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现代管理之父”,德鲁克的思想几乎涉及了管理学的方方面面,现在我们熟知的许多管理理论的概念都是他首先提出来的,如营销、目标管理和知识工作者等。菲利浦·科特勒说:“如果人们说我是营销管理之父,那么德鲁克就是营销管理的祖父。”
彼得· 德鲁克(Peter F.Drucker)1909 年11 月19 日生于维也纳,1937 年移居美国,终身以教书、著书和咨询为业。彼得·德鲁克在管理界是受人尊敬的思想大师,他的著作影响了数代追求创新以及最佳管理实践的学者和企业家们,各类商业管理课程如EMBA、MBA 及CEO 必读12 篇等也都深受彼得·德鲁克思想的影响。
德鲁克文风清晰练达,对许多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精辟见解。他一生共著书39 本,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文章30 余篇,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的重要著作包括:《管理的实践》《公司的概念》《成果管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旁观者》《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等。
为纪念其在管理领域的杰出贡献,克莱蒙特大学的管理研究生院以他的名字命名;为表彰他为非营利领域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国际慈善机构“救世军”授予德鲁克救世军最高奖项“伊万婕琳·布斯奖”。2002 年6 月20 日,德鲁克获得当年的“总统自由勋章”,这是美国公民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20 世纪80 年代,德鲁克思想被引入中国。2004 年,德鲁克管理学全面进入中国的管理教育。
2005 年11 月11 日,德鲁克在加州克莱蒙特的家中溘然长逝,享年96 岁。
本书分“管理篇”“个人篇”和“社会篇”三部分展开。这种分类,跟德鲁克60 多年来所关注的领域和写作的话题相对应。
在“管理篇”中,德鲁克首先从管理的内涵入手,在对管理的维度、企业的宗旨和使命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非营利组织给企业可能带来的影响及存在的社会问题、管理的新范式、管理人员需要获得的信息、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选拔人才的原则等问题。同时,针对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企业家企业”和“新企业”等概念,指出了关注市场、建立高层管理团队、企业家战略的必要性。
在“个人篇”,德鲁克所关注问题的视角转向了管理者和知识工作者个人,指出卓有成效是务必学会的,有效的管理者一定要把注意力放在“贡献”上,知识工作者不仅要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价值观,而且要学会“掌握自己的时间”,做“有效的决策”,“发挥沟通的作用”,做一个具备领导力的“领导”,且精辟地指出领导其实是一项工作,并把握“创新的原则”。同时,为了应对“21 世纪的管理挑战”,管理者也要学会“管理未来”。德鲁克预言,在当今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变的过程中,最大的变化将是知识领域的变化,包括知识的形式、内容、含义、责任以及关于做一个知识型人才内涵的变化。
在“社会篇”,德鲁克指出,知识工作者的出现,将会引领21世纪出现一场不同于以往社会的变革,当福利国家时代成为往事之后,“企业家社会”可能就会到来。
《德鲁克的管理思维》融社会学、历史学、哲学和经济学等领域的知识为一体,把微观管理学置于宏观世界之中,对管理问题进行根本性的思考。为有志提高管理水平的各界人士,提供有益的探索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