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工作者,听到中共中央发布《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我感到无比鼓舞和责任重大。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里的科学也包含了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固然是发展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但是科学技术是中性的,它可以促进生产,造福人类,也可以制造破坏环境、残害人类的武器。只有科学技术和哲学社会科学相结合,才能使科学技术真正促进社会的进步,给人类带来幸福。自然科学是求真的,哲学社会科学包括人文科学是求善、求美的,是培养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的结合,能使人类进入真善美的境界。当然,这是理想的未来社会,现在还做不到。但是我们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共产党人,我们的理想就是共产主义,就是要追求真善美的世界。
人的发展也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教育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教育是把儿童从一个自然人培养成一个社会人,使他能够担负起社会赋予他即赋予每个社会成员的责任,共同来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的成长是有规律可循的,教育也是有规律的。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现状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教育科学作为人的发展的一门科学,它是哲学社会科学群体中的一员,需要繁荣和发展。特别是现代教育,它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的。现代教育的一切决策和行为都不能像传统教育那样,凭借传统的经验来决策。教育是关系到二亿三千万儿童青少年成长的大事,如果以终身教育的理念来看教育的话,它关系到全国十三亿公民。只有科学的决策才能使我国的教育健康地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中的其他学科相比还比较落后。我们深感教育理论工作者的责任重大。目前的状况是教育理论落后于教育发展的实际。我们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针,克服理论脱离实际的状况,走出书斋,走进学校,研究教育改革中的实际问题,提出科学的见解,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化和发展。同时需要端正学风,克服急于求成的浮躁情绪,要甘于坐冷板凳,坚持几年、几十年,一定会有成效。教育人才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我们要坚持调查研究,深入实践,开展实验研究,取得经验,提升理论。教育科学的发展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创新。要在教育观念、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方法上实行教育创新,当前特别要研究阻碍教育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学术繁荣需要百家争鸣,要提倡不同意见的争论,反对把学术问题政治化,真理越争越明。当前教育界争鸣的风气不够浓厚,学术批评的风气尚未形成。希望今后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为契机,使教育理论界生动活泼起来,形成百鸟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
2004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