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论语·里仁》
【解意】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但用不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宁愿不去享受;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用不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摆脱不掉。”
大家熟知的推动香港发展的巨富李嘉诚就是越过一个又一个事业高峰的巨大“原动力”,而这就是他的超人的“创富意识”。
李嘉诚是中国潮州人,受到当地浓厚的家族观念,以及对长上权威的遵从思想的影响。他的父亲早逝更让李嘉诚过早地担当起维持家庭生计的重任。作为长子的李嘉诚,在他的身上每个细胞都充满了财富意识。
而另外一位巨富李兆基对金钱的意识则源自于他的童年时期。李兆基的父亲善于做生意,在中国广东顺德开了间铺子。当时小小的李兆基就经常去父亲的铺子玩,似乎从小就对做生意感到不陌生。
在李兆基小学毕业的时候,他的父亲开了一间银庄,于是他便开始和父亲学习做生意。刚刚开始的时候,李兆基就总是想,“我什么时候才能赚上几打钞票呢?”
渐渐地,李兆基在业务上也慢慢熟悉了,他的口袋里也装进了一些钱。可是就在他开始懂得如何赚钱的时候,他又似乎发现只是钞票没用。后来,李兆基随父亲来到香港。
而他在银庄的经历更让他熟悉兑换业务,于是他就开始进行买卖外汇和黄金。特别是当时澳门具有黄金专营权,李兆基便与何贤等当时在澳门具有一定势力的人进行合作,在黄金买卖中大展手脚,最后终于赚得了第一笔财富。
【释用】
任何人都不会甘心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自己能够富贵而安逸,这其实是人之常情,也是人之本能。
孔子告诉人们,既要坚守仁、义,也可以追求利、欲。但利、欲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不然的话宁守清贫也不去享受富贵。
换句话说,靠不正当的手段攫取财富,是不会有好结果的,更谈不上享受了。希望能过上安康幸福的生活,这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美好愿望。但是孔子告诉我们,追求幸福需要靠正当途径去争取。
【小语】
现如今,确实有很多人通过自身的诚实劳动过上了富裕的生活。无论是政策环境,还是经济环境,都给创业者提供了发家致富的机会。靠自己的诚实劳动获取了大量财富,而又不当守财奴,这也成为了越来越多善良人的梦想。可是,那些依靠坑蒙拐骗贪发家的人,他们虽然拥有了大笔财富,但是他们却无法正大光明地去享受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