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天站在哪个位置并不重要,但你的下一步如何走却很关键。我们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但却可以增加生命的宽度。无论你今天是多么卑微,但只要你的观念是积极的,并愿意为梦想不遗余力,那么总有一天会达到目的地。
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成败
思想是支配一切行动的指南,是令人惊奇而又无可比拟的利器。人具有丰富的思想,使人睿智和高贵;人具有丰富的思想,在改造世界、创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不断推动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与发展。正如法国著名科学家、思想家、作家帕斯卡尔先生在他的《人是能够思想的芦苇》中说:“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人有自己的思想。”在帕斯卡尔看来,如果人没有思想,就与芦苇没有区别,而且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也是社会上最可怜的。帕斯卡尔一句话解释了人类存在的根本——即人的思想是最强大的利器,这也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到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
人有了思想,就具有了自我认识的过程及反省的过程,就能够认识哪些是可贵的,哪些是可悲的,也可以区别事物的好坏和所作所为之善恶。可以因此形成自己的做事风格,评估自己为人处世的水平,同时可以反思自己的错误,汲取经验教训,防患于未然。
有一次,浙江工业大学举办了一场“生存基金”增值比赛,每组6人,每组领50元钱,看哪个组能在一天时间内,让它迅速增值。
比赛中,许多同学选择了临时工,但只有少数人成功了,一些建筑工地、送水站等,根本不需要他们,因为大部分大学生很难承担大量的体力劳动。虽然有的同学央求只需要一餐饭作为回报就可以了,但仍然被拒之门外。大部分同学“颗粒无收”,早上领走的50元,除了乘车、买饮料、用餐之外,所剩无几。
但有一组同学却带回了669元。他们事先在杭州最繁华的武林广场附近做了一个商业调查,决定制订一个直销方案,以这次活动为品牌,说服武林广场附近商家在他们的帽子、衣服、队旗等上面进行冠名。结果,一位饭店老板被同学们说动了,愿意购买冠名权,经过谈判,饭店老板最终以900元取得了冠名权。于是,同学们在花费了200多元的成本制作饭店广告标识之后,盈利669元。这个结果令组织者也意料不到。
组织者事先认为,最明智的办法是批发一些饮料进行售卖,稳扎稳打地让50元基金增值。但出售冠名权这个突破常规的创意,让人耳目一新,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这只是一场比赛游戏,但是,如果这是一场长长的人生比赛呢?同样也会因为你的思想差异而形成结果差异。人与人最重要的不同就在于想法和思想的不同,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成败,什么样的思想决定什么样的人生。就像同一生长环境里的双胞胎一样,有可能长大成人之后性情各异,成就也迥然不同,原因就在于他们对于发生在周围的事有了不同的想法,逐渐地这些想法形成性格、思想、做人做事的态度,最终决定人的一生。
你的命运不是神在指引,而是由你的想法决定的
任何一个人的内心想法,都是一个构造独特的世界,蕴藏着极大的能量。它的爆发,既可以将你推入万丈深渊,也可以助你走向成功的彼岸。我们要想获取成就,就必须先有自己的思想。没有思想,意识处于混沌时期,连认识自己和看清别人都无法做到,更难对身边的状况作出良好回应。有自己的独特想法,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念,随着时代的改变迅速调整自己的观念,我们才算找到转变人生的基础和起点。
一个人,只有观念领先了,才会有行动的领先,继而是成就的领先。
多年前,一个新生命在美国犹他州诞生,仿佛是天性使然,他从小就厌倦学校和教会带给自己的束缚,拒不接受传统思想。到了14岁,他忽然想去工作,可年龄又不够,于是他伪造洗礼证书,宣称自己满16岁,混进了一家罐头厂干起了倒污水的工作,又先后做过乳牛场伙计、搬运工、屠宰厂工人、农场农药喷洒工……
