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要把握好最佳节奏(1 / 1)

人民币不高兴 严行方 1184 字 1个月前

人民币汇率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很有必要讲求计谋。巧妙使用妥协术,展现的是一种“软实力”。不假思索地就认为是“美国施压、中国屈服”,未免过于简单化了。

中国政府一直强调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要遵循“主动性、渐进性、可控性”原则,实际上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人民币汇率不是不可以升值;二是人民币汇率升值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能突破可控范围。

其中的应有之义是,人民币汇率升值要符合节奏、等待最佳时机。

从中国经济开放历史看,1979年改革开放之初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高达1:1.5,后来一直贬值到1994年汇率改革前的1:8.7。不用说,这个时期正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人民币汇率政策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不容抹煞 1。

2005年4月6日美国参议院通过提案,要求人民币汇率必须在6个月内升值27.5%。结果呢,人民币汇率从2007年11月19日开始进入加速升值通道,在短短9个月内就上升11个百分点,给中国的外贸出口企业造成巨大压力和损失。

为了挽救外贸出口,中国从2008年7月16日到2010年6月19日实行钉住美元汇率政策,实际上就是人民币汇率停止了升值。当然,与此同时也招来了国际热钱的大量涌入。而现在,美国逼迫人民币汇率升值,无疑是和美国国家利益紧密相连的。

那么,美国的国家利益又体现在什么地方呢?读者可以这样来进行推算:如果美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依然保持在每年2.5%的水平,那么根据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的5年贸易倍增计划和贸易平衡战略,美国要把贸易逆差与GDP的比重压缩到2%以内,并且把对外净债务与GDP的比重保持不再恶化,从中期看,美元汇率将要贬值30%左右 2。

或许,这就是美元汇率持续贬值的最终目标?也是美国为了逼迫人民币汇率升值,妄说人民币汇率被低估了20%到40%的原因所在?

但不管怎么说,美国的这一背景一定程度上可以为中国做参考。而从中国国内的情况看,目前中国的贸易顺差占GDP比例已经下降到3%左右,这就意味着人民币汇率在短期内不具备大幅度升值条件。更不用说,人民币汇率升值必须考虑中国出口企业的承受能力,如果年升值幅度超过3%,则会对出口企业的利润形成严重挤压。

综合以上两方面因素看,人民币汇率升值应该很好地掌握这种节奏,那就是在短期内不可能大幅度升值,因为目前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这也是中国政府一再表示人民币汇率改革没有时间表的原因。

正因如此,人民币汇率升值与否和其他国家的施压无关。当然,这并不表明中国不懂得在这方面如何把握节奏、巧妙使用妥协术。

例如,2010年6月19日中国政府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弹性,就被全球舆论解读为极具策略性。因为接下来就要召开西方20国集团峰会了,中国在这关键时刻宣布这一消息,实际上就是为了防止人民币汇率问题在这次峰会上成为焦点,防止中国成为西方国家和其他经济新兴体国家的围攻对象。所以,这不能简单地解释为“美国施压、中国屈服” 3。而是要看到中国政府这样的表态和决策,一方面并没有违背人民币汇率改革的“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原则;另一方面,又巧妙地减轻了迫在眉睫的国际压力,等于是在美国最愤怒的时候给它泼一盆凉水。

当然,与此同时,中国把这个时候作为宣布人民币汇率扩大弹性空间的最佳时间点,从政治方面来看也能收到最大的周边效应,实际上属于一种政策“试水”——先小幅度升值,如果效果好,就继续加码;如

果效果不好,及时修正就是了。从中能够体会到中国把“巧妙的妥协”当作一种“可贵软实力”来使用的策略。至于有人担心人民币汇率扩大弹性空间后会不会一路向上,应该说,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从目前来看,人民币汇率改革时机已经成熟,即使将来逐步扩大汇率浮动区间,人民币汇率也不可能大幅度升值,更不可能只升不降。

在这其中,更重要的是注重参考一篮子货币。从短期看,要通过把人民币与这一篮子货币相挂钩来稳定市场预期;从中长期看,要逐步增加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更好地反映市场需求。只要人民币和这一篮子货币挂钩,就不必担心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是升是跌,以及幅度大小。归根到底,美元虽然是全球主要储备货币,但不过是这一篮子货币中的一个,不必一叶障目。而这正是目前人民币汇率问题中的一大误区:以人民币兑美元的双边汇率来判断人民币汇率是否升值。

这里之所以说人民币汇率升值空间不大,是基于以下4点判断 4:

一是中国的贸易顺差在不断下降。剔除加工贸易的影响,中国早在2009年就开始出现贸易逆差了,这就大大减轻了人民币升值压力。

二是投机性资产空间面临打压。最典型的是中国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的严厉监管,都会有助于遏制投机资金的炒作。

三是中国货币政策的宽松度。中国虽然没有像美国这样提出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实际上其货币政策的宽松程度并不亚于美国。最典型的是,中国的GDP总量只有美国三分之一,可是基础货币总量和广义货币存量都已超过美国,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着人民币汇率上涨冲动。

四是美元兑欧元已经升值30%,这种强势还将继续下去;与此同时人民币兑欧元的汇率也在走强,这就意味着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上涨空间已经不大了。

总而言之,人民币改革的关键在于不断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注意把握好最佳节奏,尽可能处理好各种内外部关系。

1 郑丽虹:《人民币升值要坚持自己的节奏》,2010年8月8日深圳特区报。下同。

2 任晓:《中美汇率博弈加深,人民币汇改需把握节奏》,2010年9月27日中国证券报。下同。

3 中国增汇率弹性背后的巧妙妥协术》,2010年6月23日美国世界日报。下同。

4 《人民币汇改时机成熟但升值空间有限》,2010年5月14日上海证券报。