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论语·公冶长》
【解意】
季文子每件事都考虑多次之后才行动。孔子听到后,说:“考虑两次就可以了。”
1964年,松下通信工业公司突然宣布不再做大型电子计算机。对这项决定的发表,大家都感到震惊。松下已花几年的时间去研究开发,投进了十几亿元的巨额研究费用,眼看着就要进入最后阶段,却突然全盘放弃。松下通信工业公司的经营也很顺利,不可能会发生财政上的困难,所以令人十分费解。松下幸之助之所以会这样断然地做决定,是有其考虑的。他认为当时公司用的大型电脑的市场竞争相当激烈,万一不慎而有差错,将对松下通信工业公司产生不利的影响,到那时再撤退,就为时已晚了,不如趁着现在一切都尚有回旋余地,捉住目前最好的时机。事实上,像西门子、RCA这种世界性的公司,都陆续从大型电脑的生产线撤退,广大的美国市场,几乎全被IBM独占。像这样,有一个强而有力的公司独占市场就绰绰有余了。更何况在日本这么一个小市场,就有富士通、日立电器等7个公司在抢滩市场,他们也都投入了相当多的资金,这样,等于是赌下整个公司的命运,松下生存焉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此松下衡量得失后,终于决定撤退。
【释用】
在孔子的思想当中,他并没有表扬季文子的三思而行,相反,孔子认为凡事仔细考虑两次就足够了,三思而行可能会贻误时机。那么,为什么孔子会反对季文子的这种做法呢?因为从当时的知识看,季文子做事属于过于谨慎,顾虑太多,经常会发生各种弊病。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分析,那么孔子的话也不无道理。
凡事不经过思考就立即行动叫作莽撞,往往会导致后患。但是如果想得太多,瞻前顾后,翻来覆去,则更容易让自己陷入犹豫不决的狐疑之中,导致优柔寡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所以,遇事的时候既要想清楚,有所思考之后再行动,又要做到不优柔寡断。
【小语】
在危急的情况之下,我们更应该果断,“该出手时就出手”,敢于冒必要的风险,这样才能够获得成功。如果在关键时刻还犹犹豫豫、畏缩不前,后果真的是不堪设想的。
长久迟疑不决的人,常常找不到最好的答案,而获得成功的最好办法,就是迅速做出如何去做好一件事的决定。能够排除一切干扰因素,并且一旦做出了决定,就不要再继续犹豫不决,以免我们的决定受到影响,在某些情况下,犹豫就意味着失败。
实际上,如果一个人总是优柔寡断,犹豫不决,或者总在毫无意义地思考着自己的选择,那么一旦出现了新的情况就会轻易改变自己的决定,这样的人是成就不了任何事情的,消极的人没有必胜的信念,也不会有人信任他们。但是自信而积极的人就不一样,他们终将成为世界的主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