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齐勇先生评价熊十力时说过这样一句话:“熊先生这个人的性格特征,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禅的机趣、道的自然与佛的真性。”是的,机趣、自然和真性,正是熊十力作为哲学家之外,尤其令我们喜爱的品性。
当然,不仅限于此。
回顾熊十力坎坷的一生,他是如此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令人不得不为之喝彩与点赞。
第一,熊十力是一个草根逆袭的典范。他出生于穷乡僻壤,没有受过正规的学堂教育,却能凭借自己的刻苦和执着精神,自学成才,从一个放牛娃成长为北大教授和享誉世界的哲学家。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启示:一个人不能因为人生的起点低而停止追逐梦想的脚步,要相信付出足够多的努力,梦想就会成为现实。
第二,熊十力是一个不迷信权威的学者。他从不迷信书中的教条,也不迷信所谓的专家学者,他与同时代的学人们交流时,从不随声附和,而是辩难、争论、碰撞,并从中获得真知。他虽师从佛学大师欧阳竟无,熟读各种佛经典籍,却并未俯首膜拜,而是大胆质疑,勇于表达。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在真理的认识方面,任何以权威者自居的人,必将在上帝的嬉笑中垮台!”熊十力正是懂得权威不等于真理的道理,最终在不断的质疑中,成就了自己的学说。
第三,熊十力是一个独辟蹊径的创客。他曾经将自己数万字唯识学讲义全部焚毁,然后吞吐百家,熔铸儒佛,独创思辨缜密的中国化的哲学,重新构建自己的“新唯识学”;他写成33万字的《原儒》,发掘儒学中有价值者,并按自己的理解,以“六经注我”的精神,重新阐释儒学经典和儒学史。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类发展的不竭动力,熊十力身上强烈的创新精神,无疑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第四,熊十力是一个蔑视权贵的牛人。他早年远离仕途,选择艰辛的学术之路,自觉与权力场切割;他曾数度拒绝蒋介石的重金拉拢,为的就是坚守一份纯洁的操守,“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汉代的桓宽曾说:“不以穷变节,不以贱易志。”熊十力的一生无疑是这句话最好的注脚。
第五,熊十力还是一个拥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爱国者。为了救国救民,他冒死参加辛亥革命;为了开启民智,他弃政治学;为了抵御外辱,他挺身游说;为了传承国学,他数度上书;为了与国人一起共度时艰,他主动申请降薪减酬。孟子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而熊十力呢,其实从来没有“达”过,但是,他即使身处“穷”境,也不忘“兼济天下”,一颗火热的赤子之心无时无刻不在有力搏动。
第六,熊十力更是一个不畏困境积极豁达的乐观主义者。他从农村到城市,游学任教于东西南北中,一生中大半时间漂泊不定,疾病缠身,生活困顿,但是,他始终积极面对,从没有因为困厄而放弃著书立说。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道:“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显然,熊十力与这些历史人物有着极高的相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