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 章 目标管理,让组织朝一致的方向奋斗(1 / 1)

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

目标管理亦称“成果管理”,俗称责任制,是指在企业个体职工的积极参与下,自上而下地确定工作目标,并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自下而上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管理办法。

非营利组织是真正的先驱者

企业明确了自身的愿景、目的和使命后,就应该将企业的目的和使命转化为目标并进行有效的目标管理。

德鲁克认为,目标管理是企业提高绩效的重要手段,企业必须建立完整的目标体系。企业必须有总目标,各个部门及各个员工都应该有自己的分目标,而且分目标从属于总目标,分目标是实现总目标的基础。

企业应该建立怎样的目标体系呢?企业的目标体系有哪些重要的方面呢?德鲁克认为,企业目标应该建立在八个主要方面:市场目标、创新目标、人力资源目标、财务目标、物质资源目标、生产率目标、社会责任目标、利润目标。

企业存在的目的是创造顾客,那就必须首先有市场,应该建立完整而有针对性的市场目标。这与企业的定位和目的密切联系,一定要首先确定自己的目标顾客是哪些人。

企业必须明确它所生产产品的创新点,即它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创新;必须明确创新方向以及产业方向,因为不创新就会被市场淘汰。所以,企业必须建立创新目标,而且能使创新目标在企业活动中被贯彻和执行。

企业要生产,必然需要最基本的资源,这包括人力、资本、物质投入等。这些方面的目标与企业规模和市场前景相关。企业应该充分有效地利用资源,以降低成本,进行成本控制,所以必须有相应的效率目标——生产率目标。

企业存在于社会中,必须承担社会责任,这由企业的使命决定。

企业必须有社会责任目标,如企业应该为社会提供怎样的产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会不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会不会破坏环境,等等。

企业的社会责任目标应该与企业所需要建立的信誉、形象、知名度、美誉度等联系起来。

运用目标管理的优势

德鲁克提出的目标管理理论,有其独特的特点。

(1)系统性。从目标制定到目标执行,从高层到基层,逐层分解目标,这就将整个企业连接为一个整体。

(2)民主性。企业的总目标要得到贯彻和落实,就必须获得基层员工的理解和支持。因此,目标管理要求基层能参与企业的决策,从而增强决策的执行力。

(3)自我控制。目标管理的最大优点在于它能使人们用自我控制的管理来代替受他人支配的管理,激发人们发挥最大的能力把事情做好。员工都愿意负责,关键在于管理者赋予员工多大的权力。

(4)激励性。目标管理以结果为导向,企业把目标的制定和实施结合起来,将目标实施状况与奖惩制度密切结合,因此这种方法是非常有效的激励方式。

管理者必须全面理解目标管理的特点,从而在实践中运用目标管理。目标管理对于改造组织结构、改变管理方式、提高企业业绩、增强组织沟通和协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管理者要善于运用目标管理的优势,从而提高管理绩效。

1.确定组织目标,提高工作绩效

目标管理不但可以帮助企业制定出一套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的目标,更可以借助绩效的评估与考核使公司上下所有人员均能有效地贡献其能力,做有利于实现公司目标的工作。

2.目标管理立足现在,面向未来

传统的管理方式中,各级经营者常犯的毛病是“只为今日的危机而繁忙”。目标管理则强迫管理者了解目前的危机,了解环境的变化,迫使其为未来的行动做仔细的规划。

目标管理能创造一种气氛,强迫人们从事计划的工作。因此在目标的设定方面,要能反映出管理者将面临的未来工作环境、所需要的有效资源与协助,更要能显示出管理者的地位,甚至其他部门都能通过目标执行获得由自己的贡献而得到的利益。

3.目标管理的重点是授权

在目标管理制度下所设立的目标,务必反映企业的成果,同时分清权责。认真执行目标管理,往往会发觉权责不清、功能混淆之处,最常见的是缺乏有效地运用授权的原则。目标管理重点在于授权,使权责含混之处明朗化,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

4.激发员工潜能,提高员工士气

目标管理强调高层管理者应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使员工能在此环境下发挥其创造力。在实施目标管理的过程中,上级必须赋予部属为达到目标所必要的权力,使部属能发挥潜能,达到预期目标。

通过这种方式,可激发员工潜能,提高员工士气。

5.促进沟通,全员参与,增进团结传统的管理会造成本位主义,剥夺企业组织的潜能,使企业组织效率大为降低。目标管理强调上司与部属(其他部门的同事)间的双向意见沟通,要求大家在组织内坦诚相见、团结合作,因此常能及时消除内部潜伏的冲突,增强团结,有效地达到目标。

6.消除各部门的本位主义

现代企业组织具有高度专业化的特征,规模愈来愈大,人员众多、组织庞大、性质复杂。由于缺乏参与,导致沟通发生障碍,更由于管理上的科层结构,因而时常造成误解,所以企业内部很容易出现本位主义。为了消除本位主义,现代企业组织有必要建立协调与合作的制度和解决方法。

为达到协调与合作,首要措施就是确立企业组织的目标管理制度,使各级主管基于企业组织的共同目标,明确列举本部门的目的即预期的成果,并列举为协助其他部门达到目标本部门应做何种贡献,用以强调团队合作及团队成果共享。

