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后,患上腰背疼痛和椎间盘突出的机会就越来越大。中年阶段的脊椎问题多源于青少年时期的病症未能得到及时且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以白领、公务员、IT人员、企事业高管人员、教授、学者等为代表的职业属性都以久坐为典型表现,正是因为长期存在不良的工作姿态,而在无形中增加了中年群体患上脊柱病的概率。
人体脊柱一般从20岁左右就会表现出退化的迹象。中年群体每日担负的劳动量最大,并且还要奔波于各种宴会的应酬,在不正确的姿态和不良饮食规律的影响下,有越来越多的人会发生腰背疼的现象。尽管并没有明显外伤史,且疼痛也并不是很剧烈,有些人甚至只会感知到腰背部有轻微酸疼的情况发生,或者略有钝痛和束缚感,这个时候千万不可以掉以轻心,有可能脊柱病早已经偷偷瞄准了你。
判断自己是否换上了脊柱病,可根据以下三点进行简单检测。
1.早晨起床或者在久站后,腰背部的疼痛感是否明显加剧。如果经过短时间活动,症状可以明显减轻。但在过度劳累后,疼痛又会反复,这就有可能是脊柱病的表现。
2.脊柱病引起的疼痛症状和气候有非常明显的相关性。当天气潮湿阴冷时,腰背疼痛会非常明显。当温度随着气候的变化有所上升后,症状又会得到进一步缓解。一般在阴天、雨雪天气时,疼痛症状都会有加重的表现。
3.要判断是不是脊柱有问题,还需要测定疼痛的区域范围。若有骨质增生的现象出现,就会压迫到脊髓和神经根,导致疼痛感觉向臀部和大腿部放射蔓延,患者多表现出坐骨神经疼的典型症状。
如果在这三点基础上并没有查出明显器质性病因,就需要考虑脊柱的问题了。
日常生活中一直承受过度的压力,且在工作和生活中长期存在姿势不良的状态,偶有外伤和扭伤的情况发生,再加上身体骨骼和软组织逐年趋于老化,这些都是脊柱病的诱因。针对不同的原因,需要进行不同方面的改善,做到“对症下药”。
脊柱病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当存在长时间使用电脑以及伏案工作的情况时,就要注意隔段休息,避免体内血液循环出现不畅,从而会导致筋脉劳损、肌肉**而对脊柱造成损害。
如果平时还经常存在一些行立坐卧走的不良姿态,如从事计算机、会计、教师、医生、办公室等工作的人员在坐姿和站姿上很难保持良好状态,就会更容易导致脊柱劳损。预防脊柱病的首要关键点,是及时提醒自己要保持良好的姿态。保护脊柱是在平时工作的一举一动中完成的。
要想避免脊柱病而引起腰背疼痛,最好的一个方法就是多运动。走路,是锻炼腰部肌肉和椎关节最好的方法。要向前直走,不要横向或倒走,注意不迈太大的脚步。如果条件不太适合做走路锻炼,可以把两手放在两侧趴在地面或**,先用力抬上半身,包括头胸,然后膝盖挺直再抬脚,各做十五次后,不要用手支撑,再把上身与下肢一齐抬起,只用腹部支撑成弧形,感觉像是在冲浪一样,坚持一分钟即可得到很好的锻炼效果。
或者采取上身下蹲的方式,尽量把体重放在脚后跟上,然后再挺直站立,再蹲下。每天坚持五分钟同样能够达到锻炼的目的。
中年人预防脊柱病,还需要做到以下几项。
1.采用正确的工作姿势,特别是长期从事同一姿势工作的人要注意适当活动。
2.使用合理、符合健康要求的寝具。不良的寝具是许多脊柱病的祸根。
3.保持正确的睡眠姿势,不睡软床,夫妻定期更换睡眠位置。
4.尽量防止过度疲劳的现象发生。
5.随着季节和气候的变化,要注意防止风寒、潮湿的侵袭。
6.平时要加强锻炼,特别是针对颈部和腰部的活动。
7.饮食要均衡且有规律性,注意补充钙质。不论男女超过30岁后,就应该适当补钙。饮食上要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如豆制品、牛奶、虾皮等,以增强骨质的强度。同时还应该减少应酬,减少烟酒,定期做体检。
动、防、保、练、养,是中年群体预防脊柱病变的五字要诀。
俗话说,四十以前人找病,四十以后病找人。进入中年后,一定要注意及时关注自身健康状况。中医上讲究五看,以看食欲、看体重、看睡眠、看颜色和看脾气来断定身体上是否存在病变。早、晚各一杯白开水,保证血液不至于因缺水而过于黏稠,避免导致血液在脊柱部位出现堵塞。保证身体的畅通,是维护脊柱健康、维持身体各项机能正常运转的最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