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切忌“先入为主”
我们与不相识的人初次见面时,对方首先给我们留下印象的一般总是外貌。外貌(包括长相如何、风度怎样等)似乎决定着第一印象的好坏。他人给我们留下的第一印象是相当深刻的。但是,我们认识人不能只停留在第一印象上。第一印象只是对一个人的认识的起点,而绝不是终点。因为它毕竟是建立在信息不足、尤其是反映内心本质的信息不足的基础上的,因而具有一定程度的表面性和片面性,有时还会有虚假性。并且,第一印象也常常受我们的生活经验、我们个人的好恶倾向所左右。须知,生活中,人是可以改变的。所以我们应该努力看得更深刻一点。
第一印象基本上是由直觉得出的。我们对直觉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直觉往往最纯净、最不被掩饰,但是它也往往是最简单、最肤浅的。因此,不要光凭直觉,除非受过专门的训练,已达到老练的侦探或者渊博的心理学家那样的水平。记住:全然听信“第一印象”是幼稚的,甚至是危险的。应当去验证它。如果后来所观察到的事实与第一印象不符,就应尊重事实,去除先入之见。
不了解事实真相,就不可能明智地思考问题。有些人并不逃避思考,可是在分析问题时,总喜欢像猎犬追捕猎物似的一个劲儿地捕捉那些足以能够说明其先入为主的观点和事实,而对其他情况不屑一顾。他们只对那些说明其行为正确性的事实感兴趣。
有人常根据听到或知道的关于他人的情况,在未与其见过面时就做出判断,他们甚至在与其见面后,怀疑或无视自己的判断,以符合原来的结论。
先入之见使人不可能有真正的洞察力,必须努力克服。克服先入为主的最好方法,是把感情和事实严格区分开来,努力做到对事实做客观、公正和全面的分析与判断。
(2)只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
我国有句老话说“看人挑担不吃力”。仔细琢磨这句话,可以感到回味无穷,启发不少。
有时候,我们常常百思不得其解,“这个人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只要你在内心假设处在此人那样的位置和情况,你会怎样做,就会明白此人的行为了。你也许会发觉,你也不得不和此人曾经做过的一样,甚至还不如此人。
“设身处地”,这不仅有益于搞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了解别人的最简单的一个方法。
A当小科员时,常常在背后议论科长无能,“一件小事也要考虑再三”、“优柔寡断”,宣称如果有朝一日能“掌权执政”将如何如何,大有扭转乾坤的气势。事有凑巧,不久A果然“上马施政”,结果大半年下来也不过如此而已。A深有感触地说:“看人挑担不吃力。现在才知道办一件事是多么难啊!看来前任科长不是优柔寡断而实在是身不由己,何况在那样的情况下还做了许多事,真是不简单啊!”
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有助于更加深入地认识一个人。
(3)不保持适当的距离
西方有这样一句谚语,说出了一个很平常但又深刻的道理:“英雄的妻子,不知道自己的丈夫是英雄。”
事实常是这样,对于朝夕相伴的人,一方面非常熟悉,闭上眼就能说上十几条特点;但另一方面,对其特点也容易漠然视之,有什么新变化、新发展,也常常不注意了。
要深入了解一个人,就应该长时间与其接触。但是,这又会造成习惯上的错误,有许多问题反而难以觉察,因为“脸挨着脸,就看不见脸”。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人恰如其分而正确的理解无须经过长期的、过分亲密的熟悉。在时间长短、密切程度和恰如其分的认识等参数之间,最有可能存在曲线关系。更准确地使人们彼此相互理解,必须有某种最适合的时间和适度的密切程度。
这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如有一方面不合适,就会限制有关的必要信息,与此同时,长时期的过于密切地相处,很可能歪曲相互理解的准确性,给对方凭空抹上许多色彩,或过高地估计了对方。要知道,“情人眼里出西施”。两个互相很要好的人,彼此在内心留下的都是对方美好的形象。这对于认识一个人是不利的。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熟知并非真知”。
因此,在与一个人的结识时间不过长、关系不过密时头脑最冷静客观,这时对于正确地认识此人是最适合的。
(4)不敢进行大胆猜测
要认识、判断一个人,不妨先根据此人留给我们的最初形象来进行分类,假设就是这么一种类型的人;然后,再在实际生活中逐步去有意识地观察,看看是否符合我们的假设。如果全部符合,此人就是我们原来假定的那种人;如果全部不符合,此人就是另外一种类型的人;如果部分符合,此人就是具有这种类型的人的某些特征,一般这种情况最多见。这样,至少有助于我们的认识。
大数学家高斯曾说过:“如果没有某种大胆放肆的猜测,一般是不可能有知识的进展的。”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
当然,运用这种方法,首要条件是已具有了认识人的丰富的知识,而且还应注意不要落入定式心理的陷阱,用先入为主的框架套人。分类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与事实是否相符。要灵活,而不要偏执、死板。
记住,我们仅仅是假设。
(5)不用比较的方法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认识人也是这样。见的人多了,就会自然而然地感觉到张三与李四的差别,李四与王五的不同了。
