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时候需要用到某种机械设备,可是实际所用的时间又不长,这时候要把它买下来吧,会觉得不合算;更要命的是,这种机械设备的价值很高,根本不可能有钱去买它;当然,也有一种情况是这种机械设备从长期看是需要的,但归根到底还是没钱买。
这时候怎么办?租赁融资方式就可以派上好用场。
租赁融资是现代租赁的主要模式。现代租赁与传统租赁的最大区别是,传统租赁是供需双方直接发生关系,说穿了就是我直接租给你;而现代租赁则是租赁已成为一种产业,金融资本与工业资本在信贷环节上实现了相互融通,因为在它的中间夹杂着一家租赁公司。
也就是说,这时候如果你要得到机械设备、土地等,可以不必花钱购买,也不必四处打听有谁可以出租,而是只要询问租赁公司,通过租赁融资方式就能得到满足。就在你打听有没有租赁公司有你需要的这种设备时,说不定它们就有信息,知道哪家工矿企业有这种设备闲置,或者租赁公司自行购买这种设备来专门对外进行出租呢。
现代租赁业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的,20世纪50年代美国就出现了最早的租赁公司。租赁公司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把你所需要的机器设备租给你独家使用,收取一定的租金,这对满足小微企业的设备需求、提高技术水平能解燃眉之急。
容易看出,对于租赁公司来说,它买下这种设备的目的就是为了对外出租、收取租金;而对于你来说,通过这种方式租赁设备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融资,即满足这种设备的使用需求,而不是想得到这种设备(拥有所有权)。因为单从费用看,如果租期较长(譬如在1年以上),租金可能就是不便宜的。
租赁融资的一般程序是:
一是核算租赁成本
对于企业来说,需要机械设备时本来可以有两种选择,既可以购买,也可以租赁。有了租赁融资的选择后,不能抱着一种有钱就买、没钱就借、借不到就租的简单思维来决策。理性的做法应该是,充分考虑企业的财务状况、融资成本、投资风险、资产结构,看哪种方式经济上更划算。
衡量租赁融资综合成本,主要是看两点:一是税收,二是成本高低。从税收角度看,我国税法规定,承租人每期支付的费用中设备价款部分不能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支付的利息费、手续费可以在税前列支,这样就能起到节税作用。从租赁融资成本与设备购买的成本比较看,主要是考察这两者的现金流量现值,通过这种方式来比较优劣。
二是选择租赁对象
接下来,需要租入设备的企业就要开始选择租赁对象了。首先是向租赁公司提出申请,接受租赁公司的资料审核和项目评估。在这过程中,你同样需要考察租赁公司的可靠性,主要是单位信誉和售后技术服务。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出租人不能按照合同约定提供机械设备,或者提供的设备规格、性能不符,到时候影响你的正常生产经营,这损失可能就大了。另外一种情况是,许多机械设备需要专门的维修力量,如果设备坏了不能及时得到维修,就会影响你的生产和产品质量,以及合同的履行。
三是确定租赁设备
在得到租赁公司同意后,你要认真考察、确定租赁设备。主要是考察这种设备的规格、型号、性能、技术要求、价格、质量、交货日期是否能完全满足你的要求,而又不过分浪费。在这方面,需要进行货比三家,包括对设备的比较、对租赁公司信誉的比较、对租金费用的比较。
一般来说,越是更新设备快的机械设备如电子产品等,租赁期也应该越短;发挥效益缓慢的项目如交通运输工具等,租赁期可以适当延长。
四是进行租赁谈判
这需要由出租人、承租人和供货商三方一起坐下来谈判,内容包括技术谈判、商务谈判、租赁谈判等,最终由出租人和承租人双方签订合同。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承租人想改变主意买下这套设备也是可以的,这时候可以继续与供货商协商,签订购买合同。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两种可能:一是租赁期限长,算一算付出的租金也差不多有购买价格甚至要超过购买价了(租金费用肯定要高于设备折旧的),这时候买下来更合算;二是承租人本来就想购买这种设备的,只是因为资金暂时没到位才改为租赁融资的,现在资金已经到位了,所以也就改变主意想买下这设备了。
五是交货验收
在一般情况下,由于机械设备比较沉重,并且其使用对象是特定的,所以这些设备一般都会存放在供货商那里。也就是说,这时候承租人是要到供货商那里去提货的。
由于机械设备在运输途中可能发生意外,尤其是长途运输中可能会遭遇水灾、火灾、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从而造成供货商不能及时供货、承租人不能实现预期利润,所以有必要及时办理租赁保险。
六是租赁融资一般不能提前解约
也就是说,当你签订了租赁融资合同后,一般不可以单方面提出退还租赁设备、提前终止合同,否则就会打乱出租人和供货商之间的租赁计划。
需要指出的是,租赁融资不仅仅包括小微企业租用别人的生产设备;同时也包括,当你有闲置设备需要对外出租时,同样可以委托租赁公司对外出租、收取使用费。这样两者结合,就把这项融资活动给搞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