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是人手臂前端的一部分,是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段。它由五根手指和手掌组成,是人类抓握东西的重要器官。手是使人具备高度智慧的三大重要器官之一,它和使人感受到三维空间的眼睛、能够处理手眼传来信息的大脑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是大自然创造出的最完美工具。
FBI称,人类的手可以充分表达感情。人类的手指是十分灵敏的,它可以感觉到振幅只有0.00002mm的振动。在生活中,我们也习惯了在说话的同时加上手势,以此来让自己的表述更生动,有时甚至会直接用手势传递感情、思想,因为很多时候,手势动作比言语更有渗透力和感染力。不仅如此,在说话的同时做手势还有助于人的思考、表达和记忆。而且大脑中控制手的皮层区域,其面积达到了大脑总皮层的1/4,即使是一个简单的手部动作,都会使大脑皮层出现特别强的兴奋。由此可见,观察一个人的手势变化,往往可以及时捕捉到他发出的各种信息,所以说,手部动作也可以直接反映出一个人的感情和欲望。
生活中常见的手部动作不胜枚举,在这里,我们主要列举一些带有特殊含义的手部动作。举例来说,在交谈或者面试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人做出搓手这个动作,实际上,这个动作不仅仅代表行为人有可能是怕冷,更多时候还是在表达他内心的期待,期待某些事情可以达到他的预期目的或者取得成功,比如,希望自己的表现令面试官满意、自己可以通过面试等。
但同时,搓手也有其他特殊含义。比如,如果行为人在面对挑战的时候急速搓动手掌,就代表着他的内心是急迫的,他希望能够马上接受挑战;而如果行为人在面对困难和抉择的时候慢慢匀速地搓手掌,就说明行为人正在仔细考虑胜败得失,内心正处在犹豫不定的情况中。比如,当我们提交策划方案的时候,观察到老板在看完方案之后快速地搓了两下手掌,那么我们就可以推测,老板对这个策划方案比较满意。但是如果老板看完方案之后是慢慢地搓动手掌,那么就表明,我们的方案被否决的可能性很大。
背手也是一种特殊的手部动作。通常情况下,背手表示自信,因为这种动作将我们人体的胸腔和腹部全部暴露在他人的视野中,这是不设防的动作,做出这种动作的行为人,是不认为有其他人或者其他因素可以威胁到自己的,这表达出行为人有着强烈的自信心。在我国文化中,背手还有着特殊的含义,因为这种动作常是政治家惯用的姿势,他们认为这种动作代表着权威。在有些人的思维里,这种将手束缚起来的动作还意味着工作会由其他人来完成,而自己只负责指挥,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领导、干部、高管等人常常使用这种手势。
事实上,背手还有其他含义,比如在情侣约会的时候,如果一方将自己的双手背在背后,并将自己的身子向前微微倾斜,那么就说明,这场约会或者约会的另一方让行为人感到十分欢喜又有些羞怯,他既迫切地希望对方喜爱自己,又害怕自己不被对方所喜爱或者喜爱的程度不如自己浓烈,所以会将自己的手隐藏在背后,以此来隐藏自己的小动作和紧张心情。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这种羞怯的动作中带有紧张情绪,但这种紧张情绪并不强烈。
在生活交际中,如果我们观察到行为人不仅将双手背在背后,还用一只手紧紧抓住另一只手的手腕或者手臂,那么就表示,行为人正处在十分紧张的情绪中,这种不自觉的背手姿势,是为了控制自己的紧张情绪,并借着束缚自己的身体来稳定这种紧张情绪。在这种束缚性的背手姿势里,手握的位置越高,表明行为人内心的情绪越紧张。
在生活中,人们还会在尴尬的时候将手放在脑后,但是如果行为人同时做出了双腿向前伸、身子向后仰的动作,那么就表示,行为人的内心实际是处在轻松氛围中的;而如果行为人并没有同时做出伸腿、仰身的动作,而是双眼紧紧盯着刺激源,那么就表示,刺激信息已经让行为人产生了戒备心理,行为人此刻正处在审视和戒备中。
如果我们看到,有人在交谈中双手不断地触碰身边的东西,那么行为人此时很可能处在以下两种状态之中:第一,我们所谈论的内容或者是行为人最近所遭遇以及可能遭遇的事情,让行为人的内心产生了不安、紧张;第二,行为人在交流中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其他事物身上,因此,行为人对我们当前所讲的话题并不感兴趣,他正处在心不在焉的状态中。
如果行为人在谈话或者谈判中,屡次做出一手握拳、与另一手相抵,并用没握拳的手指敲打握拳的手背这一动作,那么就表示他正在思考。如果这种动作变化成用没握拳的手掌拍击握紧的拳头,那就表示,对方的内心中已经产生了拒绝的情绪。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及时转移话题或者更改谈判条件。而如果对方慢慢将双手摊放在桌面上,那么就表示,我们目前所讨论的话题或者提出的条件是被对方所接受的。
在生活交际中,我们还经常见到另外一种手部姿势——行为人将自己的双手插进口袋中。在天气不是很冷的情况下,不管行为人是将自己的双手插在上衣口袋中还是下衣裤袋中,都表示行为人持有戒备心,不愿意暴露自己的真实心理变化,也或者是行为人有某种不可告人的秘密需要隐藏。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动作都是不信任对方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