身边的亲人都说他太叛逆,将来很难成才,对他不抱什么希望。他27岁时,一家消费金融公司给了他一个正当工作的机会。可是他依然不安分,在他的影响下,几个平均年龄只有二十来岁的年轻人跟随他甩开膀子干,他们的努力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公司的业绩奇迹般高速增长,但公司思想保守的领导层最终还是容不下他。不到一年,他就被逐出了公司。后来他流浪到了西雅图市,偶然的机会进入一家金融集团干起了主持筹办消费者借贷业务的行当,日久天长,他不守规矩的本性又渐渐显露出来,在那个保守风气盛行的年代,他破除陈规,改革创新组织与管理的努力再一次流产了。
36岁那年,已是3个孩子父亲的他生活十分窘迫,走投无路的他不得已敲开了美国国家商业银行的门,当了一名实习生,所干的工作与勤杂工差不多,近40岁了经常被各部门调来调去,任人差遣和使唤。
这样下层人的生活,他熬了16年,生性叛逆的个性让他吃尽了苦头,受尽了磨难,却没干成过任何一桩他想干的事。可是,倔强的他不断告诫自己,这一辈子一定要找到一次出彩的机会。
43岁时,在许多人对人生已不再抱出彩希望的时候,他赢得了生命中的一次转机。美国国家商业银行开发信用卡业务,他争取到了一个协助工作的角色,并以超越了非传统的想法获得了银行高层的支持。带着30多年来一直对创新组织与管理的向往与实践,经过近两年的积极探索,他终于成功了。在当时没有互联网的条件下,他发展出一套“价值交换”的全球系统,并借此创建了一个组织——“VISA(维萨)国际”,以至于在以后的22年里,成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铁杆赞助商。如今VISA(维萨)的营业额是沃尔玛的10倍,市场价值是通用电气的2倍,成了全球最大商业公司,世界超过1/6的人口成为它的客户。他自然而然地被推上了VISA(维萨)信用卡网络公司创始人的位置,后来又成为“混序联盟”的创始人及CEO。
他就是入选企业名人堂,并被美国颇具影响力的《金钱》杂志评为“过去25年间最能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八大人物”之一,他的名字叫——迪伊·霍克。
迪伊·霍克,这位几十年抱着信念挣扎在人生底层的超常思维大师,耗尽他大半生的时光,终于为他平凡的生命画出了一道世上最绚丽的弧,他独特的创业管理理念——“问题永远不在于如何使头脑里产生崭新的、创造性的思想,而在于淘汰旧观念。”让很多人受益匪浅。
要想改变我们的人生,首先就要改变我们心中的想法。只要想法是正确的,我们的世界就会是光明的。事实上,我们与那些成功者之间本身并无太大差别,真正的区别就在于观念:他们一直驾驭着观念,而我们则一直在被观念所驾驭。观念的正确与否,决定了谁是坐骑,谁是骑师。
不改变观念只能天天喝凉水
有一个女工,家里有3只水瓶。她是个很勤劳的女人,也非常节俭,只要哪个水瓶没有水了,总是及时去烧水,把空着的那个水瓶注满。她的家中从来没有断过开水,可是一家人一年四季都在喝凉水。这是为什么?
原来,家人每次倒水的时候,女工总是会提醒:“先喝之前烧的,这是自家用电烧的水。在家不比在单位,在单位烧水不花自己的钱,凉了倒掉也不可惜。”家人听了以后,顺从地喝了凉水。于是,女工家天天烧开水,天天喝凉水。
真正的富足不是靠节省来累积的。不改变观念就只有天天喝凉水,哪怕你再勤劳、再节俭。
现在的我们,大多数人都靠打工过日子。工作多年工资不过几千,省吃俭用半辈子,买个小套房还要借钱。回过头来想一想,决定生活的,或许就是当初的一念之差:如果当初带着几千块钱杀入股市,保不准现在已经成了百万富翁;如果当初肯放下身段花个几百元去摆地摊,没准现在已经成了大老板……可是当初你没做。你可能很勤劳,也能够理性地用钱,但你没有改变生活的想法,你的潜意识没有引导你去把握那些成功的机会,所以直到今天你还是老样子。
都住在同一片蓝天下,脚踩着同一片土地,一样的政策,甚至一样的学历,一样的班级,为什么有些人可以月赚万元乃至数十万元,有些人却只能保持温饱?许多人百思不得其解,总是认为自己运气不佳。其实成功来源于头脑。
有个穷苦人,因为衣食上的拮据在上帝面前痛哭流涕,诉说着生活的艰苦:累死累活地卖力气,却挣不来几个钱。哭了一阵他开始埋怨起来:“这个世界太不公平了,为什么有些人不出什么力气就能大鱼大肉,而我这么勤劳工作却吃不饱穿不暖!”上帝笑了,问他:“要怎么样你才觉得公平?”穷苦人急忙说道:“要是有人和我在相同的条件下,一起开始工作,他如果还能比我富有,我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上帝点了点头:“好吧!”
