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装备是教育的重要要素,教育现代化不可缺少现代化教育装备。
教育过程一般有教师、学生和教育环境几个要素,其中教育环境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教育装备是教育手段的重要内容,所以,教育要素中少不了装备。
从教育的发展历程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手段越来越先进,教育内容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手段的进步不断丰富拓展。原始教育方式是一对一的口耳相传,教育要素主要是教师和学生。孔子施教的时代,只能是老师讲学生听用心记,连课本都没有。随着造纸、印刷、手工业制造等技术的发明与运用,人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运用了课本、粉笔、黑板等工具手段。工业革命之后,形成了班级授课、分学科课程,其中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教育技术和教育装备的出现与运用。以我自己的学习经历为例,就能说明教学设备对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的影响。我上中学的时候,正逢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我就读的学校被炸,所有教学仪器设备都被损坏,无法开设任何教学实验内容,都是在黑板上画实验,教师讲实验。我生长在农村,没见过汽车,连自行车也很少见,对物理课讲到的汽车拐弯产生离心力、向心力没有直观认识,难以理解。现在一下子就懂了,因为自己对骑自行车拐弯有感受。化学就更不用说了,这个物质加那个物质,发生反应,会有颜色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因为没有实验设备,看不见实际现象,无法理解。我中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学得特别不好,充分说明实验设备、教育装备对教育教学的重要作用。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互联网等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教育发展,教育装备的作用更加凸显。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彻底改变了整个教育环境。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多样了,教学活动不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从各种媒体获得知识。教育内容的范围扩大了,教师讲课的资料、学生学习的内容,不再受课本、教参、复习资料等纸质资源的限制,师生可以按照学生兴趣、特定背景等因素广泛选择。师生关系也变了,教师不是唯一的知识载体,也不再是知识的权威,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设计者、指导者、帮助者,是与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
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信息化装备的应用会引起一场教育革命。信息化装备在满足个性化学习要求方面,有很大优势。教育教学从古代到现代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原始的教育和早期的学校教育还属于个别教育,由于没有教学手段,只能采取个别口授方式。文艺复兴以后,进入了工业化时代,学校有了黑板等常规设备,具备了实施集体教学的基本条件,出现了课堂教学,从个别教学发展到集体教学。古代的教育不分学科,主要讲经典。工业革命以后,特别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后,仪器、设备、工具、材料设计的研究生产能力迅速提高,成为物理、化学、生物、艺术、体育等学科教育深化发展的支撑和推手。进入信息化社会后,教育装备越来越先进,信息化教育装备的优势就是可以为每一个人提供适合的教育,可以为每一个人设计个人学习所需要的环境条件,能够满足个性化教育的需要。从教育教学发展历程来看,其间已经有不少次变革,从个别教学,到集体教学,再到课堂教学,现在又要返回到个性化的教学。
我认为,普通常规教育装备也好,现代信息化教育装备也好,都是现代教育教学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
二、教育装备发展也改变了教育,我们应进一步认识信息化教育装备的优势和特点。
现在很多老师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是,会用电脑了,会做课件了,会上网了。但我认为,教师对信息化所带来的教育变革的认识仍然不清楚。课件、电子白板,可以代替黑板,使教学内容更形象、更生动、更丰富,这仅仅是信息化装备的浅层次应用,是对教育信息化的浅层次认识。对信息化装备优势和特点的认识与应用,特别是互联网的认识与应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是个性化。信息化装备提供了大量丰富的学习资源,每个学生通过互联网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难度,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信息化装备可以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为每个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方案。
第二是互动性。“互联网+教育”不是简单地做一个课件,让学生看一看。现在有的教师使用课件只是黑板搬家,没有真正发挥信息化装备的作用。信息化装备的重要作用在于互联互通互动,通过信息技术达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在互联网上讨论问题,扩大学习的空间,丰富学习的方式。现在信息化装备的互动性在各级各类教育中体现得还不够,远程教育的应用也不理想,仅仅是课堂搬家,将课件放到网上,将优质课放到网上,让学生学习,对于学生是否听懂了,没有反馈,这样就失去了互联网的优势。对教师培训也是上网看课件,但是对于老师听课的时候,有什么反应,听懂了没有,没有互动,起不到互动的作用。互联网很大的优势就是互动性,要充分利用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等网络平台,互通互联,实现互动,教师将课件放网上,让学生不断地学习,有问题可以互相讨论,这个目前还有很多没有做到,还用得不够。
