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到来的时候,真正能拯救我们的是自我情绪的控制。避免因为情绪而去犯低级错误,或许我们就可以赢过大多数人了。
真正的风险我们是无法彻底消除的。在风险到来的时候,真正能拯救我们的是自我情绪的控制。
我的同事又推荐我看一本书,叫《宇航员地球生活指南》。这本书的作者就是一名宇航员,克里斯·哈德菲尔德上校,他曾经担任国际空间站指挥官,是在天上生活过的人。这本书让我对“风险管理”这个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
过去,我们认为风险都是可以管理的。比如,一个煤矿,如果完全按照规章制度来操作,应该可以防范绝大多数安全事故。你如果听说一个煤矿出了事,基本就可以断定,大概率就是安全责任事故,可能有人没有遵守规章制度。宇航员应该是这个星球上风险最高的职业之一。那针对宇航员的风险管理水平一定是全球最高的,整个系统应该尽可能做好万全的准备。
但是我读了这本书后发现,做好万全准备在这一行根本就不可能实现。举个例子来说明为什么不可能。美国的阿波罗1号,宇航员在飞船里面进行训练的时候,意外地发生火灾,3位宇航员全部遇难。那问题发生在哪儿呢?
在设计飞船的时候,是做了万全准备的,设计人员还特意考虑到有可能会发生火灾,飞船里用的都是不易燃的材料。但是没有想到,为了减轻飞船重量,船舱里面用的是纯氧气,这样会比用空气轻不少。但是这样一来,原来在空气中不易燃的材料,在纯氧中就会变得易燃,而且还会释放出有毒气体。参与航天任务、造飞船的可以说是全世界最聪明的人了,那这个道理他们为什么想不到呢?
道理很简单,负责舱内材料的和负责舱内空气的,是两个部门的科学家,他们都是在各自的领域工作。他们没有办法想象各自的工作相加到一起会发生什么结果。发射一艘飞船,那么大的一个系统工作,部门和部门之间的接口地带,多到无法想象,风险也就多到了无法想象。
明白这个原理你就知道,你即便小心一千倍、一万倍,还是没有办法避免出现“黑天鹅”。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出现意外,是因为低温天气让一个密封零件失效了。后来还有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事故,原因就是一个公文包大小的隔热泡沫脱落了,最后酿成一场惨剧。
所以,无论如何准备和检查,都不可能完全避免意外发生。
有这么大风险的地方,按照常识,一定会有迷信。
宇航员在升空前,会按照传统,做一些会带来好运的小动作。我们都知道,运动员在参加比赛之前经常会这样,比如足球运动员C罗,在进入球场前,必须用右脚先踏上球场。梅西在罚点球的时候,必须双手把球放在发球位置。他们相信这么做可以带来好运。
宇航员也一样。美国在2011年停止航天飞机项目之后,只有俄罗斯有能力把宇航员送入国际空间站。美国每一个乘坐俄罗斯联盟号飞船的宇航员,在参加任务前都要有一个小仪式,就是干一杯加了火箭燃料的水。接着,还要在加加林曾经的办公室里签文件。加加林就是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他们相信这会带来好运气。
更有趣的是,马上就要发射了,宇航员在乘车去发射架的路上,必须中途停车,下车在汽车的右后轮上撒泡尿。男宇航员都这么做,女宇航员不方便,就必须提前在卫生间把尿收集到一个小罐里,等停车后再把尿洒在车轮上。因为当年加加林就是这么干的,他们相信这样就能和加加林一样有好运。
也就是说,想要避免意外发生,宇航员其实并没有太多办法,只能求助于迷信。
但是,是不是真的没有办法处理意外呢?不是。读了这本书,我发现比起避免意外,对宇航员来说更加重要的,其实是控制自己的情绪。
