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没有人不想得到别人的关注,没有人愿意默默无闻地过完一生。在这个充斥着竞争硝烟的社会上,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获得成功的资本,聪明人多会看准时机,巧妙地推销自己,抬高自己的身价。
小明刚从学校毕业,急于找一份工作。
他备好履历表、学校成绩单以及教授的推荐函,主动到一家杂志社人事部应聘。
“请问,贵社需要一名优秀的编辑吗?”小明问人事经理。
“对不起,不需要。”
“那么一名好的采访记者呢?”
“也不需要。”
“一名认真的校对呢?”
“不需要。我实话告诉你吧,社里目前不景气,各部门都已额满,没有任何空缺。”
“经理,那么你们一定需要这个东西。”说完,小明从背包中拿出一个设计精美的招牌,上面写着——“全部额满,暂不录用。”
结果,极富创意的小明被杂志社高薪礼聘,担任杂志社的宣传工作。
法国著名职业选择研究家巴乐肯,在《形体、性格与职业选择》一书中说道:“不论是一位医生、律师、舞蹈教师,还是银行职员,你的一生成败大部分依赖于你是否具备推销自己潜能的能力。有些人天生懂得怎样有效地推销自己,并给人们一种良好的印象,这完全是因为他们使用了一点额外的智力,我们姑且称之为‘推销潜能意识’。”像上文中的小明,他就是一个推销自己的“天才”,他的这种思维转换,令人意想不到又饶有趣味,所以他成功了。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每当夏季销售旺季,某某市场都需要增添人手,并且待遇从优。一个男孩子要求来干,经理看他瘦小的样子,只答应让他试干一天。一天未到,经理便拍板留用了他。因为他干完本职工作之后,还做了些分外的工作,而这些工作恰恰表现出了他的潜能。他对一位来买东西的阔太太说:“太太,我想应当替您把牛油和肥皂分别包装才好。”那位太太听了这话十分高兴。随后,他又拖着大批货物送到那位太太的汽车上,问道:“把这些东西放到哪里合适?”他扶那位太太上了汽车之后,又说了一句:“谢谢您。”经理看到了这个场面,从而便认定这位小伙子是把好手。
在传统的观念里,人们只知道知识的培养,却不懂得自我表现。在当今这个社会,人缘不会主动跑到你面前,如果你不懂得自我推销,那你将错过许多唾手可得的人缘,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啊!自我推销并不是必须具备充足的能力,只要认为自己有这方面的潜力,就完全可以把自己推销出去。因为一个人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要不断地在实践中摸索、锻炼,能力才能得以很好地提高与发挥。如果不给自己一个锻炼的机会,即使有能力,也不会有施展的舞台,只能被埋没。
当然,自我推销也是需要技巧的,正像推销产品一样。
法国歌唱家亚尔乔在电影《精歌悲泪》中唱的一首歌使他走红,而嗓子绝不比亚尔乔差的一位年轻歌唱家,在一家咖啡馆里也演唱这首歌,他的身子斜倚钢琴,两手把在胸前,用极优美的声音低唱那首歌,十分优美动人,但是经理每周只给他75美元,而亚尔乔每周却赚3500美元。不解之余,人们终于发现了他俩唱歌的不同:亚尔乔走到台边,一条腿跪下,两手张开,眼睛睁大,嘴也张着,向你悲歌,向你哀求,深深地打动听众的心弦。
人人都有潜能,但并非人人都能表现出潜能。下面就介绍一些推销自己的原则:
首先,应该在适当的场合下,恰当地表现自己的潜能。比如你有绘画的潜能,而你所从事的却是销售工作,那么你就可以在做销售的同时充分表现出这种潜能,绘制漂亮的标签和宣传广告,这样你就比其他销售人员多了一份优势。
其次,应该善于迁移自己的潜能。把自己的潜能与其他活动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新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别人所不具备的了。那么你较之于其他人,就会更有吸引力。
最后,推销自己潜能的目的在于让对方接受自己,所以推销潜能还要顾及对方,不可一味卖弄,弄巧成拙。
有位女士打算招一名“管家”来照管她的豪华住宅。这件好差事,引得许多女孩子参与应招。但很多优秀的女孩子都没有被女主人“相中”,却是一名看似再普通不过的姑娘意外胜出,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无论是那些漂亮的女孩子也好,有能力的女孩子也罢,她们都不善于在女主人面前推销自己,只有那位“再普通不过”的女孩子,利用赞叹,巧妙地表达了对这所豪宅的向往之意,这能不打动女主人那“挑剔的心”吗?自然,她也就获得了女主人的认可,如愿以偿地当上了“管家婆”。
一个人即使有天大的本事,如果不为人知,不被人发现,就像地下尚未开采的煤,深深地埋在地下,永远也不会有出头之日,要想得到其他人的承认,不仅要主动推销自己,还要善于推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