7.激励员工自动自发的精神,提高工作效率在传统的管理下,上司只要求员工顺从、努力地工作,无法促使员工主动工作。并且由于主管规定各人的工作内容,交代下属如何去做,常使下属站在反对的立场,这是因为规定的工作目标不易为下属所接受,而使其产生了逆反心理。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就不会集中精力于目标上。目标管理鼓励员工自主设定目标及行动计划,自己来控制进度,可启发员工自动自发的精神,主动且负责达到本身的目标。

8.目标管理使管理评估具体可行

传统的管理方式对于部门及人员的考核采用主观的看法和评核,仅凭员工的个性或其工作习惯来考核员工。如此不但不能充分表示出个人努力的程度,更容易造成员工的不满或随意。

目标管理要求对于人员的能力可以用其预期达到目标与实际完成情形做比较来评价员工之绩效。目标管理提供了一套绩效评估办法,使员工的绩效得以被客观地评估。

9.有助于经营者评核自己或下属的绩效传统的评核考绩方式不再适合于现代企业的管理,目标管理的推行有助于客观地考核。部门或主管的经营成果,不论是自己考核自己或是上司考核下属,均有标准可以依据。如此可将员工的不满消弭于无形,也可更积极促使员工努力达到更高目标。

作为管理者,必须明确目标管理的意义。总结以上几点,目标管理的意义主要在三方面。一是以提升组织绩效为核心。目标管理要求以目标实施的结果来评判员工和管理者,是一种以结果为导向的管理方式。二是目标管理有利于提升个人能力。通过目标管理,每个员工都可以自动自发地控制工作进度,从而有利于发挥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三是目标管理提升了企业凝聚力。

目标管理使得企业没有边界,打破了部门限制和层次阻隔,使沟通和协作能力迅速得以提高。管理者要准确理解目标管理的意义,以便在实际操作中不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好的目标关键在于执行

有一只燕子,她的家在房顶下面。她的邻居麻雀家在同一个房子的屋檐下面。麻雀的窝比较简单,不过是排水管和房檐之间的一个小小的空隙罢了。

燕子每年都孵育小燕子,教他们飞翔、唱歌。麻雀却不一样,她每年也生不少蛋,可是她从没有把小麻雀孵育长大:不是淘气的孩子们掏走了她窝里的蛋,就是小麻雀被猫吃掉了。

麻雀看到燕子一家其乐融融,非常羡慕。

“你真幸福!”麻雀说,“你每年都能孵出小燕子,而我的孩子却总是保不住! ”

“都怪你自己不用心,”燕子说,“要是你的窝也和我的窝一样结实,小孩和猫就没有办法了。”

“那就请你教我搭窝吧!”麻雀说,“你一定知道什么秘密,或者有什么诀窍。”

“搭窝要动动脑筋才行,”燕子说,“不过,其实也没有什么诀窍。咱们一起飞吧,我一定教会你。”

燕子和麻雀一起飞到了一个湖边。

“喂,我亲爱的朋友,你用嘴巴衔一点泥,学我的样子。”燕子边说边做给麻雀看。

“叽叽叽!”麻雀回答说,“原来是这样啊! 依我看,搭窝一点也不难,什么诀窍也没有! ”燕子沉默,她看了看麻雀,然后衔着一块泥飞回家,把它糊到墙上。

“你也这样做吧!”她劝麻雀。

“我看见了,看见了!”麻雀说,“很简单啊!我还以为你做的那个窝有什么秘密呢! 这样糊泥谁不会呀?不!这种小事我可不干!”

燕子一次又一次地飞到湖边,每次都衔回一块泥。泥衔够了以后,她又去衔稻草。材料备齐了,她就开始筑窝。她铺一层泥,再铺一层草,又铺一层泥,又铺一层草……把窝搭得严严实实。

“窝只有这样搭才行。”她教麻雀说,“先糊上一层泥,再加上一层草,再糊上一层泥,再加上一层草……这样,一个结结实实、舒舒服服的窝就搭好了。”

“我知道,我知道! 这里面一点高明之处也没有!”麻雀以轻蔑的口吻叽叽喳喳地说。

燕子回答说:“我知道你知道,可是光知道永远搭不成窝,没有行动怎么可能有成果?你只知道夸夸其谈,那样永远也孵不出小麻雀来!”

