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85年 1岁
正月初四,熊十力出生在湖北黄冈县(今团风县)上巴河张家湾,取名为熊继智,字子真。
熊十力出生的具体日期不详。有一年,学生询问此事,熊十力表示自己也不知道,之所以定在正月初四,是刻意避免大年新春前三天。
公元1886年 2岁
熊十力“抓周”,最先抓的是笔墨。据鄂东习俗,认为先抓笔墨者,日后必读书中举当大官。
这一年,董必武、黄侃出生。后来,他们成为了熊十力的朋友。
公元1887年 3岁
熊十力显出淘气的性格特点,喜欢“人来疯”。
公元1888年 4岁
熊十力经常同小伙伴们在房前屋后到处跑,弄得满身是泥,父母并不责怪。
这一年,陈铭枢出生。日后,他成为熊十力好友。
公元1889年 5岁
他的父亲熊其相开始对他进行启蒙教育。
公元1890年 6岁
熊十力随父亲第一次到黄州,参观了黄州考棚和东坡赤壁,对赤壁二赋竟能过目成诵。
公元1891年 7岁
熊十力听父亲讲述“武穴教案”,开始懵懵懂懂地知道侵华列强的可恶。
公元1892年 8岁
熊十力替邻家放牛。父亲熊其相常在节假日回家,指导他读书。
这一年,胡适、郭沫若出生,日后,他们成为熊十力的友人。
公元1893年 9岁
熊十力继续放牛,并常借放牛之机,到塾师何圣木教馆附近去“蹭课”。
这一年,梁漱溟、汤用彤出生,日后,他们成为熊十力的挚友。
公元1894年 10岁
熊十力进入由父亲熊其相授课的乡塾读书,学习五经章句和历史,那是他少年时最畅快的一段时光。
这一年,蒙文通出生,日后,他成为熊十力很重要的辩友。
这一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
公元1895年 11岁
父亲熊其相病重,熊十力从乡塾退学回家。
这一年,钱穆、金岳霖、冯友兰、张申府出生,日后,他们成为熊十力朋友。
公元1896年 12岁
父亲熊其相病逝,不久母亲也去世。熊十力重新替富贵之家放牛,开始走上自学之路。
这一年,吕澄(秋逸)出生,日后,他与熊十力进行了长期而激烈的学术辩论。
公元1897年 13岁
哥哥熊仲甫同意熊十力进入何圣木的教馆读书。
公元1898年 14岁
熊十力是何圣木教馆中年龄最小,但成绩最好的学生。
这一年,戊戌变法失败。
公元1899年 15岁
熊十力到寺庙中鞭打辱骂菩萨像,遭老和尚告发,被学东驱逐出教馆,从此辍学。
有一天,熊十力目睹草木凋零,忽然心生悲感,开始相仿六朝名士,**不羁,经常赤条条地跑到寺庙、河边乘凉。
公元1900年 16岁
熊十力在家一边跟随哥哥务农,一边自学。
这一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太后仓皇西逃。
公元1901年 17岁
熊十力游学乡间,结识邻县浠水何焜阁先生及其弟子王汉、何自新,开始接触进步新学书籍,视六经为粪土,开始转变成为革命青年。
公元1902年 18岁
熊十力与王汉、何自新一同到达武汉,想联合有志之士,共谋革命大计。先在豆腐店打工,后投武昌新军第三十一标(凯字营)当兵,秘密从事革命活动,结识了宋教仁、吕大森、刘静庵、张难先、胡瑛等革命者。
公元1903年 19岁
在军营中,熊十力非常刻苦,白天上操练武,晚上读书看报。
这一年,徐复观出生,日后,他成为熊十力三大弟子之一。
公元1904年 20岁
刘静庵、吕大森、曹亚伯、张难先等人在武昌成立科学补习所掩护革命,熊十力与何自新大力批驳一部分人所持的“武昌不易发动革命”的观点。11月,受长沙起义失败牵连,科学补习所解散。
公元1905年 21岁
正月,熊十力的挚友王汉刺杀铁良失败,壮烈牺牲。冬,熊十力考入湖北新军特别小学堂,仍秘密从事革命活动,曾写文章嘲讽湖北新军统制张彪。
公元1906年 22岁
2月,熊十力加入日知会,同时还加入了同盟会;2月到5月,他还发起成立并主持黄冈军学界讲习所。后遭到张彪悬赏通缉,藏身在何自新家的阁楼里,后又乔装逃出武昌,回到黄冈。
公元1907年 23岁
元月,刘静庵被捕,日知会遭查封,何自新逃回黄冈,与熊十力一起隐居到江西德安,跟随迁居在此的熊仲甫一起劳作,同时不放松自学。