第三是开放性。资源开放是互联网的特点和优势。过去课堂教学资源是封闭的,封闭在教材里,封闭在教师的授课里,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现在教师的授课内容资源可以开放,在开放的空间选择和设计教学活动;教师的教学案例可以开放,与其他教师共享。目前教师普遍还未认识到这一点,没有认识到开放对于教学的意义与作用。同样,学生的学习资源也是开放的,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找到很多授课教师不一定会讲到的资料,丰富学生的认知。当然,开放还包括国际性,即我国教育与其他国家教育的互联互通,借鉴和使用国际上先进的课程;开放也具有探索性,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运用信息化装备,在开放的环境下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切实有效应用信息化装备,能够使整个人才培养模式发生很大的变化。我们现在还没有完全做到,中小学人才的培养模式还没有转变。在大学里,也是教师讲的多,学生自己探索的少。
三、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人,教育装备的发展应该始终坚持为育人服务。
探究教育与装备的关系,还应落实在教育的本质这个问题上。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人,所以教育装备应该以培养人为目的,而不能为了装备而装备,教育装备要为育人服务。党的十八大提出育人目标是立德树人,教育装备要按照实现教育目标的要求而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的核心是“双基”教育,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那时候对教育装备的要求比较简单,主要是说明现象、解释原理、训练技能,常规装备就可以满足。进入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育目标,对教育装备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的教育装备要跟随实现这样的目标来设置。现在党和国家强调核心素养的培养,要立德树人,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健康高尚的社会情趣。装备也要随着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要注重教育装备的人性化,要更好地加以利用。
对教育信息化,我提出“器、技、气”三个字的关系。一是“器”,即器具,就是信息化装备具有工具属性。在教学过程中,过去使用台式电脑,现在课堂上出现了平板电脑,将来可能发展到使用手机或其他设备,器具在不断发展变化,这是教育装备研发、配备等部门应该跟进研究的。二是“技”,即技术,就是教师要掌握运用装备的技术。要对先进的信息化装备有深刻全面的认识,会熟练地使用信息化装备。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使信息化装备发挥应有的作用。三是“气”,即神气,就是信息化装备的配备与使用要有人文精神。我们不能绝对地依靠信息化装备,它毕竟只是教学的一个辅助手段。有人讲,互联网时代,在网上就能学习,学校将消失,教师职业也将消失。我认为这种观点不正确,一个人走向社会就需要学会与别人沟通,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幼儿园和中小学校是一个孩子、一个学生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在那里学习如何走向社会,在那里逐步适应社会,所以学校不可能消失。如果学校消失,孩子就只是家庭里的个人,缺失了社会化的机会。教师职业也不可能消失,教师不仅教书,还要育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不可缺少的。所以,使用信息化装备不能缺少人的因素,学习过程不能变成只是学生与机器的对话,要重视人与人的对话,重视人与人的交流,机器永远不能代替教师。
信息化装备也会带来一些负面作用。有人利用互联网传播一些不良信息、从事一些违法活动等,这需要教师指导学生收集、利用、处理、应用有益的信息,防范不良信息。有人提出,上课用课件,不再需要黑板了。我不赞成教师45分钟都用课件讲课,我认为应该保留黑板,教师在黑板上写一写、画一画,比课件更能吸引学生。教学活动是发展变化的过程,其中会出现许多不同于教学预设的现象和问题,这时,特别需要教师在黑板上写一写、画一画,这样对学生会有更好的启发性。我们要避免对信息化装备的误用,应强调正确应用信息化装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装备也会不断变化,并且教育装备的创新发展会影响到教育的改变。前面说过,以前基础教育的核心是“双基教育”,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三维目标”,现在提出了个性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这些都是具体培养目标的改变。将新技术应用于教育装备产品,出现了数字化数据采集系统、3D打印机等仪器设备,实现了传统教育装备无法实现的功能。现在这样的仪器设备在学校中很普遍,很多小学都有。正是由于3D打印机等新教育装备的功能特点是有利于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支持学生自己设计和完成探究活动,实现个性化学习,使得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方面的目标,更加具体,不断深入,这是教育装备技术发展所引起的变化。教育总目标是立德树人,具体目标会随着技术发展、装备发展、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而有所变化。万变不离其宗,教育装备一定要为育人服务,要按照教育目标的方向发展,为培养人才服务。
教育装备发展不仅仅关注教学领域,还应拓展为关注整个校园,关注全面育人所需的环境条件。我们可以利用装备做很多事,如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健康,为其配备适切的设备;现在国家提倡校园足球,但许多学校没有足够大的场地,如何利用小场地,培养学生对足球的兴趣,等等,这都是装备需要研究的。
教育装备不能只重视发展现代信息化仪器设备,常规设备不能少,试管、烧杯这些仪器设备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还要使用。有人讲,化学物理实验可以虚拟化,可以在网上做。这是不行的,这样怎么能培养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任何创造发明都要落实到基本的劳动技能上。如果连烧杯都不会用,钳子都不会用,怎么能培养创新人才?所以,教育装备应该与信息技术、常规技术同时发展,互相补充,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种教育装备的作用。
2016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