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吃点苦(1 / 1)

现在的孩子大多由父母、爷爷奶奶宠着、爱着,泡在糖罐里,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难以经受风吹雨打,而这样的孩子也很难适应未来“优胜劣汰”的残酷竞争。因此妈妈们应该在孩子小的时候,有意识地让他们吃点苦。很多年以前,一个1周岁左右的小男孩,被年轻的妈妈牵着小手来到公园的广场前,要上有十几个阶梯的台阶了。小男孩却挣脱开妈妈的手,他要自己爬上去。他用胖胖的小手向上爬,他的妈妈也没有抱他上去的意思。当爬上两个台阶时,他就感到台阶很高,回头瞅一眼妈妈,妈妈没有伸手去扶他的意思,只是眼睛里充满了慈爱和鼓励。小男孩又抬头向上瞅了瞅,他放弃了让妈妈抱的想法,还是手脚并用小心地向上爬。他爬得很吃力,小屁股抬得老高,小脸蛋也累得通红,那身娃娃服也被弄得都是土,小手也脏乎乎的,但他最终爬上去了。年轻的妈妈这才上前拍拍儿子身上的土,在那通红的小脸蛋上亲了一口。

这个小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第16届总统的林肯。他的母亲便是南希·汉克斯。相信,在国内,我们将很难看到这样的一幕。中国的妈妈们,因为自己小时候吃了不少苦,因而打定主意坚决不让孩子再吃苦,她们总是千方百计地满足孩子,保护孩子。一些孩子甚至上了高中还不会洗衣服,不会照顾自己,所有跟“吃苦”有关的事全由妈妈代劳。然而,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说实话,只能培养出孩子的一些娇气,只会令他们更依赖父母。

在某夏令营活动中,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按照计划,60名孩子要长途步行40公里,途中自己做饭,搭帐篷,行程是3天。可在第一天上午,就有6个孩子哭着给家里打电话,抱怨说太艰苦了,要背着很重的包走那么远的路,而一个女孩则哭着非要爸爸马上来接她。结果到终点时,60名孩子只剩下37个,其余的孩子都因为吃不了苦,中途放弃了。随团的一位医生感叹地说:“现在的孩子太娇了,现在连这么一点苦都吃不了,以后到社会上怎么办啊!”这样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可一些妈妈仍在执迷不悟地“保护”孩子,生怕孩子受罪。然而,就在许多妈妈挖空心思地满足子女的各种要求时,美国人却千方百计地对他们的孩子进行“吃苦教育”。为了让孩子了解过去困难的日子,美国一家学校给孩子们做了“忆苦饭”,结果,孩子则面对当年大人吃过的黑面包嚎啕大哭,拒食3天。校方毫不动摇,第4天,孩子终于咽下了这顿忆苦饭。在美国的许多孤岛或森林里,人们常常可以看见美国小学生的身影。他们在没有老师带领的情况下,面对着既无水源又无淡水的可怕的自然界,安营扎寨,寻觅野果充饥,捡拾柴草,寻找水源,自己营救自己。一位孩子参加野外训练归来后,感慨地对老师说:“我以前以为供我们享受的一切现代化设施都是本来就有的,荒岛的历险才使我明白,人生来两手空空,一切都是劳动创造的。过去老师讲劳动光荣,我们没什么感觉,如今才真正理解了这个词的含意。”

而日本的家长也说:“在送给孩子幸福之前,先要送给他们苦难。”在日本的幼儿园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每逢冬天,孩子都要赤身**于风雪之中滚爬跌打一定的时间。天寒地冻,不少孩子嘴唇冻得发紫,但在一旁的家长们个个硬着心肠,没有一个上前搂住自己的孩子。他们知道,这样不仅换来孩子真正的健康,而且还能锻炼孩子面对艰苦与挫折的意志。

能吃苦中苦,方得甜上甜。一些教育学家建议家长们运用“苦磨计”教育孩子,多给孩子吃些苦,让孩子体会生存的艰辛,逐步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坚韧不拔的生存毅力。30岁的陈女士儿子多多6岁了,有一天赵女士带他去剧院看演出,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了,多多嚷着肚子饿,要回家吃晚饭,没想到车子偏偏坏在了半路上,怎么办呢?赵女士想了一下,就对儿子说:“多多,现在离咱们家只有3公里左右了,妈妈打电话叫人来把车拖走,咱们走回家去吧!”多多不高兴地说:“妈妈,好饿啊!咱们打车回去吧!”“不行!”赵女士一下子严肃起来:“这么点苦都吃不了吗?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还曾饿着肚子走十几里山路呢!”于是母子俩开始沿着马路往家里走,3公里的路整整走了一个小时。有人问赵女士为什么要这样做,她回答说:“为了让孩子能够吃点苦。”美国的芭贝拉·罗斯说:“父母必须让孩子知道,在成长的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成功往往是与艰难困苦相伴而来的。”儿童教育学家们普遍接受的一种观点是:战胜生活中挫折和困难的勇气,是在童年时开始树立和发展的。因此为了孩子着想,父母们必须尽早对孩子进行吃苦教育,让他们自小受到艰难困苦的磨练,有了吃苦精神孩子们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0岁的妈妈们,出生在80年代的我们或许在儿时吃过不少苦。当步入社会以后,面对着社会上的困与难、累与苦,你是不是曾暗自感谢儿时的那些“苦难磨练”呢?如果没有这些,你自问是否能经受得起人生中的种种挫折?那么,请让我们的孩子也吃一点苦吧,这是对他们的一种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