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回放】(1 / 1)

一位小学老师眼看孩子们在课堂上昏昏欲睡,注意力无法集中、学习效果差,感到心急如焚。突然,他灵机一动,在接下来的一节数学课上,大胆改革了课堂教学方式。

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是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上课时,老师带了一只又大又圆的红苹果和一把水果刀走上讲台,很快就吸引了孩子们异样的目光,一个个眼里充满了好奇。

老师用刀对苹果切了一刀,很快,一个“面”就出来了,然后让孩子们轮流上台用手摸一摸,感觉一下。虽然苹果表面的液汁还黏糊地渗着,可是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要上台亲自体验一下,没有摸到的孩子还感到非常遗憾。

看完后,老师又对苹果切了第二刀,2个面相交的地方就形成了一条直线,从而引出结论说:“2个面相交形成棱。”孩子们又是一阵争先恐后地上台用手摸。

紧接着,老师又对苹果切了第三刀,3个平面两两相交,形成了3条棱;3条棱相交于同一个点,形成了顶点。

这种直观的实践操作,不但让孩子们明白了面、棱、顶点的概念,而且非常容易理解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

最后,老师让孩子们根据书后的模型图,动手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孩子们一边动手制作,一边了解到了长(正)方体的展开图的样子,纷纷观察、总结出了长(正)方体的特点,找出了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且得出了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的结论。

可以说,这节课的内容虽然很简单,孩子们也是第一次接触立体图形,可是由于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习效果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