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当前我国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儿童缺乏童趣,这样不利于儿童的发展。去年国家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对人才培养体制进行深入改革,提出要“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国许多中小学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实验。青岛实验小学前任校长杨屹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展了“情趣教学”的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无独有偶,江阴澄江小学也开展了“情趣教学”的实验。我介绍他们到青岛去学习。他们真的去了,交流了经验,虚心向青岛学习。回到江阴,他们继续开展实验,并有所创新。
情趣教学,有效改变了课堂教学学生被动学习、枯燥沉闷、兴味索然的现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情趣教学的理念是建立在“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这个理论基础上的。关于“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这个命题,我在1980年就提出来了。当时有过一段时间的争论,现在已经被广大教师所接受。但如何在教学中实现,可以有多种多样的方式。李吉林创造的情境教育、倪谷音等开展的愉快教育、杨屹开展的情趣教育,无一能离得开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这个命题。当前全国都在推进素质教育。要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上好每一节课,使每一个学生喜欢学、愿意学、自己会学、愉快地学。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能够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江阴澄江小学有见于此,在“十一五”期间,由时敏校长领衔,申报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重点课题“构建小学情趣课堂的实践研究”。他们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在小学课堂教学主阵地上研究如何使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富有情趣,探索实现情趣课堂的操作路径,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的目的,从而优化课堂学习,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
他们经过三年的探索,积累了不少经验,现在汇聚成书。全书分为四篇:第一篇追寻了情趣课堂的本义,阐述了情趣课堂的内涵和特征—情趣课堂是重“情”、含“趣”、蕴“智”、溢“美”的课堂,并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开展情趣课堂教学的可行性和科学性。第二篇总结了情趣课堂的几个典型的教学策略:蕴含“真”的生活策略、触发“情”的情感策略、挖掘“美”的艺术策略和激活“思”的创造策略。第三篇结合学科特色总结了各学科的情趣教学模式,主要为情趣作文、生活数学、**英语、情趣绘画、情趣体育。第四篇从学校管理层面阐述了若干条管理与研究的策略。最后整理了情趣教育一路走来的历史。
这本书丰富了情趣教学的实践,提升了情趣教学的理念,密切结合该校教学的实际,有血有肉,有可读性。这本书不仅是本校老师的经验总结,也可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广大教师从中能够得到某种启发,大家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
澄江小学是我的母校,他们要我写几句话,是为序。
2011年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