公元1908年 24岁
熊十力从德安返回黄冈,改名周定中,在百福寺白石书院孔庙任教,被县视学林鄂平认出,开玩笑道:“先生的头可值钱啊,我如果报上去,便可以得到五百金。”熊十力回答:“周定中的头就不值钱啦。”说完,两人相视而笑。
公元1909年 25岁
熊十力转到马鞍山黄龙岩任教,认识未来岳父傅晓榛,深得傅的欣赏。
这一年,唐君毅、牟宗三出生,日后,他们分别成为熊十力三大弟子之一。
公元1910年 26岁
熊十力革新教学方法,带领学生开展体育活动。在教学之余,他发愤读王船山等人著作。
这一年,何自新病逝。
公元1911年 27岁
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熊十力参加了光复黄州的活动,后赴湖北革命都督府任参谋,与吴昆、刘子通、李四光并称“黄冈四杰”,四人相邀登雄楚楼吟诗明志。
公元1912年 28岁
熊十力任武昌日知会调查记录所编辑,编篡《日知会志》;上书黎元洪,请求将王汉、何自新列入武昌烈士祠;拒绝胡瑛北上辅助袁世凯的邀请,并发表反袁檄文。
公元1913年 29岁
“二次革命”讨袁失败后,熊十力带三千元遣散费回到德安,为兄弟们购田置产。
公元1914年 30岁
熊十力与傅晓榛之女傅既光在黄冈结婚。蜜月期间,傅既光以二十四史为题,考察熊十力的记忆能力。
公元1915年 31岁
熊十力一面耕作,一面自学。
这一年,长女熊幼光出生。
公元1916年 32岁
夏天,熊十力写成《船山自学记》。
梁漱溟在《东方杂志》上发表《究元决疑论》,文章点名指责了熊十力对佛家的批评。
公元1917年 33岁
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兴起。秋天,熊十力离开德安,参加湖南军民抗击北洋军阀的战斗;不久,南下广州辅佐孙中山。
公元1918年 34岁
在广州工作期间,深感国民党人争权夺利,革命终无善果,拒绝了陈铭枢让其做高级幕僚的建议,决心弃政向学,经上海回到德安,安心读书。编成《熊子真心书》,请北大教授蔡元培作序后,自费印行于世。
公元1919年 35岁
熊十力到天津南开中学教授国文,暑假时,主动找曾经撰文指责自己的梁漱溟沟通交流。
这一年,“五四”运动爆发。
公元1920年 36岁
秋天,经梁漱溟介绍,熊十力赴南京支那内学院,向欧阳竟无学佛。
公元1921年 37岁
由于用功过度,熊十力患上神经衰弱症。
这一年,儿子熊世菩出生。
这一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宣告成立。
公元1922年 38岁
熊十力继续在内学院学习,并着手起草《唯识学概论》。冬天,被蔡元培聘为北京大学哲学系特约讲师,与梁漱溟以及一帮弟子一同租住在地安门吉安所,开始了“北漂”生活。
公元1923年 39岁
10月,北京大学出版组印刷熊十力的《唯识学概论》讲义,后遭熊十力焚毁。熊十力另辟蹊径,自创“新唯识论”。他反对“师生蚁聚一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到自己的住处听课。胡适前来“蹭课”,遭到熊呵斥后悻悻而退。
公元1924年 40岁
熊十力为自己更名为“十力”,有自比佛祖释迦牟尼之意。夏天,离开北大,随梁漱溟“南漂”山东办学,终失败。
公元1925年 41岁
1月,熊十力发表《废督裁兵的第一步》,12月,发表《境相章》。
春,应校长石瑛邀请到武昌大学任教,不久因校长换人而离开。
这一年,小女儿熊再光出生。
公元1926年 42岁
北大印刷熊十力第二种《唯识学概论》讲义,熊十力的“新唯识论”哲学思想体系初具规模。因用功过度,神经衰弱症复发。
公元1927年 43岁
年初,熊十力到南京大学休养,后到杭州西湖养病,教育部关照北京大学仍然每月支付200元生活费。
“八一”南昌起义爆发,中国共产党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公元1928年 44岁
