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视频营销的方法有多种,对于一些“无计可施”、不知道从哪里着手搞宣传的商品来说,如果你实在动不出脑筋,采用拟人化手法让商品自己“开口”也不失是一种好方法。就像“哑巴卖刀”一样,哑巴不会开口自吹自擂,就一个劲地在那里用刀斩铁丝,就“此时无声胜有声”。
布兰泰搅拌机(Blendtec)是全球两家最好的厨用搅拌机之一,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在全球享有盛誉。该公司位于美国犹太州,是一家专门生产搅拌机、沙冰机等食品加工机械的制造企业。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60多岁的汤姆·迪克森有一个习惯性动作,那就是喜欢把自己所能想到的一切东西都往里面塞,看能不能搅得烂。
这当然不是为了显摆,而更可以看作是对产品强大功能所做的一种实验;如果把它拍下来,就是一种很好的、现成的网络视频营销手段。结果有一天,当公司市场总监乔治·兰特突发奇想,决定要把这些古怪的测试过程录下来后,汤姆·迪克森立刻觉得很有价值。
就这样,他们在视频中把所能想到的东西如大理石、人造钻石、扑克、火柴、打火机、灯泡、手机、生蚝、高尔夫球杆、棒球、50颗弹珠、iPod、摄像机等等,一样样塞进桌上放着的那台搅拌机里进行搅拌,然后把它拍成视频传到网上。在每一段视频的开头,汤姆·迪克森总会戴上防护眼镜问上一句“(这东西)搅得烂吗?这是一个问题。”当然,实际上这些都不是问题,因为搅拌机把它们搅烂后会呈现给你看,事实胜于雄辩。
例如,一台苹果牌iPod随身听被汤姆·迪克森拿在手里,穿着白大褂、带着黑框护目镜的他很像一个科学家。他一边矫情地说:“我喜欢我的iPod随身听,它能做好多事情,但是它搅得烂吗?这是个问题。”而就在所有观众希望他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二话没说就把它放进了搅拌机里,然后盖上盖子,20秒钟时间的吱吱嘎嘎声之后,这台随身听就变成了一堆冒着黑烟的金属粉末被倒在桌子上,并且还正在冒着烟雾。汤姆·迪克森揭开搅拌机的盖子,说了句“冒烟了,别去闻”,于是所有人都知道这台iPod已经被搅烂了。
他们在制作、上传了近30段视频后,为了增加趣味性,开始根据网民反应不断更换试验品,目的是希望能在消费者中加深品牌和市场认知度。具体做法是:他们在公司网站上设立一张表格,向网民征询哪些东西可以接下来用来作为实验对象。无论谁有什么好的建议,都可以通过填写这样一张表格并写明原因,提交给公司网站;只要他们觉得合适,就会照办。
而所有这一切,费用加起来只花了50美元。那是乔治·兰特注册了一个网址,然后为汤姆·迪克森买了件白大褂,以及实验所需物品如园艺耙子、一只烤鸡、一套麦当劳巨无霸套餐等的所有费用在内。
2006年10月30日,他们上传的第一个视频是将大理石放到搅拌机里的情形,把它作为开头炮。要知道,许多人家里的搅拌机可能连冰块都没法弄碎,而这个神奇的搅拌机居然能搅碎大理石,这一下子就引起了消费者的轰动。果不其然,这段只有短短56秒的视频很快就在You Tube上名列点击率排行,并被其他网站分享转载,仅仅一个星期后视频总点击率就达到令人咂舌的600万次。
从此以后,布兰泰就开始陆续推出系列化网络视频,平均每10天就会寻找一样新玩意,按照过去的风格搅烂后,拍下来传到网上。很快地,就上传了73段视频。虽然这些视频的情节和结果大同小异,但消费者依然争相观看,并乐此不疲。仅仅是搅烂iPod的那段短短不到2分钟的视频,2006年12月13日上传到You Tube后,两个月内的点击率就近270万次。并且毫无悬念的是,观众在无不被那台搅拌机征服的同时,会纷纷点击节目说明中的网址去看个究竟。
“搅得烂吗”的系列视频上网后,汤姆·迪克森先后应邀上了美国国家广播公司的早间谈话节目“今日”和午夜谈话节目“今夜”。在前面这个节目里,他的实验对象是一只烤鸡和一听罐装可乐的混合物;而在后面这个节目里,他搅拌了一个钉耙柄。除此以外,美国《华尔街日报》《商业周刊》《福布斯》杂志等媒体,也对该系列视频进行了报道。
数据表明,在这些“搅得烂吗”系列视频上线后的一个月内,该产品的网上销量比过去最高月份暴涨4倍;后来的总销量增长了7倍,从而创造了公司创建以来的最好业绩。与此同时,公司还从视频网站广告、各类商业演讲、合作推广品牌等活动中获益近10万美元。不但完成了公司营销部门从成本中心向盈利中心的角色转变,该系列视频也被营销界称为“最好的虚拟营销手段”。
营销要点
布兰泰网络视频营销的成功秘诀在于,充分针对消费者的好奇心,在把一台普通搅拌机化身为无所不能的“搅拌金刚”时,用出人意料的表演内容迅速并持久吸引消费者关注,让他们在会心一笑之中记住该产品的强大功能。而更神奇的是,所有这些制作几乎没有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