这本书的作者哈德菲尔德上校,他自己就遇到过一次非常危险的意外。有一次他在执行出舱活动的时候,在太空中,左眼忽然流入了刺激性**,**是擦面罩的时候遗留下的,这让他眼睛剧痛根本没有办法睁开。这是在太空穿着宇航服,他戴着头盔肯定没办法揉眼睛了,而且失重状态下眼泪也没办法流出来。泪滴粘在眼睛上,越来越大,很快就越过鼻梁流到了右眼。这下连右眼也看不见了。
如果这个时候他惊慌失措的话,失误的后果是可能就永远消失在太空中。
但是这时候哈德菲尔德平时受到的情绪镇定训练发挥作用了,他还用轻松的语气和地面工作人员汇报说:“我遇到了一点小麻烦。”地面工作人员在了解基本情况后也帮不上忙,说你是身处太空的那个人,你自己决定是不是要马上返回空间站。同时,旁边和他一起出舱工作的宇航员,也不能马上去帮助他。最后哈德菲尔德冷静应对,靠眼泪稀释了刺激**,重新看见了,而且还完成了自己的出舱任务。
情绪稳定是完成任务并活着回来的关键。
其实,宇航员不光需要处理恐惧、害怕这样的消极情绪,就连积极的情绪也要努力去控制。
宇航员心态和我们正常人不太一样,因为他们是经历很多年的训练,而且最后还不一定能进入太空,机会很稀缺。一旦真有机会上天,他们的情绪是非常积极的。但这不见得是好事。
比如,会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飞船正在升空时遇到了意外,按照安全规定,宇航员必须终止计划返回。但是为了完成任务,不让那么多年的辛苦白费,他可能就会忽略一些潜在危险,强行执行任务,这就太可怕了。
美国在执行水星计划的时候,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当水星计划执行第四次载人任务时,原定的宇航员因为身体原因没办法执行任务了,换上了一位替补队员,叫斯科特·卡彭特。对他来说这是多么难得的机会,经过这么多年的训练,终于有机会,而且是个极其偶然的机会可以进入太空了。他很兴奋,但是也因为这样,他到了太空后过于兴奋,反复操作飞船看太空的美景,不听地面的招呼,结果险些耗尽燃料让任务失败。虽然最后还是成功回到了地球,但是他再也没有被允许进入过太空,因为他管理自己积极情绪的能力实在太差。
消极情绪很可怕,积极情绪也可怕。那怎么办呢?
对宇航员这个职业来说,除了挑选情绪素质比较高的人之外,宇航员平时训练的时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项目就是训练控制自己的情绪。
比如,宇航员会做一个“死亡模拟”的训练。让宇航员自己去想象,自己会怎么死,死了之后怎么样,自己死了之后家人同事会怎么办,等等。
这个训练是这样的,所有相关的人,比如宇航员自己、医生、项目负责人、亲戚朋友等,都围坐在一个桌子面前。由训练员设定一个场景,比如宇航员在轨道上严重受伤会怎么办。接下来几小时,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角色进行响应。这还没完,这个训练还会推进一步,假设这名宇航员已经死了,但没有装尸袋该怎么办,是要把尸体运回地球,还是让尸体在大气中燃烧?等等。他们长期组织这种讨论。
这样的训练有什么意义?有人说,宇航员已经死了,以后再怎么样跟他也没有关系。我认为这有意义,这样的训练可以帮助宇航员去设想自己的死亡,熟悉自己的死亡,将死亡这件事和对它的恐惧情绪分离开来。这样,在太空中执行任务的时候,万一危及生命的情况真的发生了,宇航员就有能力专注去处理风险,而不是陷入对死亡的恐惧。
这一篇我们虽然讲的是宇航员,我们绝大多数人是不可能成为宇航员的,但是他们的训练对我们也有启发。
第一,必须认识到,不管准备工作多扎实,真正的风险我们是无法彻底消除的。
第二,在风险到来的时候,真正能拯救我们的是自我情绪的控制。避免因为情绪而去犯低级错误,或许我们就可以赢过大多数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