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1 / 1)

中产阶层 严行方 3110 字 5天前

和谐社会是一种理想社会状态,也是一个动态的利益协调过程。随着时间推移,国家政策的变化、个人努力的不同,都会导致中产阶层群体发生一系列变化及分化——原来不是中产阶层的,会加入中产阶层队伍;原来跻身于中产阶层队伍的,也会向上、向下流动,变成非中产阶层。对于政府来说,要努力扩大中产阶层群体;对于个人来说,要努力创造条件跻身于中产阶层,并向上流动。

我国中产阶层发展现状,主要表现以下4个方面:

越来越富,关键在于基础扎实

俗话说:“财富也会滚大堆”。这是中产阶层分化的主要特征之一。

本书前面已经指出,虽然目前我国中产阶层还只有一代,可是中产阶层的一个特征是,它具有代际继承趋势,“龙生龙、凤生凤”现象比较明显。这种现象除了表现在职业上,同样表现在财富上。

关于这一点,现在已经能够看出端倪。这就是说,有钱的人会越来越有钱,因为他们的财富基础扎实,并且更善于投资理财。

下面举一个实例来加以说明:

家庭现状

32岁的北京市民刘先生,在一家外资企业当工程师,月收入1万元,另外有每月1000元左右的住房补贴,年终奖1万元。妻子比他小6岁,是一位音乐教师,月工资3500元,年终奖3000元。两人婚后1年多,还没有生小孩。每月基本开销稳定在4000元左右。

结婚前,两人利用自身积蓄及双方父母的支持,在市中心购买了一套95平方米的婚房,价格80万元。投资8万元与朋友合开了一家咖啡馆,每月分红4000元。同时,刘先生的父母将一套价值16万元的老式公房,过户给儿子。目前这套房子正在装修。

去年末,刘先生在市中心贷款购买了一套45平方米的酒店式公寓,总价58万元,今年10月交房,每月需要归还贷款3500元。他们计划拿到房子后就租出去,赚取租金收益。

平时家中保持2万元活期存款、15万元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年终可得银行利息3000元。除此以外,他们有7万元开放式基金,计划把它作为长期投资对象。妻子购买的商业寿险,每年费用4000元。

刘先生夫妻两人做事都比较谨慎,考虑周到,生活并不奢侈,也不喜欢张扬。妻子计划在28岁前生育。设想购买一辆价值10万元的私家车。

专家分析

针对上述情况分析,刘先生夫妻俩每月收入为:丈夫工资10000+妻子工资3500+咖啡馆分红4000+丈夫住房补贴1000=18500元。扣除每月基本开销4000元,归还银行贷款3500元,每月可以结余11000元。

到了年末,年度性收入有:丈夫年终奖10000+妻子年终奖3000+存款利息3000=16000元。扣除妻子的商业保险费用4000元,纯收入为12000元。

刘先生一共有3套房产,其中2套将来可以出租,预计每月租金在3500元左右。

综上所述,全家每月纯收入11000+3500=14500元,年度性纯收入12000元,全年纯收入18.6万元。这样的收入水平对于年轻夫妻来说,已经是绰绰有余了。考虑到夫妻双方事业正处于上升阶段,妻子的工作又相对稳定,除非有意外发生,否则在将来5~10年内家庭收入水平会呈现出稳步上升态势。

从家庭资产方面来分析,目前的总资产有住房80+旧公房16+酒店式公寓58+咖啡馆投资8+活期存款2+定期存款15+开放式基金7=186万元,总负债40万元,净资产146万元。资产负债比率为40/186=21.5%,比较合理。在总资产中,房产154万元,占82.8%;银行存款2+7=9万元,占9.1%;开放式基金7万元,占3.8%;其他(咖啡馆投资)8万元,占4.3%。

不难看出,整个家庭的主要资产是房产,而这些房产位于市中心,面积小,升值潜力较大。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刘先生今天的中产生活,是建立在原来比较扎实的家庭经济基础之上的;明天的中产生活将会更好。显而易见,这是普通下层阶级难以望其项背的 2。

越来越穷,关键在于教育缺陷

中产阶层群体没有“终身制”。原来不是中产阶层的,经过努力,可以进入中产阶层;原来是中产阶层的,也可能会因为某种原因退出这个行列。更不用说,中产阶层收入标准的最高档和最低档相差8倍,其中还有一个上、中、下之别呢。

就目前而言,中产阶层群体在全球都有萎缩趋势,原因主要在于一部分中产阶层所受的教育和观念,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要求,从而导致被时代淘汰。

在我国,由于中产阶层还处于第一代,这种发展趋势还不明显。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这里我们以英国、美国为例来加以参考。

英国中产阶级的滑落

据英国家庭消费跟踪调查,1979~1994/1995年,英国家庭人均每周收入从208英镑上升到了286英镑,而收入水平在这平均线以下的家庭成员占总人口的比重,也从59%增加到了62%。这表明,英国中产阶级人数在缓慢上升的同时,其内部也在不断发生分化,一部分中产阶级正在向社会底层滑落,加入贫民大军的行列 3。

