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培训制度是为一定的国民教育制度服务的,因此它取决于教师所服务的学校类型,取决于学校的教学内容、教学原则和方法。
从历史上看,在剥削阶级社会的条件下,在国民教育中形成了两种决然分开并彼此对立的学校:为人民群众开设的死胡同式的初等学校和为上层社会开设的、直接通向高等教育的中学。与此相适应,师资培训也通过两种途径。初级的国民学校的教师由中等师范学校培养,建立在初级学校基础上,最多是在提高班、不完全中学的基础上。法国的师范学校、日本的教师讲修班等就是这一类学校。中学教师一般在综合大学,在专门的教育系或一般的系里(理科或文科)培养,一般系的毕业生有时受到少量专门的教育训练,有时根本没有。此外,还有专门的高等师范院校,如法国的高等师范学校。
在当代科技革命的条件下,社会对知识水平,对社会每个成员、每个普通工人的发展要求提得很高,使得义务教育的一般内容也很大地提高了。社会一切阶层要给自己的子女以广泛的教育的趋势开始占优势。如果在20世纪初许多国家还根本没有实施义务教育,或者义务教育仅限于3~4年,那现在义务教育已有8~10年,通常不仅包括小学,而且包括不完全中学。
一些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波兰、保加利亚)在社会主义改造前没有实施小学普及义务教育,在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则实施了小学义务教育、不完全中等义务教育,义务教育的年限不断增加,目前为8~10年。扩大义务教育的年限是全球性的趋势。这使得中、高年级学生数量增加,从而对这些年级教师的需求量也增加了。
在科技革命、科学发展的影响下,不仅义务教育年限改变了,教学内容也改变了;不仅在高年级,而且在低年级都增加了课程的数量,提高了教材的科学水平,开始广泛使用教学技术手段。教学内容和方法之所以能如此扩大和复杂,与学生迅速增加,学生不仅在学校而且从各种来源(广播、电视、报刊、电影)获得知识这些现象是联系着的。也不能不考虑到现在学生家长的文化水平比过去的家长提高了。所有这些最终归结为,要求现在的教师对所教的科目具有更深的科学知识,受过多方面的专业教学法训练,包括做少年和高年级学生的工作。这些同样提出了师资培训组织要适应当代需要的问题。
当前在师资培训制度中可以看到有三种主要方向:培养小学教师;培养初级中学或“中间”学校教师(七至九年级,12~15岁);培养传授完全中等教育的高级中学教师。
培养小学教师
大多数国家是在中等师范学校或“半高等”的师范院校(师范学校、师范学院)培养小学教师。这些师范院校首先在学习年限的长短上和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上有差别。
可以有条件地把有中等师范教育的国家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亚、非、拉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的师范学校大多建立在小学的基础上,学习年限为2~7年。学习年限上如此大的差别说明学校本身不同的性质。墨西哥、巴西的六、七年制的师范学校实质上是一种把普通教育和职业师范教育结合起来的中学;至于说尼日利亚的两年制师范学校,它建立在小学基础上,并仅仅为小学的两个低年级培养教师,实际上接近于短训班,是一种临时的类型,是由于特殊情况、本民族的教师干部配备上的困难引起的。但发展中国家也有建立在不完全中学基础上的师范学校。它们的学习年限一般不太长:阿富汗三年制,加纳和伊朗两年制,摩洛哥一年制。
第二类国家的小学教师是由以不完全中学为基础的中等师范学校培养的,这是一些西欧拉丁语系的国家(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以及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瑞典、挪威、丹麦)和澳大利亚。一般这是四年制的所谓师范学校(西班牙除外,那里是两年制的)。在这些经济文化发达的国家里,如法国、比利时、瑞典等,师资培训制度保持在较低的普通教育水平(如不完全中学),在一定程度上是旧时代的残余,但传统的习惯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这一点。师范学校制度在100多年以前形成,有自己的稳固的基础、干部、工作作风和传统。此外,在四年的教学过程中有两年用于普通教育,这就引导部分青年在义务教育结束后不走通向高等学校的道路,因而有助于保持统治阶级对高等教育的垄断。
建立在不完全中学基础上的四年制中等师范学校在一些社会主义国家还存在(如罗马尼亚)。但社会主义国家这种学校的过去和未来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不同。在社会主义形成阶段建立的师范学校在实施普及小学教育、达到全民识字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这类学校的数量减少了,或正在转为在完全中学基础上的两年制学校。师范学校逐步让位于高等师范学院。此外,在师范学校学习的学生并不被剥夺上高等师范学院及综合大学的机会。
许多发达国家都有提高小学教师培养水平的趋势。如在英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美国、日本,培养小学教师的师范院校早就转为以普通中等教育为基础,并逐步延长了学习年限。这种转变最普遍的途径是建立以中学为基础的两年制初级学院。据资本主义国家的官方统计,这种学院属于高等学校,但当然,它们不可能用两年的时间进行高等教育,只是“半高等”学校。实际上它们与以中学为基础的那些师范学校、学院没有什么差别。但两年的学习时间显然不能符合对培养小学教师提出的要求,因此在一些国家学习将年限增加到3~4年。英国两年制教育学院从1961年开始增加了1年,目前正逐步转为四年制。四年制的教育学院的数量增加缓慢,因为在缺少教师的条件下这个计划实施起来很困难。
