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感就是手尖感受到的触摸感,用手抓握物品的时候感受的抓握感,皮肤能够感受到的按压感、触压感、温度、重量等。这其中,触摸、抓握和按压对产品概念来说至关重要。
触感对消费者决定购买的意识有着很大的影响。据调查结果可知,消费者购买运动装,82%取决于指尖感受到的质感;消费者购买汽车,49%都会一边调整方向盘,一边感受手感。触感用英语来表达是“texture”,虽然它所表现的事物材质、外观都是视觉因素范围,但往往从触觉的角度更好理解。
触压感,是将属于视觉因素的形态与动作相结合,用肌肤感知事物的重量、速度和震动。触压感,也与属于活动的震动感相互支持,以实现“差异化”。
作为中小企业的JUNGHOON开发生产了一款皮肤美容机器“La Balle”,这款机器能够促使皮肤更好地吸收去除皮肤角质的成分以及胶原蛋白、维生素C等对美肤有益的药理成分。其基础原理是离子导入原理以及超声波侵入原理。曾经,JUNGHOON公司利用这两个原理开发生产的“Charms”美容仪,但市场反响平平。原因是消费者感官上很难感受到药物渗透皮肤的过程。
据此,通过“震动”来让皮肤吸收药理成分的“La Balle”美肤仪上市了。这款机器通过细小的震动,将附着在面部的水珠飞溅起来,同时去除角质。这就让让皮肤变白皙的同时,使用者能够从触觉和视觉上感受到这款产品的好处。这款产品的成功,是因为它将“震动”的视觉效果和“震动”带来的触压感结合了起来。在法则8中介绍的韩京姬震动粉底也是结合“震动”的视觉效果和“震动”带来的触压感而取得成功的案例。
指尖触感对于各种仪器或者电子产品等的类似遥控器的用户界面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因素。用户界面是使用者和电子产品等精密产品的媒介设置,是消费者接触最多的区域。如果用户界面设计得便利,并能给使用者带来新的触感体验,就能够打造出“差异化”的概念。三星电子在2008年上市的智能触屏手机就是以“一碰就能反应”的概念推出的。如果想要看自己之前保存的照片,用手指将桌面上方像翻书一样的地方向左或向右推即可,这个设计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喜爱。
如果没法让消费者感知到产品,那么该产品的概念便不是完整的。感觉的外衣,“色、触、声、香、味”要与产品概念相匹配。尤其是视觉、触觉相关的“色、形、动、物、触”的变化,能够打造超强“差异化”的产品概念。
前文我们讲过“将产品概念具体化”,结合本章的法则,便是“穿着感官的外衣,将产品概念具体化”。即将实物产品的“色、形、动、物、触”的感官外衣,将产品概念具体化。在感官的外衣,产品因素PASS中,A(外观)带来的影响最大。为了打造成功的“差异化”,就要让A(外观)能够影响到P(性能)。前面介绍过的案例便是A成功影响到P的案例。即,可以贴的指甲贴,与标准形态的**指甲油在A上有着明显的区别,并且P也更好。另外,除了要考虑P和A,也要考虑(S 附加物)与S(优化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