话音一落,上帝让一位富人破了产,他现在和这个穷苦人一样窘迫。上帝给了他们一人一座煤山,挖出的煤归他们所有,给他们一个月的时间去改变生活。
两个人一起开挖,穷苦人平时习惯了体力活,挖煤对他来说就是小菜一碟,很快,他就挖了一车煤,拉去集市上卖了钱。然后,他把这些钱全都拿去买了美味的食物,给老婆孩子解馋。那个富人之前没干过重活,挖一会儿歇一会儿还累得头晕眼花。到了傍晚才勉强装满一车拉到集市上。他用卖煤的钱买了几个馒头充饥,留下了大部分。
第二天,穷苦人天蒙蒙亮就来到了他的煤山,开始挥舞起他粗壮的胳膊。那个富人早早就去了集市,没多久,他带回两个健壮的大汉,这两个人一到煤山就甩开膀子帮富人挖煤,而富人只站在一旁监督着。一天下来,富人运出了好几车煤,他除了给工人开工钱,剩下的钱还比穷苦人赚的钱多几倍。
第二天,富人如法炮制,又雇了几个工人来。就这样,一个月过去了,穷苦人只是刚刚挖开了煤山一角,而富人早就指挥工人挖光了煤山,赚了不少钱,他用这些钱再去投资,不久又发家了。
穷苦人从此再也不抱怨了。
如果固化、错误的观念不改变,不满意的现状就无法改变。想要改变世界,请先改变你自己。
有个牧师临终前对他的妻子说:“年轻时,我立志改造这个世界,我到过各个地方,向人们讲述如何生活和应该做什么的道理,但是,”他接着说,“看来是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因为没人听我说什么。于是我决定先改变我的家人,但是使我迷茫的是,你们对我的话也不理会,没有发生任何我所希求的变化。”他停顿了一下,叹息道,“后来,到了生命的最后几年,我才认识到,我真正能够影响到的、唯一的人就是我自己。如果我想改变这个世界,我应该从改变自我开始。”
如果想法不对,再多努力也白费,想法比努力更重要!今天的市场经济,大鱼吃小鱼,更是快鱼吃慢鱼,是观念的更新,是想法的变革,是头脑的竞赛。想要改变今天的不如意局面,首先就要改变想法。
如果你能够有意识地改造自己错误的观念、行为,这会使你在做任何一件事时都与众不同。这个时候你会越来越像一个成功者,接着你会自然而然地认为自己与别人不一样,你觉得自己就应该多学、多看、多干,你就能迅速提升自己各方面的层次。
永远把自己放在前途无量的位置上
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一幅自画像。如果你认为自己是最好的,那么心理图画上就会出现一个踌躇满志、不断进取、勇于开拓创新的自我。同时,还会不断收到来自心理的积极暗示。相反,如果你认为自己就是差劲的、落后的,你的生活注定就是这个样子的,那么你的人生肯定会是失败的。
一位长跑运动员参加一个五人小组的比赛,赛前教练对他说:“据我了解,其他四人的实力并不如你。”
于是,这名运动员轻松地跑了第一名。后来教练又让他参加了一个十人小组的比赛,教练把平时其他人的成绩拿给他看,他发现别人的成绩并不如自己,他又轻松跑了第一名。
再后来,这个运动员又参加了二十人的小组比赛,教练说:“你只要战胜其中的一个人,你就能取得胜利。”结果,比赛中他紧跟着教练说的那个运动员,并在最后冲刺时,又取得了第一名。
后来,换了一个地方,赛前,关于其他运动员的情况,教练并没和他沟通过,在五人小组的比赛中,他勉强拿了第一名,后来十人小组的比赛中,他滑到了第二名,二十人的比赛中,他仅仅拿了第五名。而实际的情况是,这次各个组的其他参赛运动员,同第一次的水平完全相同。
生活中的我们往往就是这样,总是给自己安排着一个较低的位置,导致原本不错的潜质挖掘不出来,最后一步步从优秀走向了平庸。人,还是应该高看自己一眼,高看自己一眼并不是说要孤傲标世,而是给自己设定一个可行又不乏高远的目标,刺激自己把握好人生的每一步,并一步步向着更高的目标推进。
