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阅读】 三地合作社借新还旧(1 / 1)

庞氏骗局 严行方 562 字 1个月前

2007年7月,河北省隆尧县的巩某创建了“三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在隆尧、柏乡县等地许诺社员“花钱的时候花一半,进钱的时候翻一番”,入股1万元可得到100袋面粉,除此以外4个月利息30%、一年利息100%,如想退出不但可以返回本金和利息,而且已经被使用的面粉就算是免费赠送。如此优厚的条件,被农民们当作“救世主”一样来看待,于是争先恐后地要求加入三地合作社。

刚开始时业务并没有太大的气色,直到2011年开始三地合作社宣称开发出了拳头产品富硒小麦,形势才急转直上。当时河北省地质调查院在全省发现了3468平方公里的富硒土壤,三地合作社的农地大多位于这一地带。人类每天食用一定量的含硒食物能够增强免疫力,于是三地合作社并在这上面大做文章,说培养出的有机农产品富硒小麦是“抗癌之王”、附加值非常高,在北京市场上每500克能卖到10元钱。而实际上,当地的小麦确实含硒量高,但过去一直是这么高,价格却一直是每500克2元左右。更何况,三地合作社没有实体,他们只管收钱不管生产,说句不好听的话,这样的小麦价格再高也与它无关。虽说三地合作社也承包了部分土地,但从来只做亏本买卖。例如,他们从农民那里用每亩1700元的价格承包下来,却转身以1000元的价格再承包给私人。

但巩某的个人魅力及高回报率,使得参与者对富硒小麦高额利润所画出来的大饼深信不疑。巩某“中国诚信企业家”“新农村时代建设先锋”“新农村建设致富领袖人物”等光环戴在他头上,不由得使人不信,虽然这些称号都是民间团体协会颁发的,但农民们并不特别在意这一些,他们只知道这是个“带领农民共同致富的大好人”。

三地合作社的实质就是庞氏骗局。它采用人拉人战术,各地都有分社社长,每个村都有代办员,代办员每收到一笔股金就能获得3%至5%的提成,有的社长在石家庄、北京等地购买商品房一买就是一连排。但由于它根本没有实体项目,所以根本谈不上有盈利,违反了农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筹集资金和服务对象都要严格限定在本社成员、主要服务农业生产,不得向外部自然人、法人筹集和发放资金的规定。它只是采用收取下一个社员的本金来偿还上一个社员的盈利,时间一长资金窟窿必然越来越大。

截至2013年10月末,三地合作社社员遍布周边13个县市,入社农民超过13.5万户,融资高达81.68亿元。而这时候已经出现了崩盘迹象,一些农民因为家里盖房或结婚急需用钱,三地合作社却拒绝兑付本息。这样的事情越来越多,便出现了群体性恐慌,最终引起各地警方的重视。2014年12月,三地合作社骗局终于坍塌,波及到全国16个省市。[1]

[1]张庆宁:《80亿!农合社庞氏骗局》,载《经济观察报》,2015年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