熊十力住西湖孤山广化寺,蔡元培前来看望。应汤用彤邀请,到中央大学短期讲学。
公元1929年 45岁
熊十力帮助学生胡秋原成为湖北省官费留日学生。
公元1930年 46岁
熊十力的《唯识论》由公孚印刷所印刷。学生高赞非、张立民根据熊十力谈话、手札等编辑《尊闻录》,印存线装本一百五十部。收唐君毅为弟子。
公元1931年 47岁
张难先主政浙江,与熊十力经常来往。“九一八”事变,日军强占东三省。冬,熊十力上书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指陈抗日救国大计。年底,赴上海力劝陈铭枢督率19路军抗日。
公元1932年 48岁
“一·二八”事变,日军进攻上海,19路军英勇抵抗。文言文本《新唯识论》由浙江图书馆出版,马一浮题签并作序。支那内学院弟子刘衡如作《破新唯识论》,欧阳竟无为之作序,痛斥熊十力“灭弃圣言”。熊十力收牟宗三为徒。
公元1933年 49岁
2月,熊十力作《破??破新唯识论??》,由北京大学出版部印行,对刘衡如之论进行全面反驳。
公元1934年 50岁
熊十力在北京大学讲学,住在北平沙滩银闸胡同6号,在《独立评论》和《大公报》上发表了几篇短文。
公元1935年 51岁
华北危机,熊十力联合友人敦请胡适领头,公开声明反对《何梅协定》。10月,《十力论学语辑略》出版。
公元1936年 52岁
夏秋,熊十力写作《佛家名相通释》。在《文哲月刊》《中心评论》《北平晨报》上发表多篇文章。冬,与意大利米兰大学教授罗雪亚诺·马格里尼通信,评论、介绍老子的哲学思想。
这一年,西安事变爆发。
公元1937年 53岁
2月,《佛家名相通释》在好友居正的资助下,由北京大学出版组正式出版。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熊十力在学生刘公纯的陪同下,逃离北平。冬,迁入四川重庆。
公元1938年 54岁
2月,熊十力到钟芳铭任校长的璧山中学暂住。与学生邓子琴、钱学熙、刘公纯、陈亚三等人谈论时局,坚信日军决不能亡我国家、民族。写成六万字《中国历史讲话》,由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作为教材印行。
公元1939年 55岁
熊十力到马一浮主持的复性书院讲学。拒收蒋介石派人送达的一百万法币。8月,被日军军机炸伤左膝。10月下旬,与马一浮意见相左,离开复性书院,至已迁乐山的武汉大学讲学。
公元1940年 56岁
夏天,《新唯识论》白话语体本上卷由学生吕汉财资助印行。梁漱溟在北碚金刚碑创办勉仁中学和书院,熊十力应邀前往执教。
这一年,蔡元培先生去世。
公元1941年 57岁
4月,《十力语要》卷二由周封岐资助印行。熊十力仍在勉仁书院执教,孟秋,完成《新唯识论》白话语体文改写工作。
公元1942年 58岁
在老友居正资助下,《新唯识论》上卷和中卷白话语体本由勉仁书院哲学组出版。发表文章悼念张荫麟。
公元1943年 59岁
欧阳竟无去世,熊十力前往吊唁。完成《新唯识论》下卷语体文改写工作。北大校长蒋梦麟聘熊十力为文学院教授,聘书由昆明办事处发给,特许其可以不到学校上课,每月薪金照发。收徐复观为徒。
公元1944年 60岁
中国哲学会将《新唯识论》上、中、下三卷语体本,作为中国哲学丛书甲集之第一部著作,由商务印书馆在重庆出版。这部著作标志着熊十力哲学体系最终成熟。
公元1945年 61岁
熊十力又一重要著作《读经示要》由重庆南方印书馆作为中国哲学丛书甲集之三印行。
8月,日军投降,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
公元1946年 62岁
春,熊十力由重庆返回武汉,两次拒绝蒋介石派人送达的资助经费。夏,熊十力到四川乐山附近的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附设哲学研究部主持工作。
公元1947年 63岁
