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三房初小读完,我们不得不转到铁路旁边的西宅小学,每次上学必须穿越沪宁双轨铁路,上下学也要在铁轨上踱上一小段。西宅之所以称为宅,想必以前是个富裕的地方。偌大的一个村,划给华光、群新两个大队管理,有宅东、宅西、宅南、宅北4个小队。村中央有两棵高耸入云的银杏树,是无锡地区最古老的银杏树。每次经过,我们都要围着玩会儿,一直羡慕班上的一对双胞胎住在树旁的村子里。一次放学后,就在银杏树旁的另一位同学家偷尝了上海凤凰牌过滤嘴香烟。好奇心实在诱人啊。
过银杏树旁的石桥就到了学校。深宅大院的学校让人仰慕,沿着石牌坊下的台阶跨入学校,一种威严和神秘迎面扑来,让人顿生敬畏。我们是转过去的学生,一个个怯生生的,仿佛走亲戚一般,开始慢慢地融入这个新环境。我那时候算是用功的一个,评上了学习标兵,跟着金友仁老师走了一个多小时路,去街上照相馆拍了一张标兵照,贴在橱窗里。那是我第一张照片,学校给了我一张,胖嘟嘟可爱的模样,后来几次搬家就找不到了。我还到低年级的班去演讲,都是由班长过来请的,从此成了学校的名人。后来,我的语文成绩和中心小学的一位女同学并列全乡第一,引起西宅小学不小的轰动。
说是标兵,其实,在西宅小学调皮捣蛋的事还是干了不少的。不过话说回来,农村里的小男孩,有哪个不调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