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学家、桐城派奠基人戴名世(1653~1713),从小聪明过人、记忆力强。因为家里很穷,没有钱买书,他只好到处借书看。当他得知同乡潘木崖先生家里有万卷藏书时,便前去借阅。
潘木崖早已听说过戴名世才学超人,所以一见面就以联语发问:“借米可充饥,借钱可治贫,君子欲借书何用?”戴名世脱口而出:“学经以明道,学史以晓义,晚生唯学问是求。”潘木崖一听满心欢喜,所答不仅言之有理,而且对仗工整,于是就让他进书房阅读。
潘木崖藏有秦汉史书几十卷,都放在一个书箱里,全都对他开放。戴名世吃完晚饭后说,明天他还有事,所以只能夜读了,请给予方便。潘木崖满口答应。
戴名世第二天早晨从书房里出来后,向潘木崖告辞。潘木崖问:“你昨天夜里读了哪卷书?”戴名世回答说“全读完了。”潘木崖感到十分惊讶,于是便要考考他,没想到戴名世背诵如流、无懈可击。
潘木崖惊讶地问:“你怎么能在一夜间就读完那几十卷书呢?”戴名世笑笑说:“晚生读书一目十行,过目能诵也。”潘木崖连声称赞道:“奇才!奇才!”
戴名世确实是一大奇才。如果今天谁有这样的记忆力,恐怕任何考试考高分都不成问题,因为我国的中考、高考考的基本是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