据报导,这些滑落到社会底层的中产阶级大约有380万人,约占英国中产阶级人口总数的14%。这些人曾经都是社会上具有一定地位的中产阶级群体,有着一份体面的工作,如教师、护士、经理、社会工作者、律师、音乐家等,当然,还包括一些有社会地位、却很少或根本不工作的人。由于生活水平严重下降,他们不仅无法维持原来无忧无虑的生活,甚至连维持生计都成问题。据统计,他们每人平均周薪为114英镑,在最低贫困线以下 4。

究其原因,主要有家庭经济条件恶化、社会失业率上升、家庭破裂、个人健康状况恶化和养老金不足等问题,但最根本的原因是随着信息化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这些中产阶级群体所受的教育越来越不适应时代要求。一方面观念落后,另一方面又缺乏时代需要的正规教育和培训。在这些滑落到底层的中产阶级人群中,只有6%拥有大学文凭,1/3没有读过大学,1/4的人根本没有从学校正常毕业 5。

经过如此分化,中产阶级中的上层和上流社会之间的界限已经非常模糊;可是其下层和工人阶级之间,仍然存在着一道无形的沟壑。形成这种巨大差别的原因和表现,在于是否接受过良好教育。

美国中产阶级的挤压

美国曾经被称为“中产阶级的大本营”,而大半个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美国出现了所谓“中产阶级挤压”——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收入下降,以至于沦为下层阶级,甚至出现了“‘中产阶级美国’的终结”的警告。

例如,原属通用汽车公司的美国最大的汽车零件制造商戴尔菲公司(Delphi Corp.,又译德尔福公司)宣布破产重组。重组生存的重要条件是,要求3.4万名工人的每小时工资,从目前的30美元锐减到10美元。毫无疑问,这样一来,这些中产阶级马上就进入贫困阶层。如果这家企业破产,还会因此降低34万多名雇员以及更多退休员工和家属的生活水准;如果不破产,这样的费用水平谁能保证维持多久 6?

研究表明,几乎所有被淘汰的中产阶级,都是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蓝领工人。因为美国中产阶级的职位,需要以高等教育和专业知识为背景。可是在美国成年人中,具有大学学位的比例不到30%。更要命的是,由于教育费用飞涨,贫民阶层中上大学的比例不到9% 7。

美国外交政策历来受利益集团的驱动。以蓝领工人为代表的美国中产阶级生活水准下降,他们就怪罪于中国出口商品价格过低、人民币汇率过低,这就是“中国经济威胁论”、“中国军事威胁论”出笼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我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杨宜勇在2005年1月27日举行的“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上警告说:2010年以前,中国的收入差距会继续放大,中等收入人群继续缩小,有可能因此演化成社会问题 8。

个税改革,没有达到预期目的

中产阶层队伍的分化和整合,与个人调节税的征收管理是否到位有很大关系。因为个人调节税是直接牵涉到扩大还是缩小中产阶层队伍的有效杠杆之一。

网上调查表明,截止2005年11月1日,搜狐财经举行的个人调节税改革满意率调查共有47991人参与,但只有19.08%对个人调节税改革方案表示满意。同一天公布的个人调节税起征点调整调查结果也表明,我国的个人调节税调整在税收公平、调整贫富收入的作用上,并没有得到社会普遍认可 9。

究其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现行个人调节税法和原来比较,只是让广大工薪阶层纳税人(平民阶层)“少交了三五斗”,仍然没有改变工薪阶层作为个人调节税主力军的畸形事实。可以说,只要个人调节税的主要征收对象是工薪阶层,改革就没有达到原有目的。

资料表明,个人调节税的起征点从800元提高到1600元,大致上可以使工薪阶层的纳税面从60%下降到26%。表面上看,工薪阶层的纳税人数减少了,可是由于税率没有调整,工薪阶层中的中高收入人群总体税赋并没有减轻。

其次:扣除标准粗放化,起征点“一刀切”,不利于平民阶层。

从国际上看,个人调节税征收的世界通行立法原则是税前基本生活成本扣除。这种扣除,绝不会是“一刀切”。在德国,起征点每年都要调整;在美国,起征点随着个人收入增加按比例减少,当收入达到一定程度时,每分钱都要纳税;在印度,妇女的个人调节税起征点高于男性。从我国看,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非常大,又怎么是“一刀切”能够实事求是反映问题的呢?更何况,我国起征点的“一刀切”,扣除项目基本上是生活成本加上三险一金,家庭生活中最大的开支项目教育、医疗、购房、保险、赡养支出等都不在内。

最后,个人调节税的税率调整被一再忽视。与调节税的起征点相比,税率调整更能真正发挥税收的调节杠杆作用。

从总体上看,减少税率级数、降低税率是改革大方向。调查表明,我国最富裕的20%人口,他们上交的个人所得税还不到全国个人调节税总额的10%。难怪有研究认为:“中国富人税收负担几乎是世界上是最轻的,个税对于收入分配调节几乎失灵” 10。