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有延长小学教师的培养年限和逐步使这些学校接近高等教育的情况。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这种趋势表现为高等师范学校(开始是两年制,后来是三年制)与综合大学在组织上的接近与结合。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各州,这种接近采取不同的形式:师范学校成为综合大学的系或专业、分校,或多或少保留了一定的自治。有时这种结合纯属形式,并不促进师范学校培养水平的提高。
社会主义国家(匈牙利、波兰、捷克)是在综合大学三年制的教育系培养小学教师的,但也提出了时间不够的问题,特别是考虑到未来的小学教师也应当专于一门学科,以便使他们能在义务学校的高年级(六至九年级)讲课。
苏联的师资培训制度最彻底而明显地反映了为未来的小学教师建立完全的高等教育的趋势,正在逐步实行在师范学院设立四年制的培养小学教师的系。
四年的学习时间,与其他各系有平等地位,可以使用学院的科学教育干部的力量,这一切就使小学教师的培养真正提高到高等学校的水平。
苏联正在计划把小学教师的培养完全转到高等学校。由于目前大部分小学教师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所以规定他们要通过师范学院的函授或夜校来获得这种教育。
培养完全中学的教师
对于培养中学高年级教师的问题,解决的情况是比较稳定和明确的。这些年级按学科进行教学,高等学校要求考生有良好的水平,这一切使所有发达国家,不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都只在高等学校培养这个阶段的教师。
但这里也有两种培养途径—综合大学和高等师范学校(师范学院、教育学院等)。第一种途径在大多数国家是传统性的,综合大学毕业生在教学科目方面、在科学(他们以后将在中学讲授这门科学的基础知识)方面受到较好的训练;但同时综合大学毕业生一般在教学法上、教育专业方面训练不够,对到中学工作的心理上的准备不足。高等师范学校(师范学院)的毕业生与综合大学的毕业生相比,在教学科目上所受的科学训练较少,但在处理教育专业问题上要强得多。
一些国家对哪一种制度(综合大学还是师范学院)最优越的问题经常展开讨论,做了改进这两种制度、消除各自缺点的探索。当然,这些改进大多数涉及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和大纲、教育实习的性质和分量,但对教师培养本身也做了一些修改,以消除现有的矛盾。
如在法国,大多数中学教师是通过综合大学培养的(高等师范学校的学生数很少),所以规定了以下程序来培养具有综合大学教育程度的教师。综合大学的学程本身不授予毕业生在中学教书的权利。愿意当中学教师的综合大学毕业生要通过竞争性考试,并要经过一年的试用期,在有经验的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学。这种试用期纯粹是实践性的,教育科目的理论学习在试用期中只占很少分量。试用期结束,候补教师要上考查课,并通过考试。只有通过这些考试,而有时还要经过竞争,根据对试用者在学校工作所做的鉴定,他们才有权当中学教师。
在法国综合大学的某些系,教育职业的确定是在二年级以后。愿当教师的大学生进入附设在综合大学的师资培训学院。但是这些学院培训大学生的内容和性质与其他系几乎没有差别。大学生先结束其大学课程,然后通过一年的试用期。这种学院的特点是,在整个学习期间学生领取津贴,为此在毕业后必须在中学工作10年。师资培训学院的招生也要通过竞争。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综合大学和高等师范学校也有同样的试用期制度。
美国综合大学培养教师有其特点,这是与高等教育的多阶段性有关的。美国没有培养教师的统一制度,也没有国民教育的统一制度。不但是在不同的州,就是在同一个州的范围内也存在着各种培养中学教师的学校。这种培训是在四年制的教育学院、文学院,五年制的综合大学,多科性学院进行,在那里大学生在头两年受到普通教育训练,后两年在大学部学习。在有些综合大学,部分学生在大学学院经过两年的普通教育后,转入设在大学里的两年制师范学院。需要指出,在许多学院、综合大学、师范学校里,除了培养中学高年级教师的部以外,还有培养小学教师的部。有时这种专业化是在一个部的范围内实施的。但这并不是说在美国的条件下师资培训制度失去了阶级性,和社会主义国家一样是统一的。如果在法国,为人民大众培养教师和为上层社会的学校培养教师在本身制度中、在师范院校的本身类型中(一个在师范学校,一个在综合大学)就已经显示出它们的决然不同,那美国高等师范教育的阶级性不在于类型之间的差别,而在于各个院校之间的差别。有的综合大学和学院是有特权的,具有很高的威望,但要付极高的学费,这就对经济条件不好的考生关上了大门;有的则是很小的,没有名的,虽然学费不高,但教学组织得很差。在这样的条件下,又没有毕业生的计划分配,到小学去(特别是农村边远地区)的必然是那些最差的教师。
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学高年级教师的培养既在综合大学的一般系(文科和理科),也在师范学院进行。未来的教师不论在哪种情况都能在专业学科和心理教育学科方面受到良好的训练,并能进行各种教备实习。