比较,是我们认识周围世界和思考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比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一个买鱼的人说“现在鱼真贵”。所以认为鱼贵,是和过去相比,过去几角钱一斤的鱼,现在几元钱一斤。又如,“今天天气真好”,这总是和过去有几天不好对比而言的。我们也时常这么说:“老张家的两个儿子长得挺相像,可老大老实,老二滑头。”“老李的两个女儿都长得水灵灵的,不过小女儿比大女儿更漂亮。”说某人聪明、漂亮、高尚,或者愚蠢、难看、卑劣,都是和别人对比而言的。
可以说,心理比较是人们普遍的心理状态,没有比较是不可能的,问题在于怎么比。如对比的方法正确,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如果只有横向视野,没有纵向视野,或者只看近不看远,就会由此产生各种错觉、猜疑和误会。
比较是一个好方法。它对于认识人,分辨出人们之间的微小差异是有很大帮助的。
(6)不以偏见识人
正确地认识一个人之所以极其困难和复杂,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感情对于我们的理性的干扰和影响,使我们常常迷失方向,走向歧路。
当我们认定某人是好人时,其一切就都变成好的了;当我们认定某人是坏人时,其一切就都又变成坏的了,甚至以前做的好事也被说成“别有企图”。感情,统治着人的内心,神秘而无所不在,有时甚至可怕。
培根说:“情感以无数的、而且有时是觉察不到的方式来渲染和感染人的理智。”《圣经·诗篇》中说,一个人情感激动时,“虽有耳朵,却听不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见,认识上的局限、感情上的偏爱。人们不会轻易就达到互相了解,即使有最美好的意愿和最善良的目的。而如果当偏见蒙住了人的眼睛,想要去除是相当艰难的。无论是证据、常识还是理性,都对偏见望而生畏。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只有跳出感情的圈子,摆脱利益的束缚,心平气和地去观察了解一个人,才会有更清楚的认识。
(7)不看他周围的人
认识一个人还有一个很简便的方法,即只要看看环绕着这个人的经常是些什么人就行了。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们总是喜欢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也总是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一个喜静、乐于思考、性格内向的人,一般不会喜欢与大吵大嚷、轻浮、外向的人交往了,一个行为主动、办事沉着的人也一般不会喜欢一个行为被动消极、办事急躁慌张的人。由于各种原因,有时人们会结交与自己截然相反或者反差很大的人为友做伴,但只要仔细分辨一下,真正从内心喜欢的,还是和自己相似的人。
同时,长期的、稳定密切的人际关系,会使交往双方在某些行为准则、性格特点、价值取向等方面变得相近或者相同起来。所以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8)以貌取人
人们长期以来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好人必定是身高体壮、眉清目秀;而坏人则总是形容猥琐、獐头鼠目的。
其实,人的相貌之好坏,与其内在素质之优劣,并非都是成正比的。据说大圣人孔子满脸是毛,相貌不佳;周公又瘦又小,像干枯的树桩。但他们都功业卓著,名垂千古,使后人仰慕不已。而桀和纣,尽管长得英俊高大,是当时天下有名的美男子,但结果却遗臭万年。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如果仅以相貌来判断人,最终会失误的。唐朝的安禄山,长得肥胖,肚子很大,一副忠厚的样子。一次唐玄宗问他:“你这肚子里都装些什么玩意儿?”安禄山答道:“我的肚子里装的只有对你老人家的赤胆忠心,别的什么也没有。”唐玄宗听了心花怒放,对安禄山越发信任。可后来,安禄山却兴兵作乱。
(9)不进行独立的思考
倾听别人的意见固然是很重要的,但听过之后,自己还要再思考。当确信自己的观察、认识是正确时,就决不可轻易地被别人的言论所左右,即使100个人当中有99个人唱反调也要坚持下去。
不过,要注意的是,不要被偏见、成见束缚而固执己见。如何把握好这个分寸,全在于自己是否冷静、公正、客观。尤其是年轻人,思想依赖性大,往往容易怀疑自己的直观感觉,又容易受到外来意识的影响,轻易地动摇自己正确的判断和见解。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评价标准,这是客观事实,也是很正常的。
因此,成见不可有,定见不可无。应记住:眼睛比耳朵更可靠,但是如果不运用自己的头脑进行认真的思考,那么,眼睛看得再多,耳朵听得再多,也是毫无益处的。
(10)做极端的判断
有的人这样写道,“人,乃是宇宙间最错综、最完全的事物:融怜悯、友善、坚韧、顽强、智慧、高尚于一身;集自尊、自私、懒散、贪婪、愚昧、卑俗于一体。”确实,一个人的性格是多方面的,只不过一个突出的侧面掩饰了其他的侧面。
人都存在着自我矛盾,有时为爱国热情所燃烧,似乎贡献生命也在所不辞;有时却心灰意懒,想躲进深山老林以遁世……
不要强求吧!这就是人。在现实生活中,2乘2往往不等于4。因此,不要做极端的判断。作为社会的人,其心灵世界是极其复杂、极其丰富的,不可能是单一色的。高尔基在他的长篇小说《三人》里,曾经借主人公伊利亚的口说过这样的话:“如果一个人是坏的,也还有好的地方;如果一个人是好的,也还有坏的地方。我们的灵魂是多色的,随便什么人都是如此。”
假如你喜欢十全十美的标准人物,那么文艺作品也许能满足你,但是在你的一生中恐怕永远也不会遇到这样的人。人若要达到完善、完美,还需经过漫长的“修炼”。
总之,只有在实践中考验、识别一个人才是最可靠的,才能减少判断失误,而和谐的判断,不仅是不可靠的,也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