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悲伤(1 / 1)

FBI微表情 许大鹏 1594 字 29天前

悲伤是一种负面基础情绪,通常是由分离、丧失、失败引起的情绪反应。FBI研究发现,悲伤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负面情绪,是人类所有情绪中持续时间最久的,同时也是人类所有情绪中唯一一个放任身体能量流失的情绪,而其他情绪都会调用身体能量用于肢体消耗。FBI同时发现,程度严重的悲伤情绪非常容易导致人心理的崩溃。

FBI经过多次的调查实验,发现了决定情绪持续时间长短的关键因素,是事件对个体的重要程度。而悲伤作为人类持续时间最长的情绪,其引发事件通常都和当事人有着重大关系,比如亲友逝去、爱人离开、失业,或者人生中的一些其他重大事故等。正是由于这些事情引起的后果很严重,需要更长时间来疗愈,因此,悲伤情绪才会长时间萦绕在当事人心中。

FBI研究发现,悲伤情绪包含沮丧、失望、气馁、意志消沉、孤独、孤立等体验,一旦这些情绪体验达到临界点——即超出当事人的承受极限——人体就会自动启动减压机制。因此人在产生悲伤情绪的时候,通常会伴有哭泣的行为,而这种行为其实是一种心理保护措施,因为哭泣可以使紧张情绪得以释放,从而起到缓解心理压力的作用。FBI通过对不同人群的调查发现,在人们痛快地哭过之后,自我感觉都会比哭之前好许多,就连健康状态都有所好转。而进一步的研究也发现,人如果压抑情绪,身体会产生一些有害的生物活性成分,哭泣过后,这种成分和情绪强度都会降低至少40%。由此可见,人在悲伤的时候如果能够尽情地痛哭一场,不仅会让心情好很多,还可以起到排毒养颜的美容功效。

虽然悲伤情绪本身带有保护机制,但是较强程度的悲伤依然会对人的心理以及生理造成严重危害。强烈程度的悲伤不仅会让人体会到更多的负面体验,还会因为持续时间过长等原因导致当事人产生临床性的抑郁症,同时也会损害当事人的身体健康,削弱人体的免疫功能,严重者还会患上消化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癌症等心因性疾病,最严重的悲伤情绪甚至会影响人体的生理机能,从而导致个体的猝死。

按理来说,悲伤情绪应该是一种人人避之不及的负面心理情绪,因为能引起它产生的事情中没有一件是有利的、积极的,但FBI同时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有很多人会故意激发自己的悲伤情绪,而这些人多以青少年和女性为主。他们非常喜爱那些带有悲伤韵味的句子,认为那种悲伤的情绪体验对自己有特别的吸引力,有些人甚至还会沉迷在悲伤的情绪中无法自拔。我们应该知道,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因为长时间沉浸在悲伤的环境中,只会给我们带来严重的负面后果。所以,我们在产生悲伤情绪后,应该及时进行自我调节,以保证自己健康的生活质量。

FBI研究发现,虽然痛哭是人类最饱满的代表悲伤情绪的面部表情,但是有人通常会因为某些外界压力而抑制自己的悲伤情绪,不让它以哭泣的形式表现出来;与此同时,另外一些人则会有意识地做出痛哭的表情,以此来换取某些回报。比如在一场追悼会上,所有前来追悼的人都会表现出悲伤的样子,但有些人是真的悲伤,有些人却只是走个过场,他会通过伪装表情做出悲伤的样子,是假悲伤。因此,如果需要分辨哪些人是真的流露出悲伤情绪,哪些人是在伪装悲伤,我们就得借助FBI对悲伤情绪的微表情的研究成果来做鉴别了。

FBI通过对比实验发现,尽管人们的悲伤表情形式多样,但是只要是真的因为悲伤而引发的表情,一定会具备如下特征:双眉不同程度地皱起,眉毛整体下压,眉头轻微向上,眉形在1/3处扭曲。如果一个人真实产生了悲伤情绪,那么不管他怎么掩饰,都隐藏不了下压的眉毛;反之,如果他根本没有产生悲伤情绪,那不管他如何大声痛哭、声嘶力竭,眉毛也做不出下压的动作。

FBI不仅可以通过悲伤的微表情,来判断当事人是否真的产生了悲伤情绪,还可以通过经验来判断一个人的哭泣是否真的来源于他们的内心。这方面的案例有很多,现举一个FBI通过观察假哭泣微表情捕获外国间谍的案例。

