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意志力,克服拖延症(1 / 1)

斯坦福大学的米切尔博士曾做过一个考验儿童耐心和意志力的“棉花糖实验”,十几年后,研究者发现那些通过实验的孩子成年后更加成功。多年来,心理学家一直认为智力是预测人生成败的最重要因素。但米切尔认为智力其实受制于自我控制力,“我们无法控制这个世界,但我们可以控制自己如何去看待这个世界”。

那时候,卡罗琳·威茨还是一名四岁的小女孩,她被邀请到斯坦福大学比恩幼儿园的一间游戏房。房间比橱柜大不了多少,里面摆放着一张桌子,一把椅子。有人叫卡罗琳坐在椅子上,从桌子上的盘子里挑一块零食,盘子里装着棉花糖、曲奇饼和脆饼干。卡罗琳挑了一块棉花糖。虽然现在已经44岁,卡罗琳仍然对这种软绵绵的甜食没有抗拒力。一名研究者对卡罗琳说:她可以选择现在就吃一块棉花糖,或者等他出去一会儿,当他回来后,她可以得到两块棉花糖。在他出去期间,如果她等得不耐烦,可以摇桌子上的铃,他会立刻返回,那么她可以立刻得到一块棉花糖,但必须放弃第二块。说完,他离开了房间。

虽然卡罗琳对这次试验并没有清晰记忆,做实验的科学家也拒绝透露关于实验对象的信息,但她有强烈的感觉,自己选择了等待,吃到两块棉花糖。“我很擅长等待,”卡罗琳说,“给我一项挑战或一个任务,那我一定会找到方法去完成它,即使意味着放弃我最喜欢的食物。”她的母亲凯伦·索廷诺更加肯定:“还是小孩时,卡罗琳就很有耐心。我肯定她选择了等待。”比卡罗琳年长一岁的哥哥克雷格也参加了同一个实验。他完全没有表现出妹妹的坚韧。他对那个实验倒是记忆犹新:“在某个时刻,我突然想到房间里只有我一个人,谁会知道我究竟拿了多少糖果?”克雷格说他还参加了另一个类似实验。不过**物换成了玩具。有人告诉他,如果等待就可以拿到两个玩具。但他偷偷地打开了箱子。“我把里面的玩具都清空了,”他说,“我拿走了一切。在那之后,老师告诫我说再也不要进实验房间去。”

多数孩子像克雷格一样。他们无法抗拒眼前的**,连短短三分钟也等待不下去。“有几个孩子,不假思索,立刻就吃掉了棉花糖。”主持这次实验的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切尔说,“他们根本没有考虑过等待。多数孩子会猛盯着棉花糖,大约30秒钟后觉得等不下去了,于是摇铃。”只有约30%的孩子,像卡罗琳一样,成功等到实验者返回,有时候要等上15分钟。这些孩子找到了一种抵抗**的方法。

这次实验的最初目标是揭示人们能够推迟享受的心理过程,了解为什么有的人会选择投降。经过多年的追踪研究,分析调查结果后,米切尔发现,那些不擅长等待的孩子似乎更容易有行为问题,无论是在学校或家里都如此。他们的SAT成绩较差,不擅长应对压力环境,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交不到朋友。能够等待15分钟的孩子比只能等待30秒钟的孩子的SAT成绩平均高出210分。米切尔和他的同事继续跟踪棉花糖实验的对象直到他们进入而立之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学助教奥兹勒姆·阿杜克发现,那些不擅长等待的孩子,成年后更容易体重超标,沾染毒品。

棉花糖实验证明,意志力存在缺陷是人类的天性;那些能够经受得起**的人,也经过了一番努力。在互联网日益繁荣的今天,孩子在学习之余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想要改正他们拖延的毛病,就要从培养意志力,抵制**开始。

这要求家长首先要帮孩子们建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试想,当孩子饱受“棉花糖”**折磨的时候,如果能够认真地思考自己的梦想,比如为什么要出国留学,未来要从事什么职业……时常提醒自己,那么情况也许就会大不一样。

另一方面,如果孩子容易受环境影响,家长应引导他们试着与专注力较强的同学在一起。这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专注力,久而久之便可养成良好的习惯。

事实上,意志力并不存在拥不拥有的问题,只要有严于律己的人存在,就会有经不住**的人存在。意志力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靠后天培养的。意志力强的人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欲望,并适时将这种品质发挥出来。你是否也想孩子成为一个意志力坚强的人呢?这是有方法可循的。

(1)引导孩子制定目标

父母在培养孩子意志力的过程中,应为孩子确定一个努力目标。孩子心中有了目标,他就会为实现目标而努力。表现出坚毅、顽强和勇气。但需注意,目标确定要恰当,合理的目标一经确定,就应要求孩子坚决达到。

(2)适当为孩子设置一些障碍

人的坚强意志是在困境中磨炼出来的,家长应有意识地为孩子设置障碍,为磨炼他们的意志提供一些机会,如让孩子参加一些对他们来说兴趣不大或令他感到厌烦的活动等。

(3)让孩子独立完成活动

即尽量让孩子独立完成一些活动。如让孩子自己洗手帕,自己完成家长布置的简单劳动等。当孩子克服困难自己完成活动时,他会感到一种成功的喜悦。与此同时,他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会随之增强。

(4)及时给予孩子恰当的表扬

对于孩子在独立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志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家长要适时、适度地给予赞赏和肯定。父母慈祥的微笑、疼爱的抚摸、殷切的目光、亲切的话语,会给孩子莫大的鼓舞,激励他努力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当孩子经过努力没有完成任务时,家长要帮助孩子查找原因,协助他继续完成。

此外,培养孩子的坚强意志,家长还要注重孩子的体育锻炼,增强孩子的体质。一般来说具有健康体魄的人往往具有坚强的意志,而体弱多病的人往往意志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