4月,熊十力返回北京大学。接受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柏特专访。湖北省主席万耀煌拨款印行《十力丛书》,其中《新唯识论》和《十力语要》,各印一千册。
公元1948年 64岁
熊十力离开北京大学,到浙江大学讲学,住“漆园”。收老友池师周之女池际安为义女,改名熊池生,字仲光。秋末,离开浙江大学,赴广州,住在学生黄艮庸家。
公元1949年 65岁
《读经示要》由上海正中书局再版。熊仲光整理编辑的《十力语要初续》由香港东升书局出版。10月1日,新中国成立。董必武、郭沫若联名电邀熊十力北上入京,共商国事。
公元1950年 66岁
熊十力回北京大学任教,工资为最高标准,每月八百斤小米,仍援旧例,每周两次课,学生到家中听讲。
6月,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
公元1951年 67岁
六万多字《与友人论六经》由大众书店出版。向党中央和政府建议恢复南京支那内学院、浙江智林图书馆、勉仁书院,筹建中国哲学研究所。毛泽东主席回信表示感谢。
公元1952年 68岁
熊十力搬到北京什刹海后海的鼓楼大金丝套13号居住,这里环境宽敞、安静,非常适合读书写作。
公元1953年 69岁
陈荣捷英文著作《现代中国宗教之趋势》在美国出版,其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向西方世界介绍了熊十力的哲学思想。
公元1954年 70岁
熊十力离开北京,移居上海,与陈毅交往密切。
公元1955年 71岁
熊十力新著《原儒》上卷排印一百册,并起草下卷。
公元1956年 72岁
熊十力应邀出席全国政协知识分子会议,被增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原儒》下卷排印一百部。
冬,《原儒》上下卷由上海龙门联合书局出版发行。被北京大学评为一级教授,月薪涨到三百四十五元,相当于一个部长的工资水平。那时,十大元帅和国家领导人的工资在四百七十八元到五百九十四元之间,一个大学毕业生的月工资才五十元多一点。
公元1957年 73岁
熊十力写成《体用论》。为当年好友何自新的妻子撰写了《贞节夫人何母杜氏墓志》。全国开展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和反右运动,一批人被打成“右派”,熊十力思想受到震动。
公元1958年 74岁
《体用论》由上海龙门联合书局影印二百部。10月,熊十力的北京大学教授名义被解除,但薪水未减,改由全国政协发放。
公元1959年 75岁
4月,《明心篇》由龙门书局排印出版。开始起草《乾坤衍》。
公元1960年 76岁
《读经示要》由台北广文书局再版。熊十力向组织提出减少薪水的要求,表示要与全国人民一起共渡难关。
公元1961年 77岁
《乾坤衍》由科学院印刷厂影印一百部。
这一年,熊十力的朋友林宰平、连襟王孟荪去世。
公元1962年 78岁
熊十力出席全国政协三届三次会议。
这一年,著名学者胡适去世。
公元1963年 79岁
熊十力写成《存斋随笔》。陈荣捷英文版《中国哲学资料书》在美国出版,其中用专门篇章介绍熊十力。
公元1964年 80岁
熊十力列席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出席全国政协四届一次会议,有感于《政府工作报告》,写下心得,转呈中央领导阅,得到毛泽东等人赞赏。
这一年,老友汤用彤去世。
公元1965年 81岁
周恩来用自己的工资购毛泽东和恩格斯的著作赠熊十力。
这一年,老友陈铭枢去世。
公元1966年 82岁
“**”爆发,熊十力被抄家、批斗,寓所被强占,只得与儿子一家同住。
公元1967年 83岁
《美国百科全书》将熊十力列上专条。
熊十力老病交瘁,但求速死。
这一年,老友马一浮去世。
公元1968年 84岁
《大英百科全书》将熊十力列上专条。
熊十力精神失常,后罹患肺炎,医治无效,于5月23日去世。
目 录
引 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