玛丽是一名来自伦敦的女士,在美国洛杉矶已经定居7年了,她虽然和美国当地的一个男人结了婚,但是并没有自己的孩子。无奈之下,夫妻二人只好去孤儿院领养了一个6岁小女孩。在小女孩刚刚过完7岁生日这天,玛丽家发生了一次让人意想不到的重大事故:玛丽的丈夫和他们刚领养的小女孩一起失踪了。于是,玛丽向美国警方报了案,遗憾的是,警方一直没能破获该案。玛丽的邻居森都是玛丽的好友,他同时还有另一个身份——FBI情报人员,他的这层身份是保密的,就连他的家人都不知道。玛丽一家出事的时候,森都在外办事,并不在家。当森都回到家里的时候,玛丽找到森都,向他倾诉自己的痛苦。最初森都很同情玛丽,想方设法地安慰她,可是在倾听玛丽哭诉的过程中,森都突然意识到,玛丽在叙述如此悲惨遭遇的时候,竟依然保持着平稳的呼吸。虽然她表面上嘶声痛哭、眼泪不断,看上去很让人心疼,但是她吐字异常清晰,对整件悲惨遭遇的叙述很有条理。这些异常状况立马引起了森都的怀疑,根据森都多年的情报搜集经验,人在真正悲伤痛哭的时候会伴有很严重的喘息症状,而玛丽的表现明显疑点众多。送走玛丽之后,森都开始怀疑玛丽的丈夫和女儿是否已遇害,并开始着手调查。

森都第一个调查的对象就是玛丽,尽管他和玛丽既是邻居也是好友,但玛丽的异常表现让森都不得不怀疑她。经过一周的缜密调查后,森都在玛丽家的后花园发现了玛丽的丈夫及女儿的尸体,他们被巧妙地掩埋在花园下面,如果森都不是有着多年情报搜集经验的FBI特工,他也根本不可能找到。这让森都更加怀疑玛丽,一个平日里性情温和的家庭妇女杀人藏尸已经让人感到匪夷所思了,而且她还能将尸体藏得如此巧妙,以至于外人很难发现,这就更加可疑了。于是森都没有轻举妄动,只是将自己掌握的情报都汇报给了FBI总部。总部认为,玛丽很有可能是外国的特工,于是对其展开了24小时全天候的严密监控。在经过了长达一个季度的调查取证之后,FBI终于掌握了玛丽与其组织秘密盗取美国机密的证据,最终将玛丽和她的同伙成功抓捕。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没有悲伤情绪是无法做出真正哭泣的表情的,即使伪装得如何形似,也总会露出一些蛛丝马迹,从而被别人察觉。

FBI还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及时发现并调节自己的悲伤情绪,以防该情绪对自己以及周围的人产生负面效果。他们认为,只有及时调节悲伤情绪,才能避免当事人“走进”心理不健康状态,才能对人们的生活起到积极作用。

FBI对如何排解悲伤情绪做出了以下建议:他们认为,人在遭遇挫折或者伤心悲痛的时候,应该找一个年长的智者,或者自己信赖的善解人意的人,向他倾诉自己的不幸,让他们给我们分析出引起悲伤的原因,给我们出谋划策,帮助我们走出悲伤。或者,也可以找一个让自己放松的地方,比如自己的卧室或者无人的操场大哭一场,把内心中的不快、压抑、悲伤等情绪全部发泄出来。等到哭完了再来想一想事情的始末,或许那些之前引起我们悲伤情绪的事情有可能就被淡化了。

FBI认为,写作也可以缓解悲伤。我们可以把令自己不开心的事情以写日记的方式详细地写在纸上,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发泄悲伤情绪,并且起到转移注意力的效果。还可以去看一场自己喜欢的电影,吃自己爱吃的食物,以最让自己感到舒服的姿势躺一会儿,让自己美美地睡一觉,或者给自己亲密的朋友打个电话,听听他们的建议,让他们安慰你,这样也可以很好地缓解悲伤情绪。

FBI认为,学会提升自身的认知水平也可以很好地缓解悲伤情绪。在这个大千世界中,我们不了解、不认同的事情太多了,我们既无法全然了解人性,也无法全然了解欲望,甚至连我们自己都无法真正了解。所以我们这一生注定会经历太多太多的痛苦与悲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多阅读一些书籍,多看一些人生语录、历史名言、人生哲言等,充分给自己的心灵“充电”,当很多自己本来不懂的事情现在洞悉到其本质之后,我们的内心也会随之安宁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