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越专制,孩子反抗越强烈(1 / 1)

曲玮玮的女儿两岁了,她长得像妈妈一样漂亮。和所有母亲一样,自从女儿呱呱落地以来,曲玮玮在她身上寄托了无数美好的愿望。女儿一天天长大,她会笑了、会看了、会坐了、会翻了、会爬了、会走了、开始咿呀学语了……女儿的每一点每一滴进步都让曲玮玮充满了幸福感。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曲玮玮深知宠溺给孩子带来的危害,她爸爸总说孩子还小,什么事都由着孩子。没办法,这个“黑脸”的角色只能由曲玮玮来充当,这使得她对女儿的要求更加严格。但是,有一件事却让曲玮玮改变了严格教育的态度。

那天晚上九点多了,累了一天的曲玮玮真想早些入睡,可女儿的玩性还是很大。曲玮玮哄着她:“格格,乖,我们睡觉好不好。”孩子摇摇头,示意要玩玩具。曲玮玮不由分说地将她的衣裤脱掉,塞进被窝,熄了灯,孩子哭闹着钻出了被窝。

曲玮玮心软了:还是再让她玩一会儿吧。于是过了半个小时,曲玮玮再次让女儿睡觉,这次她似乎动了真格,哭闹着示意曲玮玮把裤子穿好。在曲玮玮的责骂声中孩子哭声越来越响,曲玮玮恼火了,在她的小屁股上“啪、啪”打了两下。

孩子哭得更委屈了,一只小手指着门外,示意要去外婆那里。曲玮玮把她按倒在**,心里犯嘀咕:好大的脾气呀!孩子一骨碌爬起来,一只小手敲打着曲玮玮的身体,一边哭一边嘴里念念有词。

孩子的这一举动让曲玮玮深有所思:虽然孩子还小,还不太会说话,但她有自己的思想,也是一个个体。父母不能一再要求孩子完成自己的所愿而去压迫她干自己不愿的事,我们应学会平等对待孩子。

然而我们遗憾地看到,一些父母在生活中总是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他们想让孩子做什么,孩子就得毫无二话地照着去做,如若不从,就是一顿责骂。结果,孩子表面上对父母唯命是从,但心里却对父母感到怨恨、恐惧、不满,因为本身不喜欢做这件事,所以便以拖延来对抗。其实,父母应该明白,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应该认真考虑孩子的感受。如果孩子真的有问题,父母可以以朋友谈天的方式与孩子交换一下看法,让孩子心甘情愿地接受你的意见。

简单粗暴也是不文明的表现。谁都不会喜欢专制的领导或同伴。子女对专制的父母同样也是反感的,尽管表面上可能表现得“百依百顺”。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往往把好事弄成坏事,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事后不少父母也后悔莫及,但由于未下大决心克服这种毛病,后悔归后悔,再遇事又旧病复发,弄得孩子见父母如同老鼠见猫,何谈沟通交流,更何谈父母子女之爱?对孩子,无论是在什么情况下,用粗暴、教训式的语言、态度只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引起孩子更激烈的反抗。

因此,我们建议家长平等对待孩子,不要对孩子专制粗暴,应该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要知道孩子的思维方式和成人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家长应该抱着平等的态度,丢掉成年人的认识框架,以孩子的眼光来理解他们的世界,并给予引导,那么亲子关系一定会和谐得多,孩子也不会因为抗逆而故意拖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