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李锦作为一个研究者能够在群英荟萃的国企舆论舞台上脱颖而出,实是有规律可以寻取。他的成功在于完成研究视域—受众视域—舆论视域的三元复合,高度尊重国企研究、新闻传播、新媒体时代三大规律,而不仅仅是尊重政治和官场规律。视域是一个人在其中进行领会或理解的构架或视野。有学者将新闻事业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这种结构功能关系的总和称之为“媒介的生态环境”。简而言之,李锦在舆论中权威地位形成,是脱离体制的羁绊,走出适应市场的新型道路,形成独特的生态环境。
1.“研究视域”的专家之道
学者们往往会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经济关系,进而将目光转移在国企层面上,并以此建立自己的理论观点甚至思想体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研究视域。专家的研究视域广博与专深,决定其在媒体市场的活力、竞争力与影响力。李锦与我国很多知名专家区别,是把所有学问、所有时间聚焦在国企改革这一问题上,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所谓专家,应当是以专业知识立身,就自己所研究的专业问题发表真见。李锦在45年的从业生涯中,长期以新闻为主,但是却以深度调研闻名。研究一个专题,常常穷尽真理,直到提出自己的新的思想才罢休。他相继被聘任为七所大学的政治学、经济学、金融学、科学社会主义、政府管理学、党建学与新闻学的兼职教授,出版《马克思主义的新发现》、《资本经营理论的提出》、《金融危机在中国的演变》、《国企改革的方向与焦点》等23部著作,其积淀深厚,已经达到非常人所及的地步。在过去的2015年,他会成多个重大调研选题与课题任务,写出数10万字论文。他对国企难题的破解,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人难以捉摸。2015年2月,中粮集团下属单位出现奢侈品酒会,一时天下舆论讨伐,引起数亿人点击,几无一人说好话,李锦写出1800字的《该怎样为中粮奢侈品酒会定性》,为多家网站在首页转载,两小时引起13万人点击,一锤定音,扭转局势。因为李锦同时是行政管理学、政治学、公共关系学、法学这几个国家学会的理事,都达到专业水平。他从法理学角度对行政与经营分类,为中粮解了围。中粮的人认为李老师“一文定乾坤”,阅人无数的中国建材董事长宋志平则以“李锦老师相当一个军”而评价。我们不能不注意李锦作为学者追求的人生价值,他自己定的价值观是“历史趋势的发现力,国家难题的破解力,社会进步的引领力”,为了实现这个价值,需要以顽强不屈的学习力为前提。可以说,李锦没有官场气息,是一个真正的专家。
2.“受众视域”的理解之道
西方新闻报道标榜独立客观,而如何体现其宗旨,集中表现在其以受众为第一的理念上。在这样一种受众视域下,可以看到其解释性报道中的两大原则:客观呈现、强调解释事实,引起读者的共鸣,进而引起更大的社会反响,是西方解释性报道选题和报道的重点。李锦深谙其道,他借鉴西方的受众视域,常常说出更多受众爱看、易看且讲究策略的话,其解读在具体题材、行文、风格等等问题上有着自己一套框架和模式。李锦在解析政策之时,将国企改革所带来的机遇与大众生活联系在一起,运用大量比喻,让人一听就懂,既十分有力地对外传递了李锦对国企深改的判断,也进一步拉近大众与政府文件之间的距离。他的国企政策、形势与新闻解读,很多成为经典被媒体广为传播。仅仅2015年,经李锦首次提出而是成为媒体约定速成的标题就很多,例如“央企瘦身”、“混改基调发生变化:积极变为有序”、“隔离带”、“两把刀”、“国企改革设计图转变为施工图”、“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国企改革之魂”、“三个五年聚合”,这些几乎都是李锦提出后而风靡全国的。仔细探寻,一些媒体新名词发明源头都是来自李锦的解读。说话到位,透切明快,且好用比喻,让人一听就懂,很多媒体用他的话做标题,让人记得住,传得广。
3.“舆论视域”的引领之道
新闻解读已经成为当前最受关注的新闻产品之一,尽管有声音质疑新闻解读是从个人视角出发理解新闻,个人的主观偏向会影响受众对事实的把握。实际上,作为人类思想的产物,任何新闻产品都跳不出人类的主观性。李锦在多年的从业经验中,深谙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矛盾关系,他在新华社西藏分社主持工作时总结出“以我为主、有的放矢、解释疑难、引领社会”的十六字对外报道策略,被国务院外宣办作为“西藏经验”被肯定。在国企改革过程中他的解读虽是一家观点,但常成为一国舆论的“台风眼”,实在因为他太懂舆论视域的引领之道了。
