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打招呼透露出的秘密(1 / 1)

FBI微表情 许大鹏 1137 字 29天前

打招呼在汉语词典中有着两层意思。第一,是指就某件事情或者某个问题事先通知、提醒或关照他人;第二,是指人们在见面的时候相互致意、问候。在本小节中,主要讲的就是第二层含义。打招呼是社交礼仪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代表着一次礼貌**谈的开始。在大多数情况下,打招呼都是人与人见面之后说的第一句话,它包括了对对方的称呼以及惯用的日常用语。FBI认为,从一个人向他人打招呼所使用的方式,能看出这个人身上的很多“东西”,而心理状态就是这些“东西”中的一种。

比如说,生活中有的人会在向他人打招呼的时候,使用“某某部长早”“某某局长早”“某某先生你好”等带有头衔的打招呼方式,这说明打招呼双方之间的关系是很一般的,他们之间的称呼很官方化,客套的成分居多,而且打招呼双方之间的心理距离很大。这种打招呼方式,也从侧面透露出打招呼双方之间的身份存在一定差异,一般是同级或者上下级的同事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在需要与他人打招呼的时候,都会选择使用“你好”来作为彼此见面后的第一交流语言。FBI认为,如果行为人在使用“你好”的时候,反应略显迟钝,那就意味着,这种人的性格比较冷静,有时也会为人死板且不易变通,在工作中勤恳努力,但是不容易做出成果。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也是大多数人所选择使用的方式之一。如果行为人在约会的场景中很迟钝地向对方问好,那就意味着,他对本次约会的期待度很低,或者对和自己约会的对象不感兴趣。

有的人在讲话的时候,会选择用“喂”来作为彼此间见面之后的第一交流语言。经常使用这种打招呼方式的人,性格一般都是比较活泼、乐观、积极的,他们不仅很好相处,还非常值得作为朋友交往。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也经常被年轻人所使用,从侧面显示了年轻人身上所具备的朝气和活力。FBI认为,经常使用“喂”来打招呼的人,通常心理素质较好,能承受一定的压力和打击,并且这种人在处理事情的时候表现得较为机敏,是办理一些危险性事情的最佳人选。

有些人在与他人见面的时候,会选择使用“嗨”来作为彼此见面之后的第一交流语言。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在生活中经常使用这种打招呼方式的人通常是性格腼腆、容易害羞的人,他们在与人相处的时候敏感而又小心,但是对待朋友却又非常热心,在感情方面,他们往往多愁善感,很容易感情用事。FBI认为,这种人在面对一些困难的时候,很容易不知所措,并产生一定程度的恐惧或者焦虑情绪。在案件审讯的过程中,FBI就经常选择这种人作为突破口,通过向他们施加适当压力,来获取对案件侦破有利的重要信息。

“见到你很高兴”也是生活中常见的打招呼用语之一,被很多人选择成为彼此间见面之后的第一交流语言。经常这样向他人打招呼的人,通常是一个热心、开朗的人,他们乐于帮助别人,但是却热衷于幻想,喜欢做白日梦。“最近怎样?”的这种问候方式通常不会在第一时间说出,但是它的出现,也代表了讲出这句话的人是非常自信的,他们在生活中多表现得很积极乐观。而且他们对自己当前所处的状态或者生活环境很满意,所以,他们在与他人交谈的时候,才会下意识地询问他人的生活状况(下意识的行为不具备讽刺或者幸灾乐祸的含义),以此来吸引他人的注意。

有的人在第一次与他人见面或者偶遇他人的时候,会这样打招呼:“你就是某某啊?听说你很厉害是吗?”这种打招呼的方式带有明显的敌意和蔑视,是很容易引起他人厌恶的。经常使用这种打招呼方式的人,素质都较为低下,而且是一个没头脑的人。因为这种**裸的带有蔑视性的打招呼用语,很容易引起他人的警觉和反感。在生活中,我们不宜与这种人有过多交往。和这种打招呼方式相反的,是使用“您”或者“阁下”等类似尊称来称呼他人,这样的打招呼方式很容易博得他人的好感。比如在见面的时候说:“您是某某先生吗?”对方一定会很乐意与我们交谈一会的。

FBI认为,生活中还有六种打招呼的方式,也透露出了行为人不同的心理信息。第一,行为人在与对方打招呼的同时,做出拍打对方肩膀的动作。这种动作的出现,可能是行为人的身份或者地位高于另一方,也可能是行为人试图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告诉另一方,自己是不惧怕他的,并且,行为人还想在对方的内心中形成自己处于优势地位的印象,以此逼迫对方在接下来的沟通中,处于心理弱势地位。值得注意的是,生活中比较要好的朋友在见面的时候,也会下意识地做出拍打对方肩膀的动作。

FBI认为,在生活中从不与他人主动打招呼的人,通常有性格孤僻倾向或者自视过高。有的人即便是在朋友或者同事迎面走来的时候,也不会向对方主动打招呼致意,这种人在工作或者学习中,通常都是处在只身孤影、离群索居的状态。

FBI认为,在打招呼的时候,有的人会不看对方的眼睛,而是将目光移向他处。这种人通常性格较为怯懦,有很强的自卑感,所以在生活中总是表现出一副唯唯诺诺、犹豫不定的样子。但是,如果女孩子在面对异性的时候,做出了这样的打招呼动作,那很可能是因为她对对方心存好感,内心中羞涩的情绪迫使她做出这样的动作。

有的人在打招呼的时候还会做出后退几步的动作,这种特殊的打招呼动作,乍一看好像是很有礼貌的谦让性动作,但却同时传递出一种拒绝、躲避的意思。FBI认为,如果行为人在打招呼的时候做出了有意后退的动作,那很可能是因为他们的内心中产生了警戒心理,对另一方有所顾忌,或者内心中产生了恐惧情绪,想通过这种让渡空间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对方的尊重,以便于进行接下来的交流。FBI建议,在生活中,我们尽量不要在打招呼的时候做出向后退的动作,实在要做,也应该在握手之后再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