寓言总是很简单,其中的寓意却不简单。燕子和麻雀的区别就在于,燕子是行动家,而麻雀却只知道夸夸其谈。在麻雀的眼里,燕子一点都不高明,可是比燕子更高明的麻雀却永远也孵不出小麻雀来。任何目标再宏大、再美好,都需要去执行、去运用、去实践,脱离行动的目标就不是有效的目标。

有效的目标管理应该能落实到实践中,应该可以被执行和应用。

德鲁克认为,有效的目标绝不是美好的愿望,倘若如此,那么企业的目标就形同废纸。因此,任何抽象的目标都必须转化为各项具体的工作,这种工作应该有期限限制,可以考核并有特定的责任者。

一个缺乏执行力的管理者不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一个不能被应用的目标不是一个有效的目标。好的目标必须被运用,只有在运用中才能真正体现目标管理的价值。目标管理的优势在于,它能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好的目标关键在于运用,在于执行。而运用就必须有方法,将目标管理应用最为成功的国内企业是海尔集团。

海尔集团董事长张瑞敏根据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结合海尔集团的实际,提出了著名的OEC 管理法。OEC 管理法也叫日清日高管理法,它是英文Overall Every Control and Clear 的缩写。其含义是全方位对每人、每天所做的每件事情进行控制和清理,并要求每天有所提高,做到“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具体地讲就是企业每天所有的事情都要有人管,做到管理不漏项;所有的人均有管理、控制内容,并依据工作标准对各自控制的事项按规定的计划执行,并每日把实施结果与计划指标进行对照、总结、纠偏,以达到对事物发展的过程日控、事事控制的目的,确保事物向着预定的目标发展。

OEC 管理法促使企业以及每位员工、每项工作都能自我设定目标、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并实现良性循环。这一方法可以概括为:总账不漏项,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管事凭效果,管人凭考核。其中,总账不漏项是指把企业内部所有的事物按照事与物分成两类建立总账,使企业正常运行过程中所有的事和物都能在控制网络之内,确保体制完整不漏项,从而有利于全面地管理目标。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是指将总账中所有的事与物都通过层层细化设定目标,并落实到各级人员,由此制定各级岗位职责以及每件事情的工作标准。为达到事事控制的目的,每个人根据其职责建立工作台账,明确每个人的管理范围、工作内容,每项工作的工作标准、工作频度、计划进度、完成期限,等等。管事凭效果、管人凭考核是指任何人在实施过程中,都必须依据总台账的要求开展本职范围内的工作。这就使每个人在相对的自由度下可进行有创造性的能力发挥,力求在短时间内完成达到各自标准甚至高于标准的各项工作。

海尔集团的OEC 管理体系由三个基本框架构成,即目标体系、日清控制体系和有效激励体系。

通过完整的管理体系,海尔集团将企业目标有效分解,并层层落实到每一个员工身上。从目标的设定到目标的控制,再到目标的考核,每一个阶段,目标都能被有效执行。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员工的绩效,并有效地将企业的绩效和员工的个人工作成果统一起来。正是由于建立了科学的目标管理体系并有效地应用了目标,海尔集团才能快速、持续、健康地发展。

由于海尔集团的OEC 管理充分关注了管理中人的因素,因此目标的执行就不再是刻板严肃的数字和制度,而是转化成了员工空前高涨的工作热情。海尔集团洗衣机海外产品经理崔淑立将日清日高管理法创造性地转化为“夜半日清”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崔淑立刚接手管理美国市场时,同事们都说:“拿下美国B 客户非常难!”因为前任各产品经理在这位客户面前都业绩平平。

真这么难吗?崔淑立不信这个邪。一天,崔淑立刚上班就看到了B 客户发来的要求设计洗衣机新外观的邮件。因时差为12 小时,此时恰好是美国的晚上。崔淑立很后悔,如果即时回复,客户就不用再等到第二天了! 从这天起,崔淑立决定以后晚上过了11 点再下班,这就意味着可以在当地上午时间里处理完客户的要求。

三天过去了,“夜半日清”让崔淑立与客户能及时沟通,开发部很快完成了新外观洗衣机的设计图。就在决定把图样发给客户时,崔淑立认为还必须配上整机图,以便确认。当她“逼着”自己和同事们整理出整机外观图并发给客户时,已经是晚上12 点了。大约凌晨1点,崔淑立回到家,立刻打开家中电脑。当她看到客户回复“产品非常有吸引力,这就是美国人喜欢的”时,她顿时高兴得睡意全无,为自己的“夜半日清”管理产生效果而兴奋不已!

样机推进中,崔淑立常常半夜醒来打开电脑看邮件,可以回复的就即时给客户答复。美国那边的客户完全被崔淑立的精神打动了,推进速度更快了。B 客户第一批订单终于敲定了!

其实,市场没变,客户没变,企业的目标没变,拿大订单的难度也没变,改变的只是一个有竞争力的人——崔淑立。崔淑立完全有理由说:“有时差,我没法当天处理客户邮件。”但她只认目标,不说理由! 崔淑立说:“我从中感受到的是自我经营的快乐! 有时差,也要‘日清’!”

好的目标需要好的方法来落实,好的方法更需要优秀的人去贯彻。海尔通过将目标管理有效地移植,充分地提升了员工的工作境界,使员工以主人翁的精神去经营工作、满足客户需求和创造业绩。

中国有那么多的企业,为什么缺少优秀的企业家,缺少优秀的员工呢?关键在于管理机制,在于管理方法。目标管理的优势不言而喻,为什么执行就那么困难?为什么目标只停留在口头上,而无法落实到行动中?所有的管理者、决策者都必须深入反思这些困扰中国企业发展的基本问题。

好的目标必须被运用,只有在运用中才能真正体现目标管理的价值。目标管理的优势在于,它能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好的目标关键在于运用,在于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