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论语·为政》
【解意】
孟武伯请教孝道,孔子说:“做父母的一心为儿女的疾病担忧。”
很久以前,有一棵非常大的苹果树,而有一个小男孩每天都喜欢在苹果树下玩耍。他有的时候爬树,吃苹果,有的时候在树荫下小睡……这个孩子是那么的爱这棵树,而树也爱和他玩。时间过得很快,小男孩慢慢长大了,他不再每天来树下玩耍了。
有一天,男孩再一次来到树下,注视着树。树说:“来和我玩吧。”男孩回答道:“我不再是小孩子了,我再也不会在树下玩了。我想要玩具,我需要钱去买玩具。”树失落地说:“对不起,我没有钱……但是,你可以把我的苹果摘下来,拿去卖掉,这样你不就有钱了吗?”男孩兴奋地把所有的苹果都摘下来,高兴地离开了。男孩摘了苹果之后很久都没有回来,树非常伤心。
终于有一天,男孩回来了,树非常激动。树兴奋地说:“来和我玩吧!”“我没有时间玩,我要工作,这样才能养家糊口。我们需要一幢房子,你能帮助我吗?”“对不起,我没有房子,但是你可以把我的树枝砍下来去盖你的房子。”男孩听后非常高兴,他把所有的树枝都砍下来,高兴地离开了。
看到男孩这么高兴,这棵苹果树非常欣慰。可是,从此之后,男孩又很久都没回来,苹果树再一次孤独、伤心起来。
在一个炎热的夏日,男孩终于回来了,树很高兴。树再一次说道:“来和我玩吧!”“我过得一点都不快乐,我现在正在一天天变老,我好想去旅行放松一下。你能给我一条船吗?”“用我的树干造你的船吧,这样你就能够快乐地航行到遥远的地方。”之后,男孩又把苹果树的树干砍下来,做成了一条船。他去航海了,很长时间都没有露面。
过了很多年之后,男孩终于回来了。“对不起,孩子,我再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给你了。”树说。“我已经没有牙咬苹果了。”男孩回答道。“我也没有树干让你爬了。”树说,“我真的不能再给你任何东西了,除了我正在死去的树根。”树含着泪说。
“我现在已经不再需要什么了,我只希望找个地方好好休息。过了这么些年,我累了。”男孩回答道。“太好了,老树根正是休息时最好的倚靠,来吧,孩子,来坐在我身边,休息一下吧。”男孩这一次坐下了,树很高兴,含着泪微笑着……
【释用】
作为父母,当他们决定养育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已经下定了做出重大牺牲的决心,无论孩子出现什么先天疾病,还是后天缺陷,父母都可以包容,因为孩子是他们的责任,更是他们的血脉。但是当孩子长大成人之后,特别是已经到了应该自谋出路的年龄,是不是还应该待在家里,继续由父母养活呢?
找工作,独立生活,计划开支,甚至交朋友,买房子成家,这些都应该是成年子女完全能够自理的事情,如果一天到晚还让父母为这些事情操心,还需要替你张罗,替你出钱、出力,这样就太过分了。
为人子女,其实有的时候应该心里明白,哪些事可以让父母为你操操心,哪些事应该独立解决,再也不能给父母添麻烦了。
【小语】
孔子和孟武伯之间这段关于孝道的对话,其实也包含了对于成年子女的事,哪些还是父母免不了会操心之类内容的论述。而其实只有一项,就是子女生病了,父母免不了要担忧,但在其他方面就不要让父母操心了,如果做子女的能够做到这一点,就是孝。
但是,往往有的人做不到这一点,而且他们不仅不以此为耻,反而是无动于衷,漠然视之。
但是,作为父母却从来没有过抱怨,他们能给予子女一种完整、无私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