发展中国家极度缺少教师,补充中学教师的重要来源是派遣学生出国学习。至于说自己的师范院校和综合大学的类型,它们主要是仿效过去宗主国高等学校的模式,或选择与社会主义国家高等学校相同的发展道路。
培养不完全中学的教师
培养不完全中学或初级中学教师的制度是最复杂和不同的。这种学校一般包括五至七年级或七至十年级。
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民教育制度中,正是这类学校是社会矛盾最复杂的焦点,这里展开着激烈的教育领域的阶级斗争。正是在这一阶段,统治阶级企图把本国年青一代的生活道路分开,保证自己的后代能进入高等学校、走向知识顶峰的通道,而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限制在符合现代技术和经济增长的要求,但又不足以在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知识的水平上。
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的不是一类,而是几类不完全中学和初级中学,它们在教学水平、教学方法、生活方式等方面都不同。这些类型学校的教师也按不同方式培养。这一点在英国的师资培训制度中反映得最明显。文法学校(数量不多的学生,主要是社会上层的代表,在通过了“11岁考试”后进入的学校)和其他高级中学一样,其教师主要在综合大学培养。现代学校,即一般的死胡同式的学校,其教师的培养则和小学教师一样,虽然他们要进行分科教学并要教育12~16岁的少年。
法国的情况也相仿:14岁的国立中学学生由综合大学毕业生教,而14岁的普通市立中学或小学提高班的学生则由师范学校的毕业生教。
在某些资本主义国家,如日本、美国,有统一类型的初级中学。这些国家的小学教师和不完全中学的教师一般是在同样的专业、系、学院中培养。毕业生获得为在小学工作所必要的训练以后,专攻一两门学科,以便有权在高年级讲授这些学科。当然,这样的条件造成负担过重,以致既不能培养好小学教师,也不能培养好不完全中学的教师。同时,除了一般的初级中学外,还有私立的、设备良好的、学费昂贵的学校。这些学校教师的工资很高,因而可以选择受过综合大学教育、有良好业务水平的教师。
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不完全中学的教师培养水平低引起了进步力量的不满,要求各级学校的教师都在高等学校培养的呼声愈来愈高涨。
社会主义国家培养中年级教师的问题是按另一种方式来解决的。这里起作用的是社会主义国民教育的基本原则,即学校统一的原则,因而中学的中年级是和高年级有机联系着的,因此,对不完全中学的教师(有时唱歌、图画、体育教师除外)和中学高年级教师是同样地培养的。这一点在苏联、保加利亚、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实施得最彻底。捷克和匈牙利还保存着这样的制度,即未来的小学教师同时获得在统一义务学校的高年级(六至九年级)讲授一两门课的训练。今后中学所有年级的科任教师都将在高等学校培养。
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的高等和中等师范学校都是国家机构,或属于地方权力机关—市政府和省政府(日本、美国除外)。英国大多数学院,法国所有的师范学校都是国立的。日本的76所国立综合大学中有54所设有教育系或师资培训系。同时在300所私立综合大学中(不算最大的私立早稻田大学)总共有10个体育系和2~3个不大的教育专业。师范教育的国家性,一方面是由于教师起着国家对年青一代、对人民群众施加影响的传导者的特殊作用;另一方面是由于师范学院、师范学校的学生队伍主要是靠社会上民主性较强的、经济条件差的那部分人来补充,这就不能规定昂贵的学费,也就限制了利用教育作为一种做生意的手段和发财致富的来源的私立院校的可能性。
教会和其他宗教组织在建立师范院校中起了不小的作用。它们拥有许多私立学校。英国157所教育学院中有119所属于国民教育机关,其他属于教会组织。意大利有一半以上的教师学院属于天主教会。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师范学校是国立的,但它们按学生属于天主教或基督教而分开,而这些学校的领导问题要取得相应的宗教当局的同意。
法国师范学校的全体学生,英国教育学院的大部分学生的食宿都免费,为此他们必须至少在学校工作10年。这一点显然吸引考生,引起竞争。统计表明,法国的师范学校每年每4个考生竞争1个位置。英国和法国的师范院校提供大学生宿舍,不仅是为了吸引足够数量的学生和使毕业生固定在学校工作,也是为了对学生施加经常的教育影响。此外,英国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住宿院校的传统制度。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学院和师范学校既有男女分校教学,也有混合教学。法国法律规定,每一个省应当有一所男子师范学校、一所女子师范学校。由于所有发达国家的普通学校教师大多数是女性,所以女生在相应师范院校的学生中占大多数。英国157所教育学院中有18所是男校,16所是男女合校,其他都是女校。日本培养小学教师和初级中学教师的初级学院的学生中有80%是女生。
培养教师的师范院校不大。英国的教育学院一般有150~250名学生,法国的师范学校平均不到200人。私立的师范院校更小。如意大利在1970年每个国立的教师学院平均有600名学生,而每个私立学院平均为150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