人的意识具有操纵人类命运的巨大能力。如果意识中有一个目标,人就会为实现这个目标而行动起来;如果意识中有一个指令,人就会认真执行这个指令。所以说,一个人想着成功,就可能成功,想着失败,就会失败。一个人期望的多,获得的也多,期望的少,获得的也少。成功产生在那些具有成功意识的人身上,而失败的根源在于人们不自觉地认为自己会失败。
保罗·乔治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个小镇。他一共有8个兄弟姐妹,家境贫寒,所以15岁就到采石场干活了。但保罗·乔治并不甘心自己的一生就困在采石场中,他常常会利用一些闲暇时间听老人们讲述小镇的历史。从那些交谈中,他了解到了外面的世界与小镇的差距,他决定要到外面闯一闯。18岁那年,他辗转来到多伦多,又从那里到了美国。
在美国的生活非常困苦,有多少次他都想回到家乡,感受家乡的温暖,但每每此时,另一个声音就会在心中响起:“你是要改变命运的!”
在不懈地努力下,20岁时,保罗·乔治获得了石匠资质认证。不久,政府决定在林肯纪念碑上雕刻林肯的《葛底斯堡讲演词》,乔治凭借出色的技艺成功入选。在雕刻林肯讲演词的时候,乔治被林肯的人生经历彻底打动了。他想:林肯早期的命运几乎和自己一样,但他坚信自己会是个出色的人,在一次次的失败以后一次次地站了起来,最后竟然成了最伟大的总统。那么,如果自己决心改变命运,也一定是能够做得到的。
从那一刻起,他心中的信念更坚定了:保罗·乔治一定能够成为更有用的人,他要当律师。乔治过去只在小镇上过几年学,想到华盛顿大学国家法律中心学习,这个事情的难度不言而喻,何况他每天还要参加大量的工作。但是,困难并没有削弱乔治改变命运的意志,他一下班就去夜校进修,他的工作兜里除了凿子、锤子还时刻都装着课本,他在吃饭的时候都不忘记学习……
苦心人,天不负。保罗·乔治终于考入了华盛顿大学国家法律中心,他在几年的时间里先后获得了法学学士和法学硕士学位。他先是在华盛顿担任律师,工作非常出色,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也为自己赚下了第一桶金。后来,他前往纽约开办了一家法律事务所,逐步进入了美国的上流社会。
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往往自己就能成功,这是人的意识在起作用。一个人如果下定决心做成某件事,那么,他就会凭借意识的驱动力量,跨越前进路上的重重障碍,成功也就有了切实可靠的保证。
每个人原本都是优秀的,只不过有些人把自己看得太低,所以一步步地将自己从优秀的高位上拉了下来,一直拉到了平庸的位置上。自甘平庸,是人生的一场灾难,也是人生的悲剧。而导演这场灾难和悲剧的,恰恰就是我们自己。
想要阻止灾难和悲剧的发生,就要相信你自己,高看自己一眼,把自己永远放在前途无量的地位上。这个世界上,优秀的人虽然很多,但我们也有权利追求优秀。也许追求优秀需要勇气,更需要付出,但行动和坚持会告诉我们,这样做本身便是收获。
做石子还是做金子,由你来选择
理论上的绝对公平在现实中永远都不存在,抱怨生活的不公非但没有现实意义,反而会产生更大的不公平。所以,你要去适应它。
是的,生活不是绝对的!有可能,你比别人有才华、学历又高,但不如你的人就是比你赚得多;有可能你比别人更漂亮,但不如你的人就是比你嫁得好;有可能,你的学历、经验、阅历、年龄都有优势,但不如你的人就是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这一切,你必须去面对,你抱怨也好,甚至诅咒也罢,事实就在那里,不改不变。