现行税率并不利于中产阶层人群藏富于民。正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国家信息中心战略研究处处长高辉清所说,个税改革应该重在体现公平,“富人缴纳应缴的税”是个人调节税改革成功的前提 11。

收入悬殊,将是一个长期问题

可以说,无论什么社会形态,收入分配差距始终是人们最关心的事。在我国目前,贫富差距已经达到临界点,显然这对中产阶层的成长不利,对和谐经济、和谐社会更不利。然而应当看到的是,收入悬殊问题将是一个长期问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

收入悬殊问题是一个长期问题

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研究,我国目前仍然处于经济转型期,而经济转型期的特点是:人们对政府的社会保障和实现社会公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公共政策越来越成为整个社会的热门话题。如果分配不公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到位,就一定会引起比较强烈的社会不满情绪。

不平等的发展阶段,是所有发展中国家和所有发达国家都要经历的阶段,由于体制原因,这个阶段在我国有可能拉长。因为我国的特殊情况是,社会不平等的原因主要是体制问题,是因为腐败、因为权利分配不公 12。

他认为,收入差距拉大的根源,在于我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过去占劳动力80%的农业劳动力,在全民实现温饱以后,已经不再成为收入增长的源泉。改革开放以来,已经有40%的农业劳动力从农村中转移出来,还有40%留在农村。

而根据我国国情,农业劳动力有两三亿就足够了。如果剩余劳动力无法转移出来,他们的收入就无法增长,就只能是弱势群体。

大量农民工的存在,在劳动力市场决定工资水平的规律下,城市中就必然会存在扣发工资、停发工资问题。只有到了将来有一天,农村劳动力都实现了充分就业,他们的工资水平能够得到逐步提高,贫富差距才能缩小。而这个过程,在我国可能需要30~40年 13。

为了解决贫富差距问题,政府不仅要把着眼点放在收入分配上,更要考虑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问题,这是我们作为一个落后大国必须思考的根本性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中产阶层队伍就不但不会壮大,而且还会成为一盘散沙。

分化的表征是家庭负担加重

中产阶层内部分化的表征是家庭负担加重。也就是说,当中产阶层感到生活负担力不从心时,就预示着他们即将滑落到贫民阶层。而谁都不能保证,中产阶层中的某些人就没有这一天。

例如在美国,最近30年来,“收入两极化”趋势越来越严重。从1979年到1997年的近20年中,税后收入最高的1%家庭,收入增加了157%;中等收入家庭,收入只增加了10%;而贫困人口家庭,收入反而下降了。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因此认为,美国中产阶级社会已经远去。

当然,也有一种观点认为,这种分化显示了上层社会和贫困人口平均差距在增加,而中产阶级的平均数依然保持在原有水平。也就是说,中产阶级作为一个整体,其收入在社会所处的水平并没有明显变化 14。

另据《今日美国报》报导,大约在30年前,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只靠一个人收入就可以维持;而现在,必须两人共同打拼才能跻身于中产阶级行列。

不过应当承认,西方国家中产阶级家庭的收入滑坡,并不表明他们就要流浪街头。由于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分化后的中产阶级仍然可以过得很好。

例如在德国,如果承担养家责任者的每月纯收入低于300欧元,这个家庭就可以申请福利救济。这个数字根据家庭规模等因素而变化,对单身母亲和残疾者设置的门槛更低。

如果救济申请得到批准,申请者必须证明自己已经花光了积蓄、卖掉了比较值钱的物品如汽车,然后,政府会负责你的全部房租、部分电话费以及大部分交通费。

在目前,德国人的救济品包括所租房子的重新装修费、新游泳裤、慢跑服、足球鞋、**、结婚戒指、每年一件新胸罩、熨斗、橡胶鞋、洗衣机、新手表、凉鞋、电视机、睡衣、组织孩子生日聚会的费用、有音乐天才的孩子使用的乐器、拖鞋……甚至还有“伟哥” 15。

不难看出,德国的穷人仍然可以过着浪漫生活。相比之下,中产阶级的生活有多么“奢侈”就可想而知了。这就是国情的不同。

1 《未来15年2~3亿农民迁入城镇居住,部分成中产阶级》,2005年10月12日新华网。

2 本案例参考了:《年轻白领晋升中产的招数》,2005年5月23日搜狐财经。

3 转引自周晓虹:《全球中产阶级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4 同前。

5 同前。

6 于时语:《美国蓝领中产阶级衰亡和美中关系》,2005年10月23日新加坡联合早报。

7 同前。

8 刘宝强:《中国最富人群人均年收入24万,中产8至16万》,2005年1月28日新京报。

9 王子恢:《个税法修订的三个缺憾》,2005年11月3日南方周末。

10 王子恢:《个税法修订的三个缺憾》,2005年11月3日南方周末。

11 高辉清:《“富人缴纳应缴的税”是个税改革成功前提》,2005年9月28日新华网。

12 樊纲:《政府要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缩小分配差距》,2005年8月30日中国经济时报。

13 同前。

14 张静春:《隐秘的巨型城堡——美国中产阶级》,2004年4月环球。

15 杨宜勇:《海外中产阶级启示》,2004年7月15日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