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的与众不同刻在领导心里(1 / 1)

职场中,很多人抱怨领导不给自己机会,整天牢骚满腹,一副怀才不遇的样子,却很少反省自己,能力不足又不肯虚心学习,结果只能被淘汰。要想让领导赏识你,首先就应该在自己身上找问题,只要有真本领,还怕领导不欢迎?

从前有一个人很不满意自己的领导,愤愤地对朋友说:“我的领导一点也不把我放在眼里,改天我要对他拍桌子,然后辞职不干。”

他的朋友反问道:“你对你们贸易公司的情况完全弄清楚了吗?对做国际贸易的窍门完全搞通了吗?”

他哑然。

朋友建议说:“我建议你好好地把一切关于国际贸易的技巧、商业文书和公司结构完全弄明白、清楚,甚至连怎么修理影印机的小故障都学会,然后再决定要不要辞职。”

那人听了朋友的建议,从此勤勉好学,向优秀的人学了很多有用的知识。很多时候,甚至在下班之后,还主动留在办公室里研究问题。

一年之后,那位朋友偶然遇到了他:“你现在大概多半都学会了,可以拍桌子不干了吧?”

他说:“可是我发现,近半年来,领导对我刮目相看,最近还委以重任,又升职、又加薪,我已成为公司的红人了。”

朋友说:“领导之所以不重视你,就是因为你的能力不足,又不努力学习。你多学好问,认真钻研,领导当然就会对你刮目相看。”

领导赏识你的另一个前提就是:与众不同。

人对于与众不同的人或事物总是分外关注,如果你的与众不同是积极、健康的,那自然会引起领导的赏识。举个例子说明一下:

有个承包大工程的老板,亲自督导一幢摩天大楼的兴建工作。

一名衣衫褴褛的小孩,走到这位衣着光鲜的大老板身旁,问道:“我长大之后,怎样才能像你这样有钱?”

这位老板虽然上了年纪,但他也是从小工干出来的。他看了一眼那个孩子,显然有一种同情心,不过还是粗声粗气地说:“买件红色衬衫,然后拼命干活。”

这位老板认为,这就是他毕生的经验总结。

小孩被对方的语气吓了一跳。

他不明白老板的话,一脸的迷惑……

老板用手指指那些往来于大楼各层脚手架上的工人,然后对小孩说:“你看看那边的工人,他们全都是我的员工。我不记得他们的名字。而且,他们之中,有些人我从未见过。但你看看那个穿红衣服的,他很特别,因为大家都穿蓝色,只有他一个人穿红色。而根据我近日的观察,他比其他工人都认真,每天早到晚走,手脚又勤快。我之所以注意到他,是因为他穿着与众不同的衣服。我打算上他那儿去,问他愿不愿做工地的监工。他肯干的话,日后也一定会升职,说不定还会当上我的副经理。”

老板停了一会儿,看了看孩子的反应,接着说:“其实,我以前也是这样干起来的。我要求自己工作比别人勤快,比别人认真。我跟大家一样穿工装裤,但我的上衣是一件与众不同的条纹衬衫。就这样,老板注意到了我。我拼命工作,最后真的受到了老板的注意和赏识。升迁后,我存了一笔钱,然后自己开公司当老板。我就是这样创出今天的局面的。”

当然,要使领导赏识你,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在平时的工作中慢慢地体察,从点点滴滴做起,才能一步步在领导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将你的“与众不同”刻在领导的脑海里。

首先,当你与自己的领导接触时,要表现出真挚和诚恳的样子。与领导见面时,你不要高谈阔论,大谈自己如何出色,把自己极力推销出去。这样只能使你的领导觉得你是一个华而不实的人。相反,你应当诚恳地谈谈自己的情况,包括一些优点和缺点,显示出你工作的诚意,给领导一种实实在在、谨慎有礼的感觉。

其次,要活泼而不轻率,开朗而不狂傲,精明而不奸诈。在与领导相处时,不要过于轻率地回答他的提问,更不能表现出狂妄的样子,而要深思熟虑后小心作答,尤其是对于自己不太明白的问题,更要慎重考虑,实在不能回答,则要如实相告。即使你对某一问题特别熟悉,也不要摆出“专家”的架子,大发议论。明智的做法应该是:停顿几秒钟,做思考状,然后用平缓的语调有条不紊地阐述你的见解,回答完后问一下领导的意见,比如你可以说:“王总,我对这个问题也没有太深入的研究,说得不对的地方,还请您多多指教。”这样一来,领导自然会对你有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