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温家宝总理对《小学生学习报》给予了赞誉并题词:“报办得生动活泼,孩子们的文章写得真切朴实。我希望《小学生学习报》越办越好,成为孩子们了解世界的一扇窗户,成为启迪孩子们思想的一颗智慧之星。谨通过贵报向孩子们问好。”
一份小报,一份面向全国少年儿童的报纸,不但受到了广大小学生及家长的喜爱,更受到了温总理的高度赞誉和亲切勉励,这在我国传媒界还是唯一的,可见这份报纸对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实施素质教育的贡献。
作为一名老教育工作者,我很想知道,在当今很多大众媒体服务意识淡薄、传媒市场过度商业化、伪劣传媒产品坑害少年儿童的环境中,《小学生学习报》是如何不受利欲驱使,全心全意为少年儿童服务,为少年儿童送去精美的精神食粮、优秀文化知识营养的,她又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又是如何成长的……
当我看到《小学生学习报》品牌打造的有关材料后,我被这份小报为少年儿童所做的有益工作、贡献,为童媒品牌打造所做的有益尝试所感动。
现代社会的少年儿童,被越来越多、越来越现代化的儿童传媒包围着。现代社会少儿的多媒体阅读和全媒体阅读,像空气、水、牛奶、面包一样,是当今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必需品,在少年儿童的人格成长、精神发育、知识培育等方面开始逐渐超越学校和家庭等传统途径,成为学校、家庭之外的第二教育系统,可以说,儿童传媒已经是少年儿童成长的第三任老师。故此,越来越多的专家认为,媒体是少年儿童成长的第二课堂。而且随着新媒介的融合与普及,媒介在教育上将进一步边缘化家庭教育,并且逐步冲击学校的权威地位。
在任何文明社会中,一个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一个人从自然人变成社会人、文化人、知识人、智能人,离不开三个环境、三任老师。
第一个环境是家庭,第一任老师是父母。
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环境,是他们成长的起点和摇篮。从教育这个角度看,家庭就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而父母理所当然地就是少年儿童成长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举一动,对孩子来说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尤其是品德教育、素养教育,是伴随着孩子一生的终身教育,其所特有的天然性、亲子沟通的情感性、潜移默化的渗透性都深刻地影响着孩子的身心成长,留下终身的烙印。
第二个环境是幼儿园、学校,第二任老师是教师。
学校教育是集体教育、系统教育、标准化教育、正规教育、共性教育和和谐教育。学校教育是现代社会孩子成长发展最重要的阶段,是长知识、长身体,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奠基阶段。教师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老师和学生面对面地交流,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的楷模。
第三个环境就是“无孔不入,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社会环境和现代传媒,第三任老师有些是无形的,有些则是通过媒体而显现的。现代传媒的多媒体阅读或全媒体阅读就是一个没有老师名分的老师。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化的发展,现代传媒教育成了一种最丰富的、最海量的集大成教育,成了一种最自由、最快乐、最便捷、最生动的互动教育。多媒体阅读,这个无形的老师,成了最全才、最平等的老师。这第三个环境和第三任老师,正在成为现代社会最强势的环境和最强势的老师。
教育报刊媒介是教育的知识供应链、价值链、生命链和信息纽带,有着特殊的地位和相对独立的意义。从本质上说,教育报刊媒介是人类教育活动和教育行为赖以实现的中介。而少儿传媒更是沟通少年儿童教育、文化、教养形成与成长的桥梁。一份好的少儿传媒就是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精神食粮,能给少年儿童带去成长的精神、文化营养。所以,国家、学校、社会、家长对少儿传媒的建设、发行和选择都非常重视。
胡锦涛总书记就指出:“要增强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感,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实施精品战略,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在这方面,《小学生学习报》做了有益的探索,并做出了贡献。在此,我乐为《小学生学习报》鼓与呼。
[1] 原载《小学教学(语文版)》,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