是的,对于生活中不存在绝对的公平,我们或许真的无能为力,但我们却可以控制自己面对它的态度。事实上你只要去适应它,就能够在适应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能力去改造环境,创造公平。
有这样一则寓言,大家看看能够从中领悟到什么:
某人整天抱怨生活对他不公平,抱怨自己的才能不被人赏识,抱怨上帝拿自己开玩笑。终于,上帝知道了这件事,上帝来到了他的身边,捡起地上的一颗石子扔到石堆里,说:“如果石子就是你,把自己找出来。”那人找了好久也没找到。上帝又往石堆里扔了块金子,说:“如果金子就是你,把自己找出来。”结果那人一眼就认出了代表自己的金子。
你在这个社会上扮演什么角色,其实完全取决于你自己,每个人刚生出来都是一粒石子,只不过有人将自己锻造成了金子,所以才能更受别人的重视。
如果你还年少,认为世界就应该是绝对公平的,那么只能说你阅历不足,尚且幼稚。
如果说你已经成年,还在寻找绝对的公平,那只能说你活得太不现实。
尹世强是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面临着找工作的困境。当然对于他而言,毕业就等于失业了,没有任何家庭背景的他只能靠着自己盲目的自信去寻找工作,然而却总是碰壁。但尹世强从来不认为这是老天对他的不公,他认为这些都是成功必须经历的过程,他要加倍努力,哪怕找到的工作与自己的理想差很多,他也认为这是自己学习的机会。
和他同寝室的宋明亮则与他相反,他几乎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所有的一切都是家长精心安排的,当然也包括他的工作,对于他来说,一切都很顺利,他甚至没有做出任何的努力就获得了别人梦寐以求的工作。宋明亮的观点就是“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这个社会没有关系是行不通的”。
机缘巧合两人都来到了同一家公司,当然由于家庭背景不同,他们的职位也不同,从而他们的工作状态也完全不同。尹世强珍惜每一次工作机会,把每一次的难题都当成锻炼自己的过程,就这样他不断地提高,不断地丰富自己。而宋明亮却总是利用自己家庭的关系逃避工作、逃避劳动。慢慢地,他不但没有进步,反而跟不上别人的脚步。
两年后,尹世强成为该部门的经理,而宋明亮却因为能力不够被淘汰了。
生活是公平的。是做石子还是做金子,这要由你来选择。我们需要正确地认识自己,要让别人在石子堆里轻而易举地发现自己,就去努力,去努力将自己变成一块闪闪发光的金子。
不要再抱怨,抱怨根本无济于事,关键是你对于生活的态度。事实上,学会如何面对不公平,远比学会如何评价不公平更重要。不公平在我们的生命中不可抹去,但谁又能说它不是一种契机,坚强的人可以把它当作一种激励,在激励中奋起,让自己和世界都变得更加美好。那么,不公平自然会慢慢转变成公平。
在错误的路上,奔跑也没有用
如果有些东西费尽心思也得不到,就没有强求的必要,如果有些事情用尽全力也不能圆满,放弃也不会是遗憾。坚持固然重要,但面对没有结果的事情,我们不必抱残守缺,放弃眼前的残局,也许就会出现一条新的道路,而这条新路很可能就是通向成功的大门。
反之,如果方向错了的话,越是努力,距离真正的目标越远。这是考验我们内心的时候。壮士断腕、改弦更张,从来都是内心勇敢者才能做出的壮举。懂得坚持和努力需要明智,懂得放弃则不仅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气。若是害怕放弃的痛苦,抱残守缺,心存侥幸,必将遭受更大的损失。