每年年底的国务院国资委工作会议,是一个闭门会,是中国记者最难报道的会议,也是官方感到舆情最为紧张的时候。会议往往只提供一份报告,听完报告便让记者离开会场,而央企老总们对记者全部是守口如瓶。然而因为李锦向记者们的及时而充分的解读,不仅为政府部门解困,而且使得国资委工作会议成为中央各部委舆论影响最大的会议。2014年12月的国资委工作会议的传播是突出事例。中央媒体在报道张毅的报告时,几乎全部采用李锦的解读。报道中多是引用张毅主任一段话,再引用李锦的一段解读。22日,李锦仅此媒体提前一晚拿到报告稿,他当夜写出“国资委会议有哪些新意”,在自己博客发表。新华社在当日发出题为《从国资委工作会看国企改革发展五大信号》的通稿,接着又发出《国企改革应带头适应新常态》的通稿。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国企改革入“正戏”混改由宽泛走向具体》、《经济日报》发表《国企改革不能“一混就灵”》、中央广播电台发表《国企改革2015年的展望》、中央电视台12月24日发表《国企改革的新常态》。显然,这些主流媒体报道已经形成我国国企报道的主旋律,一时间,声音集中而宏大。
会议开幕的当天,李锦对多家记者提出五个角度,其中“国企瘦身”这个词一下子风靡媒界。《央企2015年将面临大瘦身:一定存量资产会被压缩》(12月23日《21世纪经济报道》)、《央企面临“瘦身强体”有些要被“关停并转”》(《每日经济新闻》专访)、《112家央企开始瘦身:低效无效资产将处置》(12月26《经济观察报》)、《改革思路清结构要调整》(12月24日中国证券报)、《“央企酝酿“自我革命”》12月25日中国产经新闻)、《国企改革或“三类并两类”资产腾挪成地方改革新特点》(12月17日上海证券报)、《央企分类改革或起步为混合所有制经营扫清障碍》(《界面》)、《明年国企改革两手抓:一手抓“瘦身”,一手抓防国有资产流失》(澎湃新闻12月23日)、《虚胖的央企将面临一轮大“瘦身”》(《中国经济时报》)、《国企在新常态下仍是保增长主力军》(12月29日《企业观察报》)、《新常态旗帜下国企的行动纲领》(2015年1月5日《中国企业报》)。这些市场媒体,基本上是以李锦的解读为主来报道国资工作会议的。
因为有意经营,改变一个会议只发几条短讯的被动局面,使得国资委工作会议报道有广度,有深度,有新意,有影响,为20多家媒体报道,1000多家网站转载。在12月底数十家部委同时召开工作会议的情况下,国资委会议是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外舆论影响最大的会议。第二天,媒体上是铺天盖地的“李锦说”,从学者参与程度上说,这次会议几乎是李锦“一个人打响的一个战役”。正是连续四年国资委会议的李锦解读,突破体制的束缚,为媒体提供观点,争取我国国企舆论宣传的主动。有些媒体人认为,国资委会议的新舆论宣传,没有李锦老师,肯定会是另外一个局面。李锦政策新权威地位乃至形成国企舆情中心,不是出自哪一个人或哪一个组织人为地树立,而是一刀一枪扩出来的,是在实践中得到市场的筛选而被确认的。
李锦的成功,还在于对媒体的有意经营。他将媒体分成中央主流媒体、市场财经媒体、证券媒体、晚报媒体、广播电视与网络媒体六大类。根据这些媒体以及这些媒体所面对的读者的不同需要,拿出不同的产品。建立了六条渠道,每个渠道都选择一个领头的媒体,重要观点在这些带头媒体上先发表出来,继而带动几个体系的上百家媒体。这些高价值的平台带起一个个渠道,形成一个国企舆论场,而李锦则成为这个舆论场的“中心”。
近年来,李锦由做国企解读之“事”到成解读之“势”,再到成解读之“市”,其国企政策与新闻解读的思想权威地位形成,对当代国企理论与新闻传播是一个创新性成果。对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如何包容新闻解读?现在的学者如何有效地完成真正的专业解读,从而实现对国有企业发展的深刻思考与引领?现有的体制怎样认识和重视这种成果,从而推动国有企业理论高地与新闻高地的占领,实现引领舆论?现在的新闻传播学者如何抓住现实中的案例,深入研究渠道与内容的融合?都可以从中得到启迪。
显然,新媒体时代的深度报道,需要有更宏大的气概,更宽广的视野和更开放的思维,更健全的体制与机制保障。中国解读性新闻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正在形成自己的特色,如何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开拓报道和研究视域,提升思维,从体制与机制上如何完善新闻发言与解读人制度,而不是转易甚至破坏这种制度的创新,是移动互联网时代需要破解的新难题。李锦现象出现,展示新媒体时代国企政策新闻中思想引领权威是能够形成的,如果在理论上总结,在战略上发展,在体制、机制与制度建设上予以保障,这种现象可能会得到充分发展,有利于我国国企的学术研究与新闻传播高地建设,有利于真正的智库建设。
国企改革,是中国经济改革的中心环节。李锦对国企改革形势、政策与新闻的研究,已经超出政策、新闻解读的范畴,自身便是国企改革的推动力量。他从1978年便投身改革,改革初期便是叱咤风云的人物,对改革似乎有种与生俱来的热忱,他超乎常人的执着、专注、热情与勤奋,把研究成果通过传媒的播送,上下感应,内外风动,对改革形成最为广泛的社会动员,沟通官方与民间两个舆论场,沟通学术与新闻通道,已经对中国国企改革形成巨大的引领与强力的推动。这使人想起美国李普曼式新闻解读参与推动社会进步的方式。
孟 禹 李佩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