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运动的好处,却并不知道究竟多大的运动量才是适合自己的。虽然运动可以养生,但运动过量后对身体也不好。一旦出现运动量不符合自身状况的情况,就会让身体背负上更多的压力,首当其冲的危害便是脊柱受损。
对于胸椎来讲,最要避免的同样是因为运动量过大而出现的胸椎错位。
虽然胸椎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一般情况下并不会出现错位的现象,可一旦因为意外而导致错位发生,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运动不当,往往是导致胸椎错位的一大原因。
当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时,会加剧脊柱的退化,并且很容易出现肌肉和韧带的劳损现象。如果在运动过程中或者运动后出现了一系列疼痛现象,并且通过热敷可以起到明显缓解作用时,此时就要考虑这是因为胸椎错位而引起的症状。
胸椎上的小小错位不仅会引起胸背部酸痛不适,往往还会伴有胸闷、心慌、心律不齐、咳嗽哮喘或肝胆胃以及十二指肠等部位上的疾病。胸椎是否出现错位,需要有一套完整的自检方法来检验,以确保身体的康健。
自检方法一:当感觉到背部出现疼痛的时候,可以采取双手握拳的方式上举过头顶。仔细观察,两个手臂是否处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如果不在,那就说明胸椎有错位的现象。
自检方法二:低头含胸,请家人用拇指沿着胸部的脊椎由上向下摸,如果发现脊柱有歪向一边的突出现象,并且凸出部位和其他部位明显不在一个垂直水平线上的,并且按压之后有明显的痛感,这也说明你的身体已经出现了胸椎错位。
出现胸椎错位后,最明显的症状是后背疼痛,但疼痛点并不会持续很久。这是因为当胸椎出现错位时,椎间孔里的神经并不是一直都处于被压迫的状态中,而是当身体出现某个特殊的姿势时才会对其形成压迫,也只有此时才可以产生痛感。
胸椎错位后,会严重影响到青少年的身高,成年患者还容易出现心慌胸闷的现象。这是因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是从胸椎的椎间孔传出的,一旦第一到第四节的胸椎关节出现了错位,就会压迫到这两条神经线,从而使得患者出现心慌胸闷的现象。在所有脏腑器官的疾病中,以心慌发闷为例,去医院做检查时首先要查看专科,如果可以排除器质性疾病,则要考虑到是胸椎问题在作祟。
引发胸椎问题的最常见原因也是不良坐姿,如长期扭着身子工作学习等。当从事一些具有强迫性姿态的工作,如牙医必须长期弯腰,更要注意对胸椎的日常保健。除了不良坐姿外,不正确的睡姿也可以导致出现胸椎疾病。
女性患者要特别注意,在生产结束后很容易会有后背疼痛的情况出现。这多是因为在怀孕期间身体为了给分娩做准备而分泌大量黄体酮素和松弛肽,从而可以让骨盆的韧带肌肉变得足够松弛,以有利于胎儿正常分娩。但松弛肽的一大副作用是可以让女性的脊柱韧带也处于过度松弛的状态中,从而极大地减弱了对胸椎的保护作用。在生产后的哺乳期内一旦出现了抱孩子姿势不当的问题,就会引发胸椎错位而出现后背疼痛的现象。
锻炼胸椎时,要重点拉伸后背的肌肉,使之有足够的稳定性来保证脊柱不会轻易出现错位。锻炼后背肌肉时,可以采取两脚与肩同宽的站位,挺胸,两肩后收,双手握拳,拳心向上,双臂伸直侧平举,后背缓慢夹紧,并保持住该状态约15秒后放松,再进行下一次。
如果胸椎出现了微小错位,依旧可以采取两脚与肩同宽的站立方式,双手握拳拳心向胸与肩平,抬头挺胸收腹,尽力缓慢侧身向左、向右旋转胸部,如果发出轻微的咯嘣声音,说明错位的椎关节已正常复位。每天进行五次左右锻炼,很快就会发现后背的痛感正在逐渐消失。
进行单杠训练,也是改善胸椎错位的好方法。这是因为做悬吊动作的时候,可以把背部脊柱的韧带拉紧,并可以强行复位椎关节上的一些微小错位现象。进行单杠悬吊的时候,双脚要分别用力下蹬,可以使拉伸力增大。需要注意的是,此方法并不适合老人和骨质疏松症患者锻炼。
老年人可以采取站立位,双手指交叉反掌向上举过头顶再用力上推,同时踮起脚跟;或者双手背后十指交叉掌心向下用力推,同时踮脚跟,吸气时脚跟踮起,呼气时放下。这一套简单的动作可以起到与单杠练习相同的功效。
同样是运动,做好了是保健,做不好却会毁坏身体,所以更应该慎之又慎地进行体育锻炼,切莫只追求运动强度而忽略了运动的科学性,反而给自己的身体造成无法恢复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