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她学习了许多东西[1](1 / 1)

卢乐山先生是我国教育界的老前辈,我是她的晚辈,虽然无缘成为她的学生,但我们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共事四十多年,我直接或间接地向她学习了许多东西。

幼儿教育是人生最重要的一段教育,我国古代人民是很重视幼儿教育的,有许多幼儿教育读本说明了这个问题,例如,《小儿语》《弟子规》《幼学琼林》。虽然内容不免有封建思想,但重视幼儿教育的精神是可嘉的。而且有些内容今天仍有价值,例如,《小儿语》一书分四言、六言、杂言三章,教育幼童须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言行;又如《幼学琼林》内容丰富,有天文地理各种常识。现代人更重视早期教育,“从零岁开始”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是如何进行科学的幼儿教育,却不是所有父母都知道的。幼儿教育可以分为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两部分。幼儿园的学前教育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发展也很快,但还没有被纳入义务教育范围,而不少发达国家已经把学前教育的最后两年纳入义务教育。我相信,经济发达以后,在财力许可条件下,我国迟早也会把它纳入义务教育的。而我国对幼儿家庭教育却关注得不够,没有机构来指导。许多父母不懂幼儿成长发展规律,不会用正确的教育方法,从而影响了儿童后来的发展,这是很令人担忧的。

卢乐山先生早年就认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青年时代就投身于幼儿教育事业,在幼稚园工作多年,有丰富的经验;后来又领导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教研室的工作,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学前教育工作者,为学前教育的学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卢先生对于学前教育学术造诣甚深,尤其是对蒙台梭利的理论有深入的研究,可以说是她较早地把蒙氏理论较详细地介绍到了中国。

卢先生为人谦和,胸怀宽厚,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积极响应祖国号召,毅然舍弃国外优越的条件回到祖国,为新中国的幼儿教育艰苦奋斗,实在令人钦佩。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卢先生已年逾花甲,但她仍然抓住大好时机,笔耕不已,关心学前教育,关心家庭教育,活跃在幼儿教育的舞台上。

[1] 原载《群言》,200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