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的参与度如何,从短期来看,直接影响着管理的效果;从长远来看,则影响着员工的成长,关乎企业的发展。换句话说,管理成功的基础是团队不同层级员工间的高度配合。在这个过程中,领导者需要员工的参与,只有将传统的单向管理改为参与式管理,最后才能保障良好的执行效果。
而在这个过程中,共情力是引导员工参与不可或缺的能力。管理中缺失共情,员工完成工作的过程中就可能会存在参与度不均衡、情绪消极化和交流浅表化等问题。可见,管理中需要你与他人建立信任、密切联系和增进合作,也需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员工的参与度。无论从哪个方面说,缺失共情对团队和员工自身的发展都极为不利。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人们的潜意识中,一旦某件事情跟自己扯上了关系,他们就会产生想要深入了解、参与其中的欲望。能否激发员工的参与欲望,与之后他们在工作中的表现息息相关。如果他们的参与欲望非常强,他们工作会相当自觉自主,如此一来,工作效率会大幅度提高,你管理的效力也会大大增强。
卡扎菲医师在纽约布鲁克林区的一家大医院工作。有一段时间,医院需要新添一套X光设备。许多厂商听到这个消息,纷纷前来介绍自己的产品,负责X光管理部门的卡扎菲医师因此不胜其扰。
但是,有一家制造商采用了一种很高明的技巧。他们寄来一封信,内容如下:
我们工厂最近有一套X光设备,前不久才运到公司来。由于这套设备并非尽善尽美,为了能进一步改良,我们非常诚恳地请您前来拨冗指教。为了不耽误您宝贵的时间,请您随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立即开车去接您。
“接到信,我感到非常惊讶。”卡扎菲医师说,“以前从没有厂商询问过我的意见,所以这封信让我感到自己非常重要。那一星期,我每晚都忙得很,但还是取消了一个个约会,腾出时间去看了看那套设备。最后我发现,我越研究就越喜欢那套机器了。
“没有人向我兜售,我自己向医院建议买下了整套设备。”
管理学中有一个“同人法则”,这个法则认为,领导者可以试着将员工当成合伙人。同事之间合作气氛越好,大家的心情自然就越好,工作效率也就越高,领导者也会很高兴。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雷德曾说:“不能以命令的口吻,而应以提问的方式对待他人。”这是领导者应该牢记的准则之一。当我们在询问对方意见时,可以让对方参与到这个项目或问题中,这样能让对方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毫无疑问,几乎每个人都会支持他自己参与创造的事物,因为这是他自己做的决定,是他智慧的结晶。要想强迫一个人接受另一个人的想法,实际上非常困难。员工之所以赞同你的看法,其实主要是出于对领导者权威的畏惧,换言之,是由于你潜在的强迫。而这样的结果并不能对你的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你需要做的是让员工加入到讨论中来。
在开会的时候,总会有一些员工缺乏参与意识,一句话都不说,对会议达成的决定又总是表现出无所谓的消极态度。如果让他们发言,通常也不会有好意见,所以用直接点名发言的方式不一定起作用。
这时候,如果集中让其旁边的人发言,就能够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因为他们会觉得旁边的人都相继发言了,自己也不好继续保持沉默。这种心理反应会迫使他们不得不发言。
此外,你可以通过激励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具体方法是让员工不仅成为被激励者,也成为激励者。但是你得注意,激励一定要讲规则,这样员工才会认可,不能仅凭你的喜好随意安排。例如,当你在分配奖金的时候,就不能太随意,而是要确定一套规则:必须让每个员工都签字同意,分配的奖金才算有效。其实原本的分配就已经非常合理了,之所以多这道程序,是为了让员工在签字的那一刻产生一种“我在决策”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