。法国的师范学校传统上是以良好的职业训练出名的,这里各门课的讲授都有很强的教育方向性,教育实习组织得很好。但即使在师范学校,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课也只占教学计划的9%~10%。在教育史课上只学习法国教育史,忽视其他国家的教育经验。
像日本和美国这样一些国家,教育课程分得非常细。如日本许多综合大学的小学教师培训系学习这样一些课程:初等教育原则,中等教育原则,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指导,学校管理,学校行政,社会教育,教育哲学,教育史,教育社会学,学校卫生学,教育评定,教育社会心理学,等等。其中只有3~5门是必修课,其他分成类,学生从每一类中只需选学一门。因此学生可以完全没学过教育史或教学内容问题就从师范院校毕业,这就不能不影响师资的培训质量。
在学习教育理论时广泛运用选课制使学生受到的师范教育不够系统、不够科学。不久前美国的许多综合大学和师范学院根本没有教育科目方面的必修课。例如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要求学生从10门心理学课程和10门教育课程中进行选择,学生从每一类中任选两门。近年来有些心理教育科目成为所有学生的必修课。
同时,在一些欧洲国家选课制加强了。在保留必修课的同时扩大了选修课的范围。
各科教学法是学生在高年级学习的课,与教育实习同时进行,并与它紧密联系。在中等师范学校,各科教学法是在低年级与专业课,甚至与普通教育课程的学习结合进行的。如法国的师范学校在三年级学习“算术及其讲授法”课。
改进师范教育内容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有关教育实习的问题,有关其性质、分量、时间长短、与理论课学习的相互关系等问题。
教育实习的分量在不同国家和不同类型的师范院校是不一样的。法国师范学校教育专业的两个高年级的实习总共20周,而在意大利的教师学院,学生在两年期间总共只有6周实习。英国的教育学院有12周实习。教育实习在美国的学院里占重要位置,虽然其分量在不同的学院是不同的。如在华盛顿州的一个教育学院,三年级学生就已经每周有几天上中学去;而到四年级教育实习占一学季,如果其效果不好,则在下一学季再重复进行。
综合大学学生—未来的中学教师的实习训练就少得多。设有教育系或师资培训部的综合大学,实习甚至总共才4~6周,虽然其一般的学习年限要比师范学院长。
资本主义国家的其他各系是根本没有教育实习的。不错,为了取得教师证书,毕业生应当通过一两年试用实习,但这个实习实质上已在教学过程范围以外,大学不对它进行指导。
社会主义国家采用各种方案组织教育实习。苏联的师范学院的教育实习被放在两个高年级进行,共14~15周。此外,学生在夏令营进行教育实习,在低年级时和中小学生组织社会教育活动。综合大学(在那些授以教师文凭的系)的教育实习占6~8周。在匈牙利,教育实习主要和理论课同时进行。在培养中学教师的综合大学里,学生在二年级进行心理实习(每周4小时),在学校从事少先队工作。大学生在三年级除继续这个工作外,还必须听5节课和参加5小时的班主任工作。五年级的大学生每周有12小时的实习,并在邻近学校实习3周。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实习也与理论课的学习配合进行。
实习的内容多种多样:从简单地观察学生、观察教师的工作、观察学校的整个工作方式,直至完全取代一个教师在一个班,甚至在几个班的工作。如在匈牙利,大学生在邻近学校实习3周期间,上课应当不少于40节。
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教师职业的一个特点是它比任何其他职业更需要系统提高业务水平,系统进行培训和再培训。一方面,科学的发展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科学知识,传授给自己学生的不是过去的而是当前科学发展阶段有代表性的东西。另一方面,人的个性发展过程在改进,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的方法、教学方法、教学的物质技术基础在改变。这些便要求教师不断更新他们的教育专业知识、技能,与不断发展着的教育科学同步前进。
在所有国家,教师的进修是一个尖锐的问题。各国都建立了进修中心、进修学院,制定了定期组织进修班的制度,加强了学校中的教学法工作。
由此函授教育制度问题被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国家,教师的函授教育制度在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新的教师队伍中起了重要作用,它帮助重新训练在旧制度下受过教育的教师,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是顺利实施文化革命的条件之一。当前函授制度面临的重要任务是授予一般小学教师高等教育。同时,由于教师队伍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教师中还有不少人不具备应有的业务水平,函授教育制度的工作对培养中学教师也具有重要意义。
函授教育制度、教师进修系统、常设的师范院校制度都面临着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师培养的质量问题。顺利解决这个问题能保证成功地培养出具有符合当前需要的专业面和业务水平的教师。
[1] 斯·阿·坦格扬:《发展中国家:教育与联合国教科文》,116页,莫斯科,1973。
[2] 《东方国家的教育和民族干部的培养》,63页,莫斯科,1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