李雪专科毕业后,在一家建筑设计院工作。当初毕业前她来这家设计院实习时,由于勤奋踏实,表现不错,所以尽管设计院当时已经超编,但是院长还是顶着压力聘用了她。由于当时编制所限,只能安排她做资料员。但是院领导多次找她谈话,暗示她这只是暂时的,希望她不要有压力,要多钻研业务,院里缺的是设计精英,根本不缺资料员,只要她能表现出自己的实力,一有机会就马上将她调出资料室。可是李雪却不这么看,她觉得自己之所以受到“冷遇”,所谓的编制问题只不过是一个借口而已,其实是别人觉得她文凭太低。于是她从一开始当资料员那天起,就厌烦这个工作,因为这离她的理想太远,她想做设计工程师,可是她设计的几个工程,无一例外地都被否定了。她很虚荣,总想在设计院出人头地,看走业务这条路不行,她就想在学历上高人一头,于是一心想考研究生,甚至还规划好了研究生读完再读博士。
可是现实与理想之间毕竟是有着很大差距的,由于底子太差,李雪连续考了三年都没有考上研究生。于是院领导就找她谈话,想鼓励她多钻研点业务,拿出过硬的设计方案来,争取将来能转为设计师。实际上,设计院当时已经有了一个专业设计人员名额,院领导对她真可谓是用心良苦了。但是她权衡来权衡去,觉得还是应该先把硕士学位拿下来再搞业务比较好。她觉得,反正自己已经是设计院的人了,搞专业什么时候都可以,就算再来新人也得排在她后面吧,否则自己的专科文凭将使自己在设计院永远抬不起头来。
但是她错了,设计院本来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每个人都要能踢能打,长期放着这么个不出彩的人,不但同事怨声载道,领导也开始着急了。就在这时,来了一个实习生,设计出来的方案很有新意,院领导犹豫再三,最后还是把这个实习生要来了。按理说,如果李雪此时及时醒悟还是来得及的,但是这时候,她正专心致志地沉浸在她的那些英文单词里,她甚至和同事说,她学英语好像开窍了。那时她的确非常刻苦,走到哪里,都戴着耳机,还经常把自己锁在资料室里,谁敲门也不开,别人找材料,只能打电话给她。
终于有一天,院长非常客气地找她谈话,委婉地表示:设计院虽然有很多人,但每个人在各自领域中都必须具有自己的贡献值和不可替代性,可是她却一点也没有。没有人能长久容忍一个出工不出力的人,所以她从现在起待岗了。
在那种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李雪为自己不切实际的“志”付出了巨大代价。她曾是那样地喜欢设计院,喜欢这个职业,别人也给了她这个机会。但不幸的是,她没有把它做好。她的失误就在于她没有及时放弃自己的“理想”,而是固执地“一条道走到黑”。
固执之人,即使目标错了,仍要奋力向前,而且自以为意志坚定、态度坚决,因此,导致的恶劣后果可能比没有目标或犹豫不前更可怕。这种盲目心理能让人付出惨重的代价。固执带给人的是失败,而不是成功的幸福。为了事业的成功,或者人生的成功,勇往直前,这本来是件好事,然而一旦走错了路,又不听别人的劝告,不肯悔改,结果就会与自己的奋斗目标相距越来越远。
谚语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同样的一件事,会有很多种解决方法,同样的人生,亦有很多种活法可选择。我们说坚持就是胜利,但若是选择了错误的方向,则再怎么付出也是枉然。若如此,就该果断地选一条新路,懂得适时地放弃,其实也是一种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